锥环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6221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锥环变速器(1),具有两个彼此反向设置在平行的轴上的锥形摩擦轮(2、3)和一个摩擦环(5),该摩擦环与两个锥形摩擦轮(2、3)啮合并环绕锥形摩擦轮之一。摩擦环(5)可以通过预先给定一个相对于一个垂直于摩擦环的轴线延伸的运行平面的倾翻角β而轴向移动。该锥环变速器(1)的特征在于,一个包括至少一个促动器(9;22、23)的调整装置在促动器的一个中间位置上确定摩擦环(5)的一个轴向的中间位置,其中,在偏离该中间位置的位置上,调整装置预先给定一些倾翻角β↓[1]、β↓[2],通过这些倾翻角,摩擦环(5)朝所述中间位置的方向运动。如果在此使用一个促动器,它在其控制失灵的情况下处于中间位置,那么锥环变速器(1)可以利用一个摩擦环在一个中间位置上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锥环变速器(Kegelringgetriebe),具有两个彼此反向设置在平行的轴上的锥形摩擦轮和一个摩擦环,该摩擦环与两个锥形摩擦轮啮合并环绕锥形摩擦轮之一。
技术介绍
锥环变速器或锥形摩擦环变速器(Kegelring-oder Kegelreibrnggetriebe)是一种无级变速器,其中,传动比可以通过摩擦环在轴的轴向上调整而无级变化。使摩擦环在轴向上移动的一种可能性在于,通过例如螺杆传动对其强制引导。但这样有各种各样缺点。一个主要缺点在于,环的这种强制引导造成动力性差。DE 195 42 726介绍了沿轴向调整摩擦环的第二种可能性。通过预先给定一个相对于一个垂直于锥形摩擦轮的旋转轴线延伸的运行平面的倾翻角,摩擦环同样可以轴向移动。借助该倾翻角,与两个锥形摩擦轮的旋转方向相关地在摩擦环上产生一些滑动力(Schlupfkrfte),它们使摩擦环在一个或者另一个方向上沿锥形摩擦轮的轴加速。这些调整方式的特征在于高动力性和良好的效率。但摩擦环的倾翻角必须不断进行调整。DE 195 42 726中,为调节倾翻角,提出一种可摆动的框架,其摆动角可以通过一个调整装置或通过一个调整机构进行调节。在此,该框架具有两个彼此隔开距离并与锥形摩擦轮的旋转轴线平行分布的导轨,所述导轨引导一个可沿导轨轴向移动的滑座。这种可移动的滑座引导摩擦环,其中,在框架摆动时,摩擦环通过滑座从一个与锥形摩擦轮垂直的运行平面中倾翻。在调整机构失灵的情况下,按结构可能会出现至少在应急运行下妨碍继续使用变速器的不同情况。如果调整机构保持在其失灵时的位置上,那么只要该位置在失灵时预先给定了一个倾翻角,摩擦环就会运行到一个轴向的终端位置。由此导致由于摩擦环的该轴向的终端位置而使随后出现的传动比相当于锥环变速器的最小或者最大的传动比。如果这种锥环变速器在汽车上使用,那么该变速器在调整机构失灵的情况下实际上不再能够使用。汽车或者只能以其非常低的速度行驶,或者在摩擦环的另一轴向的终端位置时不再能够从停止状态起动。如果调整机构失灵后没有自动制动,那么摩擦环在所传递的扭矩作用下过渡到无规则的运动模式。如果调整机构失灵后处于一个中间位置,那么摩擦环进入一个由驱动扭矩决定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因此在于,提供一种锥环变速器,该锥环变速器在调整机构失灵的情况下,在其所装配的状态下可以形成一种可控制的和在汽车上非常重要的应急运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利用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锥环变速器得以实现。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参阅以下技术方案。依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锥环变速器具有两个彼此反向设置在平行的轴上的锥形摩擦轮和一个摩擦环,该摩擦环与两个锥形摩擦轮啮合并环绕锥形摩擦轮之一,其中,摩擦环可以通过预先给定一个相对于一个垂直于锥形摩擦轮的旋转轴线延伸的运行平面的倾翻角而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一个包括至少一个促动器的调整装置在促动器的一个中间位置上确定摩擦环的一个轴向的中间位置,其中,在摩擦环偏离该中间位置的位置上,调整装置预先给定一些倾翻角,通过这些倾翻角,摩擦环朝所述中间位置的方向运动。这一点实现了在调整装置中使用一个在故障或者失灵情况下处于中间位置的促动器的可能性,其中,通过调整装置,与其瞬时位置无关地将摩擦环导入或者调整到中间位置。在此中间位置可以这样选择,在摩擦环的该位置上,锥环变速器具有中等传动比,这可能相当于一个通常的汽车变速器在3挡的传动比。因此,即使在调整装置例如由于供电中断或者电缆断裂不能再工作的情况下,装备有这种锥环变速器的汽车仍能起动并以足够高的速度运动。如果促动器处于中间位置上和摩擦环处于中间位置上,那么借助摩擦环的调整装置,得到一个等于零的倾翻角。这意味着,在该中间位置上,至少几乎没有调整力作用到摩擦环上。只要摩擦环通过外部作用偏离中间位置,通过调整装置或者其几何形状就会出现一些将摩擦环重新送回到中间位置的倾翻角。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调整装置为促动器的每个位置分别确定摩擦环在轴向上的一个预定位置,其中,在偏离该预定位置的位置上,调整装置预先给定一倾翻角,通过这些倾翻角,摩擦环朝所述预定位置的方向运动。因此,可以为促动器的每个位置精确地配设摩擦环的一个位置,其中,调整装置通过预先给定倾翻角使得摩擦环总是处于一个稳定的位置。促动器可以包括一个弹簧定心的线性比例磁铁。如果促动器的供电中断,那么一个弹簧使得促动器回到中间位置。这样构成的促动器可以毫无问题地产生用于摩擦环倾翻所需要的力,因为这些力非常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促动器具有一个最下点,其位置根据摩擦环的轴向位置而变化。在此,该点的位置的变化可相对摩擦环的轴向位置的变化成比例地、递增或者递减。优选的是,促动器的最下点与一个最下点导向装置连接。该最下点导向装置可以由可移动地支承促动器的最下点的导轨构成。该导轨因此预先给定了促动器的最下点的所有可能的位置。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轨相对锥形摩擦轮的平行的旋转轴线倾斜并最好直线分布。在此合乎目的的是,导轨被固定。导轨的斜度在此方面根据对于促动器的恒定位置的摩擦环的轴向位置确定倾翻角的分布。导轨的斜度越大,倾翻角从摩擦环的位置看上去上升就越强,在该位置,按条件通过调整装置,倾翻角具有一个等于零的数值。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轨的斜度可以调整。因此,倾翻角可以相对于锥形摩擦轮的轴线变化。特别是导轨可以从一个正倾翻角向一个负翻转角摆动。通过负倾翻角的调整,即使在锥形摩擦轮在一个与其常见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上旋转的情况下,依据促动器的一个确定位置也可以达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位置的自动调节。在汽车的锥环变速器中,这一点是汽车倒车运动的情况。调整装置除了至少一个促动器外还可以包括另一个促动器。这些促动器在调整装置中可以这样共同作用,使该促动器的运动造成另一促动器的交互运动。这一点实现了使用具有吸引磁铁的促动器的可能性,其控制和操作比所谓推拉式磁铁的操作更加简单。由导轨构成的最下点导向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可选择最下点导向装置可以由摆动臂构成。在此摆动臂可绕着一条摆动轴线转动地支承,其中,通过摆动臂的转动改变促动器的最下点的位置。摆动轴线在此方面可与锥形摩擦轮的平行的轴线垂直并与这两个轴线相交。摆动臂的摆动轴线可随同摩擦环一起沿锥形摩擦轮的轴向方向运动。因此,摆动臂的摆动轴线不是固定的,而是仅与摩擦环的轴向位置相关地来确定。摆动臂的摆动轴线和摩擦环仅彼此相对固定的特征可以优选通过一个滑座实现,其中,一个环导向装置例如以一个用于摩擦环的框架的方式和摆动臂设置在滑座上。滑座可与锥形摩擦轮的轴线平行地运动。在此,框架预先给定用于摩擦环的倾翻角,这样框架也像摆动臂那样可转动地设置在滑座上。在此,在框架的倾翻轴线与摆动臂的摆动轴线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可以设置一个将摩擦环的轴向运动转换为摆动臂的摆动运动的单元传动装置。因此,促动器的最下点的位置根据摩擦环的轴向位置而变化。在此,单元传动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绳索传动装置,它一方面与摆动臂和另一方面与一个位置固定的点连接。在此绳索传动装置这样固定在摆动臂上,以致通过摆动臂的摆动轴线的平移运动使摆动臂以确定的比例绕着摆动轴线转动。需要时也可以具有两个彼此相对工作的绳索传动装置,以便将促动器的最下点完全固定。取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锥环变速器(1),具有两个彼此反向设置在平行的轴上的锥形摩擦轮(2、3)和一个摩擦环(5),该摩擦环与两个锥形摩擦轮(2、3)啮合并环绕锥形摩擦轮(2、3)之一,其中,摩擦环(5)可以通过预先给定一个相对于一个垂直于锥形摩擦轮(2、3)的旋转轴线延伸的运行平面的倾翻角β而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一个包括至少一个促动器(9;22、23)的调整装置(7)在促动器(9;22、23)的一个中间位置上确定摩擦环(5)的一个轴向的中间位置,其中,在偏离该中间位置的位置上,调整装置(7)预先给定一些倾翻角β,通过这些倾翻角,摩擦环(5)朝所述中间位置的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尔廷莱布兰特
申请(专利权)人:各特拉格福特传动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