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PAC-14锚起锚不偏斜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6206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船舶用PAC‑锚起锚不偏斜连接结构,包括锚身本体、连接杆、通孔、加强筋链环、锚链、平衡杆、活动管件、贯穿槽与拉断件,连接杆位于锚身本体的顶部右侧,通孔设置在连接杆的正面的顶部,加强筋链环位于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锚链的外壁套设活动管件,在锚链向上运动的状态下,带动贯穿件在第一L型块与第二L型块之间向上运动,直至被限位块阻挡,贯穿件与第一L型块与第二L型块呈现最长距离,继续收缩锚链,锚链拉断,锚链与连接杆和锚身本体呈垂直状态,并在活动管件的支撑作用下,顺利起锚,保证船锚离开海床在海中的起锚过程中,不会发生偏斜,从而保证了船锚不会撞向船身。

An Unbiased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Anchoring and Anchoring of PAC-14 for Shi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用PAC-14锚起锚不偏斜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船锚
,具体为一种船舶用PAC-14锚起锚不偏斜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船锚的作用主要就是固定、稳定船,在船上面看,锚链是直的,但是在水下有一段是和海床接近于平行(其实是贴着海底的)的,锚提供抓力,而后通过锚链传递给船舶,借此抵抗海流、风浪的外载荷对于定位的影响。现有的船锚在起锚时,由于船锚嵌入海床中,如果直接开动船舶前进,将受到船锚的阻力作用,船舶无法前进,船舶驾驶者会将船沿锚链环绕行驶半周,行驶过程中收缩锚链,直至船只与锚链大致处于垂直状态时再起锚,但是这要求驾驶者技术精湛才能做到准确起锚,如果在起锚过程中操作不当,船锚偏斜,有可能会使船锚撞向船底或船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船舶用PAC-14锚起锚不偏斜连接结构,达到在起锚时,能够顺利起锚,船锚不会偏斜,保证起锚顺畅,船锚不会撞向船身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PAC-锚起锚不偏斜连接结构,包括锚身本体、连接杆、通孔、加强筋链环、锚链、平衡杆、活动管件、贯穿槽与拉断件,所述连接杆位于锚身本体的顶部右侧,通孔设置在连接杆的正面的顶部,加强筋链环位于通孔内,锚链位于平衡杆的上方,平衡杆位于锚身本体的上方且位于连接杆的顶部左端,活动管件套设在锚链的外壁,贯穿槽设置在平衡杆的正面左侧,拉断件位于贯穿槽内,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锚身本体的顶部右侧连接,所述平衡杆的右端与连接杆的顶部左侧连接,所述加强筋链环贯穿通孔且与锚链的左端相连接,所述活动管件的内壁与锚链的外壁相接触,所述活动管件的底部与平衡杆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活动管件包括套筒、保持架与第一滚珠,所述保持架与第一滚珠均位于套筒的内腔中,套筒的顶部与底部不封闭,所述保持架的正面和背部均与套筒内壁的正面和背部相连接,所述保持架设置有圆形孔洞,所述第一滚珠位于保持架设置有的圆形孔洞内。所述拉断件包括第一L型块、第二L型块、固定螺栓、螺母、滑轨、第二滚珠、贯穿件、两个限位块与铅条,所述第一L型块与第二L型块对向设置,且第一L型块的右侧底端与第二L型块的左侧底端相接触,所述固定螺栓的右端从左向右依次贯穿第一L型块与第二L型块并延伸至第二L型块的外部,螺母的左侧面与第二L型块的右侧面相接触,固定螺栓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一L型块与第二L型块的竖直部分内腔均为空腔设置,且滑轨位于第一L型块与第二L型块的内壁正面与背部,滑轨的一侧与第一L型块与第二L型块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滚珠安装在滑轨的内部,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第一L型块与第二L型块的内腔顶部,且限位块的外壁均与第一L型块和第二L型块的内壁连接,所述贯穿件位于第一L型块与第二L型块中间位置上,且贯穿件的左端与右端分别贯穿入第一L型块的内腔与第二L型块的内腔中,并且贯穿件的外壁一侧与滑轨的一侧面连接,所述铅条安装在贯穿件顶部的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锚链的右端通过贯穿在通孔内的加强筋链环与连接杆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滚珠的外壁四周分别与保持架的内壁、套筒的内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L型块与第二L型块通过固定螺栓与螺母螺纹连接而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位于滑轨的顶部,且限位块的底部与滑轨的顶部连接。优选的,所述贯穿件的外壁左右两侧面与分别与第一L型块的右侧面和第二L型块的左侧面相接触。优选的,所述滑轨的数量为四个,分为两组,分别安装在第一L型块与第二L型块的内腔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用PAC-14锚起锚不偏斜连接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锚链的外壁套设活动管件,在锚链向上运动的状态下,带动贯穿件在第一L型块与第二L型块之间向上运动,直至被限位块阻挡,贯穿件与第一L型块与第二L型块呈现最长距离,继续收缩锚链,锚链拉断,锚链与连接杆和锚身本体呈垂直状态,并在活动管件的支撑作用下,顺利起锚,保证船锚离开海床在海中的起锚过程中,不会发生偏斜,从而保证了船锚不会撞向船身。(2)、本技术通过在活动管件的内壁安装保持架与第一滚珠,能够保证在锚链发生运动时,活动管件在锚链外壁顺畅滑向靠近加强筋链环的位置,从而保证了活动管件能够与锚身本体以及连接杆垂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活动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拉断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锚身本体、2连接杆、3通孔、4加强筋链环、5锚链、6平衡杆、7活动管件、701套筒、702保持架、703第一滚珠、8贯穿槽、9拉断件、901第一L型块、902第二L型块、903固定螺栓、904螺母、905滑轨、906第二滚珠、907贯穿件、908限位块、909铅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PAC-14锚起锚不偏斜连接结构,包括锚身本体1、连接杆2、通孔3、加强筋链环4、锚链5、平衡杆6、活动管件7、贯穿槽8与拉断件9,连接杆2位于锚身本体1的顶部右侧,通孔3开设在连接杆2的正面的顶部,加强筋链环4位于通孔3内,锚链5位于平衡杆6的上方,平衡杆6位于锚身本体1的上方且位于连接杆2的顶部左端,活动管件7套设在锚链5的外壁,贯穿槽8开设在平衡杆6的正面左侧,拉断件9位于贯穿槽8内,连接杆2的底部与锚身本体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平衡杆6的右端与连接杆2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加强筋链环4贯穿通孔3且与锚链5的左端相连接,活动管件7的内壁与锚链5的外壁相接触,活动管件7的底部与平衡杆6的顶部相接触。活动管件7包括套筒701、保持架702与第一滚珠703,保持架702与第一滚珠703均位于套筒701的内腔中,套筒701的顶部与底部不封闭,保持架702的正面和背部均与套筒701内壁的正面和背部相焊接,保持架702开设有圆形孔洞,第一滚珠703位于保持架702开设有的圆形孔洞内。拉断件9包括第一L型块901、第二L型块902、固定螺栓903、螺母904、滑轨905、第二滚珠906、贯穿件907、两个限位块908与铅条909,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对向设置,且第一L型块901的右侧底端与第二L型块902的左侧底端相接触,固定螺栓903的右端从左向右依次贯穿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并延伸至第二L型块902的外部,螺母904的左侧面与第二L型块902的右侧面相接触,固定螺栓903与螺母904螺纹连接,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的竖直部分内腔均为空腔设置,且滑轨905位于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的内壁正面与背部,滑轨905的一侧与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滚珠906固定安装在滑轨905的内部,两个限位块908分别位于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的内腔顶部,且限位块908的外壁均与第一L型块901和第二L型块902的内壁固定连接,贯穿件907位于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中间位置上,且贯穿件907的左端与右端分别贯穿入第一L型块901的内腔与第二L型块902的内腔中,并且贯穿件907的外壁一侧与滑轨905的一侧面滚动连接,铅条909固定安装在贯穿件907顶部的中间位置,锚链5的右端通过贯穿在通孔3内的加强筋链环4与连接杆2固定连接,第一滚珠703的外壁四周分别与保持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用PAC‑14锚起锚不偏斜连接结构,包括锚身本体(1)、连接杆(2)、通孔(3)、加强筋链环(4)、锚链(5)、平衡杆(6)、活动管件(7)、贯穿槽(8)与拉断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位于锚身本体(1)的顶部右侧,通孔(3)设置在连接杆(2)的正面的顶部,加强筋链环(4)位于通孔(3)内,锚链(5)位于平衡杆(6)的上方,平衡杆(6)位于锚身本体(1)的上方且位于连接杆(2)的顶部左端,活动管件(7)套设在锚链(5)的外壁,贯穿槽(8)设置在平衡杆(6)的正面左侧,拉断件(9)位于贯穿槽(8)内,所述连接杆(2)的底部与锚身本体(1)的顶部右侧连接,所述平衡杆(6)的右端与连接杆(2)的顶部左侧连接,所述加强筋链环(4)贯穿通孔(3)且与锚链(5)的左端相连接,所述活动管件(7)的内壁与锚链(5)的外壁相接触,所述活动管件(7)的底部与平衡杆(6)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活动管件(7)包括套筒(701)、保持架(702)与第一滚珠(703),所述保持架(702)与第一滚珠(703)均位于套筒(701)的内腔中,套筒(701)的顶部与底部不封闭,所述保持架(702)的正面和背部均与套筒(701)内壁的正面和背部相连接,所述保持架(702)设置有圆形孔洞,所述第一滚珠(703)位于保持架(702)设置有的圆形孔洞内;所述拉断件(9)包括第一L型块(901)、第二L型块(902)、固定螺栓(903)、螺母(904)、滑轨(905)、第二滚珠(906)、贯穿件(907)、两个限位块(908)与铅条(909),所述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对向设置,且第一L型块(901)的右侧底端与第二L型块(902)的左侧底端相接触,所述固定螺栓(903)的右端从左向右依次贯穿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并延伸至第二L型块(902)的外部,螺母(904)的左侧面与第二L型块(902)的右侧面相接触,固定螺栓(903)与螺母(90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的竖直部分内腔均为空腔设置,且滑轨(905)位于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的内壁正面与背部,滑轨(905)的一侧与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滚珠(906)安装在滑轨(905)的内部,两个所述限位块(908)分别位于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的内腔顶部,且限位块(908)的外壁均与第一L型块(901)和第二L型块(902)的内壁连接,所述贯穿件(907)位于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中间位置上,且贯穿件(907)的左端与右端分别贯穿入第一L型块(901)的内腔与第二L型块(902)的内腔中,并且贯穿件(907)的外壁一侧与滑轨(905)的一侧面连接,所述铅条(909)安装在贯穿件(907)顶部的中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用PAC-14锚起锚不偏斜连接结构,包括锚身本体(1)、连接杆(2)、通孔(3)、加强筋链环(4)、锚链(5)、平衡杆(6)、活动管件(7)、贯穿槽(8)与拉断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位于锚身本体(1)的顶部右侧,通孔(3)设置在连接杆(2)的正面的顶部,加强筋链环(4)位于通孔(3)内,锚链(5)位于平衡杆(6)的上方,平衡杆(6)位于锚身本体(1)的上方且位于连接杆(2)的顶部左端,活动管件(7)套设在锚链(5)的外壁,贯穿槽(8)设置在平衡杆(6)的正面左侧,拉断件(9)位于贯穿槽(8)内,所述连接杆(2)的底部与锚身本体(1)的顶部右侧连接,所述平衡杆(6)的右端与连接杆(2)的顶部左侧连接,所述加强筋链环(4)贯穿通孔(3)且与锚链(5)的左端相连接,所述活动管件(7)的内壁与锚链(5)的外壁相接触,所述活动管件(7)的底部与平衡杆(6)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活动管件(7)包括套筒(701)、保持架(702)与第一滚珠(703),所述保持架(702)与第一滚珠(703)均位于套筒(701)的内腔中,套筒(701)的顶部与底部不封闭,所述保持架(702)的正面和背部均与套筒(701)内壁的正面和背部相连接,所述保持架(702)设置有圆形孔洞,所述第一滚珠(703)位于保持架(702)设置有的圆形孔洞内;所述拉断件(9)包括第一L型块(901)、第二L型块(902)、固定螺栓(903)、螺母(904)、滑轨(905)、第二滚珠(906)、贯穿件(907)、两个限位块(908)与铅条(909),所述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对向设置,且第一L型块(901)的右侧底端与第二L型块(902)的左侧底端相接触,所述固定螺栓(903)的右端从左向右依次贯穿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并延伸至第二L型块(902)的外部,螺母(904)的左侧面与第二L型块(902)的右侧面相接触,固定螺栓(903)与螺母(90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L型块(901)与第二L型块(902)的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远船舶设备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