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模块单板维修用除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83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率模块单板维修用除尘箱,包括箱体、高压气体接入管、袖套安装孔、风机安装孔、出尘风道、翻板安装孔;高压气体接入管竖直安装在上侧板上;两个袖套安装孔设置在前侧板上,两个袖套分别连接在袖套安装孔上;风机安装孔设置在左侧板上,风机安装在风机安装孔上;风机产生的风经箱体内部吹出出尘风道;翻板置于翻板安装孔内,翻板的上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转轴,对应地在前侧板上设置有转轴孔,转轴用于在转轴孔内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翻板将功率模块放入到箱体内,然后通过高压气体接入管接入高压气体,可以将手穿入袖套,即可手动的拿取功率模块,并对功率模块进行各种角度的翻转,即可对功率模块进行彻底的除尘。

A Dust Removal Box for Single Board Maintenance of Power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率模块单板维修用除尘箱
本技术属于功率模块除尘
,具体涉及一种功率模块单板维修用除尘箱。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越来越普及,充电桩的数量也在飞速增长。充电桩内的功率模块从市场返修的也越来越多。这些功率模块均在各种环境下使用了较长时间,其内部灰尘较多,在维修之前,需要将其清洁。所以需要采用到除尘箱,现有技术的除尘箱在进行除尘时候多是直接将需要除尘的功率模块直接放入到除尘箱内部,启动气泵输入高压气体即进行除尘,功率模块不能在除尘箱内进行位置变化;导致现有技术在除尘时候,不能对功率模块的各个角度的灰尘做到完全清洁。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方研发出了一种功率模块单板维修用除尘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功率模块单板维修用除尘箱。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功率模块单板维修用除尘箱,包括:箱体;箱体是由左侧板、前侧板、右侧板、后侧板、上侧板、下侧板组合而成的长方体形结构;高压气体接入管;高压气体接入管竖直安装在上侧板上,并用于将高压气体从气泵引入箱体内部,在高压气体接入管上设置有用于高压气体输入箱体内控制的电磁阀;袖套安装孔;两个袖套安装孔设置在前侧板上,两个袖套分别连接在袖套安装孔上;风机安装孔;风机安装孔设置在左侧板上,风机安装在风机安装孔上;出尘风道;出尘风道安装在右侧板上,风机产生的风经箱体内部吹出出尘风道;翻板安装孔;翻板安装孔设置在前侧板上袖套安装孔的下部,翻板置于翻板安装孔内,翻板的上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转轴,对应地在前侧板上设置有转轴孔,转轴用于在转轴孔内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功率模块单板维修用除尘箱,通过翻板将功率模块放入到箱体内,然后通过高压气体接入管接入高压气体,可以将手穿入袖套,即可手动的拿取功率模块,并对功率模块进行各种角度的翻转,即可对功率模块进行彻底的除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未安装风机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出尘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右视图,(b)为主视图,(c)为俯视图。图中:1-箱体;11-左侧板;12-前侧板;13-右侧板;14-风机安装孔;15-翻板安装孔;2-风机;3-出尘风道;4-控制器;5-袖套安装孔;6-翻板;61-转轴;7-放置架;8-灯带;9-位移传感器;10-高压气体接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一种功率模块单板维修用除尘箱,包括:箱体1;箱体1是由左侧板11、前侧板12、右侧板13、后侧板、上侧板、下侧板组合而成的长方体形结构;高压气体接入管10;高压气体接入管10竖直安装在上侧板上,并用于将高压气体从气泵引入箱体1内部,在高压气体接入管10上设置有用于高压气体输入箱体1内控制的电磁阀;袖套安装孔5;两个袖套安装孔5设置在前侧板12上,两个袖套分别连接在袖套安装孔5上;袖套安装孔5和高压气体接入管10均可设置多个,可以多个人同时进行功率模块的除尘操作;风机安装孔14;风机安装孔14设置在左侧板11上,风机2安装在风机安装孔14上;出尘风道3;出尘风道3安装在右侧板13上,风机2产生的风经箱体1内部吹出出尘风道3;翻板安装孔15;翻板安装孔15设置在前侧板12上袖套安装孔5的下部,翻板6置于翻板安装孔15内,翻板6的上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转轴61,对应地在前侧板12上设置有转轴61孔,转轴61用于在转轴61孔内转动。工作时候,往内推翻板6,将功率模块穿过翻板安装孔15放入到箱体1内,然后缩回手,则翻板6在重力作用下转动,将翻板安装孔15完全遮挡;然后将手穿入袖套,手动的拿取功率模块,通过高压气体接入管10接入高压气体,可以将手穿入袖套,即可手动的拿取功率模块,并对功率模块对准喷入的高压气体,手动拿取功率模块进行各种角度的翻转,即可对功率模块上的各部分进行彻底的除尘,高压气体吹下的灰尘,最终落到箱体1底部,并在风机2工作的情况下,将灰尘吹入到出尘风道3内部,最终被吸尘器吸出。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前侧板12和上侧板均为透明材料制成。操作人员的视线可以透过前侧板12和上侧板对箱体1内的操作进行观察。实施例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上侧板的底部安装有用于照明的灯带8和用于检测从翻板6内放入箱体1内的功率模块的位移传感器9。位移传感器9的位置正对翻板6内箱体1的位置,以使得位移传感器9能检查到功率模块的拿入和拿出。以及可以理解为检测功率模块是否位于箱体1内。实施例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在右侧板13上还安装有控制器4,位移传感器9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4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风机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灯带8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电磁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位移传感器9检测到功率模块的拿入、拿出时候,位移传感器9发送数据信息至控制器4,控制器4对应地进行灯带8的打开与否操控、风机2的打开与否操控、电磁阀的打开与否操控;一般情况下是位移传感器9检测到功率模块的拿入时候,控制器4控制灯带8工作、风机2打开、电磁阀打开;位移传感器9检测到功率模块的拿出时候,控制器4控制灯带8关闭、风机2关闭、电磁阀关闭;可节约大量能源,亦可以避免繁琐的人工控制操作。实施例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箱体1内的下侧板上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功率模块的放置架7。放置架7的顶部高度低于翻板6的最下端高度。从翻板安装孔放入箱体内的功率模块,最初是置于放置架7上。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出尘风道3置于箱体1外的一端连接有吸尘器。出尘风道3为漏斗状,出尘风道3与箱体1的右侧板13连接的一端开口较大。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6任一项的区别在于:可以在高压气体接入管10的下端接上吹枪,操作人员可以一手拿吹枪,一手拿功率模块,可以让操作更加方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模块单板维修用除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是由左侧板、前侧板、右侧板、后侧板、上侧板、下侧板组合而成的长方体形结构;高压气体接入管;高压气体接入管竖直安装在上侧板上,并用于将高压气体从气泵引入箱体内部,在高压气体接入管上设置有用于高压气体输入箱体内控制的电磁阀;袖套安装孔;两个袖套安装孔设置在前侧板上,两个袖套分别连接在袖套安装孔上;风机安装孔;风机安装孔设置在左侧板上,风机安装在风机安装孔上;出尘风道;出尘风道安装在右侧板上,风机产生的风经箱体内部吹出出尘风道;翻板安装孔;翻板安装孔设置在前侧板上袖套安装孔的下部,翻板置于翻板安装孔内,翻板的上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转轴,对应地在前侧板上设置有转轴孔,转轴用于在转轴孔内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模块单板维修用除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是由左侧板、前侧板、右侧板、后侧板、上侧板、下侧板组合而成的长方体形结构;高压气体接入管;高压气体接入管竖直安装在上侧板上,并用于将高压气体从气泵引入箱体内部,在高压气体接入管上设置有用于高压气体输入箱体内控制的电磁阀;袖套安装孔;两个袖套安装孔设置在前侧板上,两个袖套分别连接在袖套安装孔上;风机安装孔;风机安装孔设置在左侧板上,风机安装在风机安装孔上;出尘风道;出尘风道安装在右侧板上,风机产生的风经箱体内部吹出出尘风道;翻板安装孔;翻板安装孔设置在前侧板上袖套安装孔的下部,翻板置于翻板安装孔内,翻板的上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转轴,对应地在前侧板上设置有转轴孔,转轴用于在转轴孔内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奇邓磊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正能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