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行式棉花精量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35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8:48
一种三行式棉花精量播种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旋耕系统、施肥系统、排种系统、开沟系统和覆土轮,所述机架的底部按照行走方向从前到后依次布设有旋耕系统、开沟系统和覆土轮,所述开沟系统在机架上按照作业幅度方向布设有三个,相邻开沟系统间隔与垄沟之间间隔相匹配,所述机架上对应每个开沟系统设有一个排种系统和一个排出施肥系统中肥料的施肥导管,所述施肥导管的出口和排种器的出口按照行走方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开沟系统与覆土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稳定可靠的精量排种的同时,根据土壤含水率对开沟起垄深度进行调节,不仅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且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及稳定性好、破碎率和漏播率低。

A Three-row Cotton Precision See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行式棉花精量播种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行式棉花精量播种机。
技术介绍
棉花产业曾经是洞庭湖区最具有特色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由于生产过程用工多,生产成本大,近些年自然灾害频繁,产量品质下降,市场价格偏低,种植效益出现了负值。加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力资源严重缺乏,棉农种植积极性急剧下降。因此,一种能适应农村现状,并结合湖区雨水充足、杂草多、土壤湿润环境,达到节省人力、提高植棉综合效益机械化直播技术,是当前平湖区最为迫切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及稳定性好、破碎率和漏播率低的三行式棉花精量播种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行式棉花精量播种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旋耕系统、施肥系统、排种系统、开沟系统和覆土轮,所述机架的底部按照行走方向从前到后依次布设有旋耕系统、开沟系统和覆土轮,所述开沟系统在机架上按照作业幅度方向布设有三个,相邻开沟系统间隔与垄沟之间间隔相匹配,所述机架上对应每个开沟系统设有一个排种系统和一个排出施肥系统中肥料的施肥导管,所述施肥导管的出口和排种器的出口按照行走方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开沟系统与覆土轮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开沟系统通过插销固定在机架的深度调节杆上,所述深度调节杆上沿垂直方向布设有多个与插销对应的插孔。进一步的,所述开沟系统包括耕犁、开沟器柄、开沟器铲和土壤含水率传感器,所述耕犁通过固定在开沟器柄的前端上,所述开沟器铲固定在开沟器柄的后端上,所述耕犁和开沟器铲之间安装至少一根连接杆连接,所述土壤含水率传感器设置在开沟器铲与土壤接触的侧面上。土壤含水率传感器与驾驶室中的显示屏连接,这样通过土壤含水率传感器对土壤中的含水率实时勘测,从而调整开沟系统的开沟深度,保证开沟起垄深度的含水率适宜棉花种子生长。进一步的,所述施肥系统包括肥料箱和肥料箱连通的施肥导管,所述肥料箱中的肥料通过施肥导管排出。进一步的,所述排种系统包括排种器,所述排种器的出口上设有监控排种是否连续的红外线报警装置。通过红外线报警装置监控排种器排种性能,使排种器实现“单粒精量排种”。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北斗导航定位模块。通过设置北斗导航定位模块进行实时定位,可在系统中查看本装置的实时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旋耕系统包括挡土板、传动轴和安装在传动轴上的旋耕刀,所述传动轴通过拖拉机动力系统连接,并且通过拖拉机动力系统带动转动。进一步的,相邻开沟系统间隔760mm。本技术集结了旋耕,开沟,播种,施肥等多项功能一体化的机械,本装置根据棉花播种过程中行距760mm,采用一行三播的结构,满足农艺要求;在外形上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开沟系统在地表开出符合农艺要求的垄沟,使得棉花种子更好的生长,在施肥等联合作业时,可调节开沟器的安装深度,从而使得更好的满足棉花的农艺要求,使得农机与农互相配合。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在实现稳定可靠的精量排种的同时,根据土壤含水率对开沟起垄深度进行调节,不仅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且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及稳定性好、破碎率和漏播率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旋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施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排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开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机架、2.旋耕系统、21.挡土板、22.旋耕刀、23.传动轴、3.施肥系统、31.肥料箱、32.施肥导管,4.排种系统、41.种子进料口、42.排种器、43.红外线报警装置5.开沟系统、51.耕犁、52.连接杆、53.开沟器柄、54.开沟器铲、55.土壤含水率传感器、6.覆土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也涉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三行式棉花精量播种机,包括机架1、旋耕系统2、施肥系统3、排种系统4、开沟系统5和覆土轮6;所述的旋耕系统2、施肥系统3、排种系统4、开沟系统5和覆土轮均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施肥系统3包括肥料箱31、施肥导管32,施肥系统3中排出的肥料经施肥导管32排出;所述排种系统4包括种子进料口41、排种器42、红外线报警装置43;所述旋耕系统2包括挡土板21、旋耕刀22、传动轴23,传动轴23在拖拉机动力系统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旋耕刀22进行运动。其主要作用对土壤进行打碎,保证播种深度的精确。旋耕系统的旋耕深度为50mm。所述机架1的底部从前到后依次布设有旋耕系统2、开沟系统5和覆土轮6,所述开沟系统5在机架1上按照作业幅度方向均匀布设有三个,相邻开沟系统5间隔一个垄的宽度,所述机架1上设有三个独立与开沟系统5对应的排种系统4,所述施肥系统3设有三个与开沟系统5对应的施肥导管32,所述排种器42的出口和施肥导管32的出口均设置在开沟系统5与覆土轮6之间、垄沟的上方,所述开沟系统5包括耕犁51、开沟器柄53、开沟器铲54和土壤含水率传感器55,所述开沟系统5中耕犁5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开沟器柄53的前端,其主要作用是将破碎土块耕出,所述开沟器铲54通过螺栓固定于开沟器柄55的后端上,其主要作用可根据土地和农作物的特性进行起垄,开沟系统5的开沟器柄53通过插销式的垂直调节机构固定在机架1上,使得开沟系统5整体可沿垂直方向上下调节其位置,从而可针对开沟深度对开沟系统进行调节;所述耕犁51和开沟器铲54之间安装至少一根连接杆52连接,使耕犁51和开沟器铲54受力更加稳定。所述土壤含水率传感器55设置在开沟器铲54与土壤接触的侧面上,土壤含水率传感器55与驾驶室中的显示屏连接,这样通过土壤含水率传感器55对土壤中的含水率实时勘测,从而调整开沟系统5的开沟深度,保证开沟起垄深度的含水率适宜棉花种子生长。使用时,将本装置通过三点悬挂连接在拖拉机后,由拖拉机带动开始工作;根据种子的农艺要求调节开沟系统5的深度,将拖拉机动力系统打开进行运转,倒入相应的肥料和种子,当主轴带动施肥系统3以及排种系统4进行运转时开始行进,首先,旋耕系统2将土壤进行旋耕,旋耕系统2旋耕深度为50mm,肥料在肥料箱31中经过施肥系统的调节,由施肥导管32流出洒在旋耕的土地上,而后排种系统4中的棉花种子经过机械式精量棉花排种器的排种作用下经排种口排出。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零件未说明具体尺寸或形状的,则该零件可以为与其结构相适应的任何尺寸或形状,且不论在其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技术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行式棉花精量播种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旋耕系统、施肥系统、排种系统、开沟系统和覆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按照行走方向从前到后依次布设有旋耕系统、开沟系统和覆土轮,所述开沟系统在机架上按照作业幅度方向布设有三个,相邻开沟系统间隔与垄沟之间间隔相匹配,所述机架上对应每个开沟系统设有一个排种系统和一个排出施肥系统中肥料的施肥导管,所述施肥导管的出口和排种器的出口按照行走方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开沟系统与覆土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行式棉花精量播种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旋耕系统、施肥系统、排种系统、开沟系统和覆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按照行走方向从前到后依次布设有旋耕系统、开沟系统和覆土轮,所述开沟系统在机架上按照作业幅度方向布设有三个,相邻开沟系统间隔与垄沟之间间隔相匹配,所述机架上对应每个开沟系统设有一个排种系统和一个排出施肥系统中肥料的施肥导管,所述施肥导管的出口和排种器的出口按照行走方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开沟系统与覆土轮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行式棉花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系统通过插销固定在机架的深度调节杆上,所述深度调节杆上沿垂直方向布设有多个与插销对应的插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行式棉花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系统包括耕犁、开沟器柄、开沟器铲和土壤含水率传感器,所述耕犁通过固定在开沟器柄的前端上,所述开沟器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肖旭肖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