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查启学专利>正文

移动载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198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移动载具,主要于载具本体底部设有一底盘支架,并于该底盘支架上组设有一驱动马达,该驱动马达设有一马达主体,并于该马达主体中心穿设有一转轴,转轴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车轮转动,据此,通过将驱动马达装设于空间宽敞的底盘支架上的设计,即可不受限于轮框的狭小有限空间,而可依使用所需,将驱动马达的马达主体及马达主体内的定子单元及转子单元等的体积适度扩增,而使定子单元的定子环圈及转子单元的永久磁片等的体积加厚、加大,借此,以提高定子环圈与永久磁片的磁场效应,达到提升驱动马达输出马力及扭力效果,并可有效节省电能使用,以提高移动载具的续航力。

Mobil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载具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移动载具,尤指一种可使驱动马达不受限于轮框的狭小有限空间,而可依使用所需将驱动马达体积适度扩增,以提高驱动马达输出马力及扭力,并节省电能使用的移动载具。
技术介绍
传统汽车等移动载具是以汽油为燃料,随着汽油排放废气造成地球暖化与空气污染等问题,油电混合及纯电力驱动的移动载具陆续研发问世。现有油电混合及纯电力驱动的移动载具主要将驱动马达组装于车轮的轮框中,又称为轮毂马达或轮圈马达,请参阅美国专利公开第US2005/0045392号的“In-wheelelectricmotors”、美国专利公开第US2012/0302390号的“Bidirectionalhubmotorwithunidirectionaltwo-speedoutput”、中国专利公告第CN201178356Y号的“驱动马达及变速装置”及中国专利公告第CN101110536B号的“具自动变速功能的轮圈马达”等专利前案,上述专利前案所揭露驱动马达皆设置于一轮框内,其主要包含有一定子单元、一转子单元及一轮轴,使该定子单元的硅钢片缠绕有多个线圈,另使转子单元的转子外壳界定出一内部空间,并使该定子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移动载具设有一载具本体,并于该载具本体的前方两侧及后方两侧分别装设有一车轮,且于该载具本体组设有一汽油引擎及一发电机,并且该汽油引擎与该发电机相连结,于该载具本体组设有一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及至少一电容式电池,并且该发电机连结该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且该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与该电容式电池相连结,于该载具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底盘支架,并于该底盘支架的前方或后方处组设有一驱动马达,并且该电容式电池与该底盘支架的前方或后方处的该驱动马达间以至少一电源线相连结,且该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与该底盘支架的前方或后方处的该驱动马达间以至少一信号线相连结,该驱动马达包含有一马达主体,并且该马...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24 US 62/634,815;2018.03.03 US 62/638,113;1.一种移动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移动载具设有一载具本体,并于该载具本体的前方两侧及后方两侧分别装设有一车轮,且于该载具本体组设有一汽油引擎及一发电机,并且该汽油引擎与该发电机相连结,于该载具本体组设有一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及至少一电容式电池,并且该发电机连结该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且该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与该电容式电池相连结,于该载具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底盘支架,并于该底盘支架的前方或后方处组设有一驱动马达,并且该电容式电池与该底盘支架的前方或后方处的该驱动马达间以至少一电源线相连结,且该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与该底盘支架的前方或后方处的该驱动马达间以至少一信号线相连结,该驱动马达包含有一马达主体,并且该马达主体呈横向沿X轴设置于该底盘支架上,于该马达主体内容置有对应设立的一定子单元及一转子单元,该驱动马达还设有一转轴,该转轴穿设于该马达主体的中心,该转轴呈纵向沿Y轴设置,并且该转轴与该转子单元固定组设,且该转轴的一端由该马达主体穿出并与一组设于该载具本体的变速箱相连结,该变速箱与组设于该载具本体的前方或后方的差速器相连结,并且该差速器与其对应位置的前方或后方的两侧车轮相连结,该驱动马达的该马达主体及该马达主体内的该定子单元及该转子单元的体积能朝X轴、Y轴及Z轴其中之一方向扩增或朝X轴、Y轴及Z轴方向同时扩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载具,其特征在于,该驱动马达的该马达主体由一壳座及一壳盖组成,该壳座形成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并且该壳座的第一端凹设形成一壳腔,且于该壳腔的腔底中央处凸设有一第一组立部,该壳座的第二端于对应该第一组立部处凹设成型有一第一组立槽,并于该第一组立槽的槽底设有一贯穿该第一组立部的中心的轴孔,于该第一组立槽内容置有至少一轴承,该第一组立槽的槽壁于相邻其槽口处成型有一止挡凸缘,并且该第一组立槽内设置有一止挡环,该止挡环与该止挡凸缘相抵接触,并且该止挡环与该止挡凸缘以锁固件穿设锁接,该止挡环能封闭该第一组立槽的槽口,且该第一组立槽中轴承能于该第一组立槽中定位,该壳座的外壁成型有一固定凸缘,且于该固定凸缘上设有多个锁孔,该锁固件穿设该锁孔并与该底盘支架锁接固定,该壳腔的一侧腔壁设有一出线孔,并且该壳腔的腔底沿其周缘固设有一固定环;该定子单元包含有一定子环圈,该定子环圈容置于该壳座的该壳腔内,该定子环圈由一长条形硅钢片由内至外呈环型卷绕并紧密固接成一环圈体,且该定子环圈形成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并且该定子环圈的第二端嵌设固定于该壳腔的腔底的该固定环中,该定子环圈的中央设有贯穿其第一端及第二端的通孔,并且该定子环圈沿其径向间隔设有多个绕线孔,且该定子环圈的第一端的端面于对应各绕线孔处分别形成有一剖沟,各该剖沟与对应的该绕线孔相通,该定子环圈于两相邻的绕线孔间分别卷绕有一线圈,且相邻的该线圈的线路串联相接,并且串联的该线圈的线路由该壳腔的该出线孔穿出于该壳腔外,串联的该线圈的线路与该电容式电池以电源线相连结,且串联的该线圈的线路与该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以信号线相连结;该转子单元包含有一转子基座,该转子基座形成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转子基座的第二端与该定子环圈相对应,并且该转子基座的第二端的中央处成型有一轴套,且于该轴套的中心贯穿有一轴孔,并于该轴孔的孔壁成型有一第一定位部,该转子基座的第二端的端面以该轴套为中心环设有多个呈凹槽状的磁片固定部,于各该磁片固定部中分别对应结合有一永久磁片,该转子基座容设于该壳座的壳腔中,并且该转子基座的各该永久磁片与该定子环圈的各线圈相对应;该转轴形成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转轴穿设于该转子基座的该轴孔中,并于该转轴上成型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与该转子基座的该轴孔的该第一定位部相对应,并设有一固定件,该固定件与该第一定位部及该第二定位部相结合,该转轴固定组设于该转子基座,于该转轴组接有一定位套环,并且该转轴的该定位套环通过该壳座的该第一组立槽的该轴孔,且该定位套环与相对应的该第一组立槽中轴承抵设定位,该转轴的第二端由该转子基座的第二端穿出,并且该转轴的第二端贯穿经过该定子环圈的该通孔及该壳座的该第一组立部的该轴孔以及该第一组立槽中的轴承与止挡环并由该壳座的第二端穿出于该壳座外;该马达主体的该壳盖形成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壳盖的第一端中央凸设有一第二组立部,该壳盖的第二端于对应该第二组立部处凹设有一第二组立槽,于该第二组立槽内设有一轴承,并于该第二组立槽的槽口处嵌设有一扣环,该第二组立槽中的扣环挡止于该第二组立槽的槽口处,且该第二组立槽中的轴承于该第二组立槽中定位,该壳盖与该壳座该壳腔的腔口对应盖合,并且该转轴的第一端由该转子基座的第一端穿出,且该转轴的第一端贯穿经过该第二组立槽中的扣环并与该第二组立槽中的轴承相穿接,该壳盖与该壳座以锁固件穿设锁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载具,其中,该驱动马达的该马达主体由一壳座及一壳盖所组成,该壳座形成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并该壳座的第一端凹设形成一壳腔,该壳座的第二端于中央处凸设有一第一组立部,且该壳腔的腔底于对应该第一组立部处凹设成型有一第一组立槽,并于该第一组立槽的槽底设有一贯穿该第一组立部的中心的轴孔,于该第一组立槽内容置有至少一轴承,并于该第一组立槽的槽口处嵌设有一扣环,该第一组立槽中的扣环挡止于该第一组立槽的槽口处,且该第一组立槽中轴承定位于该第一组立槽中,该壳座的外壁成型有一固定凸缘,且于该固定凸缘上设有多个锁孔,锁固件穿设该锁孔并与该底盘支架锁接固定,并于该壳腔的一侧腔壁设有一出线孔;该定子单元包含有一定子基座,该定子基座形成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并该定子基座容置于该壳座的壳腔内,且该定子基座的第二端与该壳腔的腔底相接触,并以锁固件穿设该壳座及该定子基座,该定子基座与该壳座锁接固定,该定子基座的中央设有一通孔,并且该定子基座的第一端沿该通孔环布固接有多个定子固定座,且于各该定子固定座分别结合有一定子块,该定子块由多个对应形状的硅钢片堆叠排列并紧密固接成一块体,且于各该定子块分别卷绕有一线圈,相邻的该线圈的线路串联相接,并串联的该线圈的线路由该壳腔的该出线孔穿出于该壳腔外,串联的该线圈的线路与该电容式电池以电源线相连结,且串联的该线圈的线路与该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以信号线相连结;该转子单元包含有一转子基座,该转子基座的中央设有一镂空孔,并于该镂空孔的中心设有一轴套,且该轴套与该镂空孔的孔壁间以多个肋条相连接,该轴套的中心贯穿有一轴孔,并于该轴孔的孔壁成型有一第一定位部,该转子基座容设于该壳座的壳腔中,且该转子基座形成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并且该转子基座的第二端朝向该定子单元,该转子基座的第二端的端面以该轴套为中心环布固接有多个磁片固定座,且于各磁片固定座分别结合有一永久磁片,并且该转子基座的各该永久磁片与该定子基座的各该定子块相对应;该转轴形成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转轴穿设于该转子基座的该轴孔中,并于该转轴上成型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与该转子基座的该轴孔的该第一定位部相对应,并设有一固定件,该固定件与该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相结合,该转轴固定组设于该转子基座,该转轴的第二端穿出该转子基座的第二端,并且该转轴的第二端贯穿经过该定子基座的该通孔及该壳座的该第一组立部的该轴孔以及该第一组立槽内的扣环及轴承并由该壳座的第二端穿出于该壳座外;该马达主体的该壳盖形成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壳盖的第一端中央凸设有一第二组立部,该壳盖的第二端于对应该第二组立部处凹设有一第二组立槽,而于该第二组立槽内设有一轴承,并于该第二组立槽的槽口处嵌设有一扣环,该第二组立槽中的扣环挡止于该第二组立槽的槽口处,该第二组立槽中的轴承于该第二组立槽中定位,该壳盖与该壳座的该壳腔的腔口对应盖合,并且该转轴的第一端由该转子基座的第一端穿出,且该转轴的第一端贯穿经过该第二组立槽中的扣环并与该第二组立槽中的轴承相穿接,该壳盖与该壳座以锁固件穿设锁接。4.一种移动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移动载具设有一载具本体,并于该载具本体的前方两侧及后方两侧分别装设有一车轮,且于该载具本体组设有一汽油引擎及一发电机,并且该汽油引擎与该发电机相连结,于该载具本体组设有一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及至少一电容式电池,并且该发电机连结该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且该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与该电容式电池相连结,于该载具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底盘支架,并于该底盘支架的前方及后方处分别组设有一驱动马达,并且该电容式电池与该底盘支架的前方及后方处的该驱动马达间各以至少一电源线相连结,且该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与该底盘支架的前方及后方处的该驱动马达间各以至少一信号线相连结,该驱动马达包含有一马达主体,并且该马达主体呈横向沿X轴设置于该底盘支架上,于该马达主体内容置有对应设立的一定子单元及一转子单元,该驱动马达还设有一转轴,该转轴穿设于该马达主体的中心,该转轴呈纵向沿Y轴设置,且该转轴与该转子单元固定组设,并且该转轴的一端由该马达主体穿出,组设于该底盘支架的前方及后方处的该驱动马达的该转轴的一端各与一组设于该载具本体的变速箱相连结,且两该变速箱分别与组设于该载具本体的前方及后方的差速器相连结,并且位于该载具本体的前方及后方的该差速器分别与其对应位置的前方及后方的两侧车轮相连结,该驱动马达的该马达主体及该马达主体内的该定子单元及该转子单元的体积能朝X轴、Y轴及Z轴其中之一方向扩增或朝X轴、Y轴及Z轴方向同时扩增。5.一种移动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移动载具设有一载具本体,并于该载具本体的前方两侧及后方两侧分别装设有一车轮,且于该载具本体组设有一供电单元及一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并该供电单元与该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相连结,于该载具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底盘支架,并于该底盘支架的前方或后方处组设有一驱动马达,并且该供电单元与该底盘支架前方或后方处的该驱动马达间以至少一电源线相连结,且该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与该底盘支架的前方或后方处的该驱动马达间以至少一信号线相连结,该驱动马达包含有一马达主体,并且该马达主体呈横向沿X轴设置于该底盘支架上,于该马达主体内容置有对应设立的一定子单元及一转子单元,该驱动马达还设有一转轴,该转轴穿设于该马达主体的中心,该转轴呈纵向沿Y轴设置,且该转轴与该转子单元固定组设,并且该转轴的一端由该马达主体穿出并与一组设于该载具本体的变速箱相连结,且该变速箱与组设于该载具本体的前方或后方的差速器相连结,并且该差速器与其对应位置的前方或后方的两侧车轮相连结,该驱动马达的该马达主体及该马达主体内的该定子单元及该转子单元的体积能朝X轴、Y轴及Z轴其中之一方向扩增或朝X轴、Y轴及Z轴方向同时扩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载具,其特征在于,该驱动马达的该马达主体由一壳座及一壳盖组成,该壳座形成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并且该壳座的第一端凹设形成一壳腔,且于该壳腔的腔底中央处凸设有一第一组立部,该壳座的第二端于对应该第一组立部处凹设成型有一第一组立槽,并于该第一组立槽的槽底设有一贯穿该第一组立部的中心的轴孔,于该第一组立槽内容置有至少一轴承,该第一组立槽的槽壁于相邻其槽口处成型有一止挡凸缘,并且该第一组立槽内设置有一止挡环,该止挡环与该止挡凸缘相抵接触,并且该止挡环与该止挡凸缘以锁固件穿设锁接,该止挡环能封闭该第一组立槽的槽口,且该第一组立槽中的轴承能于该第一组立槽中定位,该壳座的外壁成型有一固定凸缘,且于该固定凸缘上设有多个锁孔,该锁固件穿设该锁孔并与该底盘支架锁接固定,该壳腔的一侧腔壁设有一出线孔,并且该壳腔的腔底沿其周缘固设有一固定环;该定子单元包含有一定子环圈,该定子环圈容置于该壳座的壳腔内,该定子环圈由一长条形硅钢片由内至外呈环型卷绕并紧密固接成一环圈体,且该定子环圈形成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并且该定子环圈的第二端嵌设固定于该壳腔的腔底的该固定环中,该定子环圈的中央设有贯穿其第一端及第二端的通孔,并且该定子环圈沿其径向间隔设有多个绕线孔,且该定子环圈的第一端的端面于对应各该绕线孔处分别形成有一剖沟,各该剖沟与对应的该绕线孔相通,该定子环圈于两相邻的该绕线孔间分别卷绕有一线圈,且相邻的该线圈的线路串联相接,并且串联的该线圈的线路由该壳腔的该出线孔穿出于该壳腔外,串联的该线圈的线路与该供电单元以电源线相连结,且串联的该线圈的线路与该电能暨马达控制装置以信号线相连结;该转子单元包含有一转子基座,该转子基座形成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转子基座的第二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查启学徐忠业徐姿勤
申请(专利权)人:李查启学徐忠业徐姿勤徐义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