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00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5:07
一种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及电子设备,包括上电复位模块、RC振荡模块、分频模块、开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以及驱动模块,RC振荡模块上电时生成第一频率的第一正弦波信号;分频模块根据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第一频率的正弦波信号生成第二频率的第二正弦波信号;上电复位模块上电时生成上电复位电压信号,以使分频模块复位;开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根据按键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驱动模块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和第二正弦波信号生成驱动信号以驱动蜂鸣片工作;通过将开关模块集成在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内部,在减少外围电路的元器件的同时缩小产品体积;此外,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A Buzzer Drive IC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属于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如图1所示,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采用的是外置高压三极管的驱动集成电路1,驱动集成电路1输出固定频率的方波BZB以控制高压三极管Q的开关,进而对电感L1进行充放电,使得用于驱动蜂鸣片的方波BZ的频率与方波BZB的频率相同,并且由于电感L1的升压作用,使方波BZ的电平电位远高于方波BZB的电平电位,从而能够驱动蜂鸣片工作;然而,在驱动集成电路1的外部增加电阻R和高压三极管Q以满足驱动蜂鸣片所需要的高电压,不仅使外围电路的元器件繁多复杂,生产成本高,而且外置的电阻R和高压三极管Q会造成产品体积大,无法满足产品体积小、高集成化的要求。因此,传统的技术方案中的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存在外围电路的元器件繁多复杂而导致产品体积庞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的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存在外围电路的元器件繁多复杂而导致产品体积庞大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包括:用于上电时生成第一频率的第一正弦波信号的RC振荡模块;与所述RC振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正弦波信号生成第二频率的第二正弦波信号的分频模块;用于根据按键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的开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与所述分频模块、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以及所述蜂鸣片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正弦波信号生成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蜂鸣片工作的驱动模块;及与所述分频模块连接,用于上电时生成上电复位电压信号,以使所述分频模块复位的上电复位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RC振荡模块包括:第一与非门、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以及第四反相器;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接入电源信号,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至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至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共接至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为所述RC振荡模块的输出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电复位模块包括:第二场效应管、第二电容、第一斯密特触发器、第五反相器以及第六反相器;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输入端接入电源信号,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控制端连接地,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至所述第一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地,所述第一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为所述上电复位模块的复位信号输出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频模块包括:二分频单元、第七反相器、第八反相器以及第九反相器;所述二分频单元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七反相器的输入端共接构成所述分频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并接入所述第二正弦波信号,所述第七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二分频单元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二分频单元的复位输入端与所述上电复位模块的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二分频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八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九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九反相器的输出端为所述分频模块的输出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分频单元包括:多个二分频器,各个所述二分频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和第一信号输出端分别依次连接,各个所述二分频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分别依次连接,各个所述二分频器的复位输入端共接构成所述二分频单元的复位输入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包括:第三场效应管、第十反相器以及第十一反相器;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输入端接入电源信号,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控制端连接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十反相器的输入端共接构成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入端并接入所述按键控制信号,所述第十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为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出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一或非门、第十二反相器以及第十三反相器;所述第一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为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为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或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三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为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此外,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上述的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通过RC振荡模块生成第一频率的第一正弦波信号,上电复位模块在上电时生成上电复位电压信号以使分频模块复位,从而使分频模块根据第一频率的第一正弦波信号生成第二频率的第二正弦波信号,并通过开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根据按键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从而使驱动模块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和第二正弦波信号生成驱动信号以驱动蜂鸣片工作;通过将驱动模块集成在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内部,在减少外围电路的元器件的同时缩小产品体积;此外,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也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的模块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2示出了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的模块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参考图2,一种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包括:上电复位模块100、RC振荡模块200、分频模块300、开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400以及驱动模块500。其中,RC振荡模块200用于上电时生成第一频率的第一正弦波信号;分频模块300与RC振荡模块200连接,用于根据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第一频率的正弦波信号生成第二频率的第二正弦波信号;上电复位模块100与分频模块300连接,用于上电时生成上电复位电压信号,以使分频模块300复位;开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400用于根据按键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驱动模块500与分频模块300、开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400以及蜂鸣片连接,用于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和第二正弦波信号生成驱动信号以驱动蜂鸣片工作。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当开关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驱动模块500禁止分频模块300输出第二正弦波信号,从而使输出的驱动信号为低电平,进而使驱动蜂鸣片不工作;当开关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驱动模块500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和第二正弦波信号生成与第二正弦波信号频率相同的方波驱动信号,进而使驱动蜂鸣片工作。在本实施例中,通过RC振荡模块200生成第一频率的第一正弦波信号,上电复位模块100在上电时生成上电复位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包括:用于上电时生成第一频率的第一正弦波信号的RC振荡模块;与所述RC振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正弦波信号生成第二频率的第二正弦波信号的分频模块;用于根据按键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的开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与所述分频模块、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以及所述蜂鸣片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正弦波信号生成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蜂鸣片工作的驱动模块;及与所述分频模块连接,用于上电时生成上电复位电压信号,以使所述分频模块复位的上电复位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包括:用于上电时生成第一频率的第一正弦波信号的RC振荡模块;与所述RC振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正弦波信号生成第二频率的第二正弦波信号的分频模块;用于根据按键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的开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与所述分频模块、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生成模块以及所述蜂鸣片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正弦波信号生成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蜂鸣片工作的驱动模块;及与所述分频模块连接,用于上电时生成上电复位电压信号,以使所述分频模块复位的上电复位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C振荡模块包括:第一与非门、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以及第四反相器;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接入电源信号,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至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至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共接至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为所述RC振荡模块的输出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复位模块包括:第二场效应管、第二电容、第一斯密特触发器、第五反相器以及第六反相器;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输入端接入电源信号,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控制端连接地,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至所述第一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地,所述第一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为所述上电复位模块的复位信号输出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片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益蔡荣怀张丹丹卢玉玲邹云根陈志群蔡文前
申请(专利权)人:宗仁科技平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