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治龙专利>正文

逆滑式无级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85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械传动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机械调速领域进行无级调速的逆滑式无级变速器。其包括输入轴、输出轴、逆滑变速装置、操纵装置,输入轴与逆滑变速装置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输出轴与逆滑变速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操纵装置与逆滑变速装置的调节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可靠,耐冲击和超负荷能力强,本发明专利技术机械传动效率高,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巧,制造成本低廉,可有效降低机车等在制造时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械传动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机械调速领域进行无级 调速的逆滑式无级变速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机车大都是采用有级变速的方式进行速度调节,其调节变速 箱体积较大,调节时靠改变相互啮合的齿轮的齿数比来调节速度,操作复杂, 使用者需要牢记哪个挡位在什么位置,且在调节过程中直接是齿轮与齿轮的碰 撞,容易损坏齿轮,造成整个调节装置的损坏。现有的无级变速器绝大多数是 依靠摩擦传递动力,承受过载和冲击的能力差,且不能满足严格的传动比要求。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无级变速器都是采用摩擦或拖动油膜来传递载荷,其传递效率较低,通常只能达到60%~90%,在传动过程中有很大的能量被白白浪费掉。 而且,现有的变速器结构也复杂,整个装置体积大,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无级变速器传递效率低、结构复杂、体积大, 承受过载和冲击的能力差,不能满足严格的传动比等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 的无级变速器结构,其通过调节不间断匀速逆滑快慢产生速差,来实现无级变 速调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逆滑式无极变速器,其特 征是所述的变速器包括输入轴、输出轴、逆滑变速装置、操纵装置,输入轴 与逆滑变速装置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输出轴与逆滑变速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操纵装置与逆滑变速装置的调节端连接。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所述的逆滑变速装置包括曲轴、液压缸、活塞、连杆、固定盘、箱盖、回 流管、调节阀、拉杆,固定盘上相对于曲轴对称设有液压缸,液压缸内装有液 压液体,液压缸内分别设有活塞,对称的液压缸之间通过回流管连通,回流管 上设有调节阀,调节阀通过拉杆与操纵装置连接;输入轴与固定盘固定安装, 固定盘上与输入轴同心固定安装有第一曲轴轴承,箱盖上与输入轴同心固定安 装有第二曲轴轴承,曲轴安装在第一曲轴轴承和第二曲轴轴承之间,曲轴的曲 柄上,连接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活塞上,箱盖与固定盘固定安装。所述的液压缸、活塞、连杆可设置一套或一套以上,每套内两个相应的液 压缸之间分别通过各自输液管连通,输液管上分别设有调节阀,各个调节阀分 别通过相应的拉杆与操纵装置连接。所述的逆滑变速装置内设有补液缸,补液缸内设有活塞和补液弹簧,补液 弹簧顶住活塞,补液缸通过补液管分别与液压缸连通。所述的补液管与液压缸连通位置为液压缸内活塞运动的下止点。所述的箱盖上设有滑套,滑套上套装有推力轴承,推力轴承通过调节杠杆 与操纵装置连接,推力轴承与箱盖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的液压缸下止点下方内侧壁开有回收液体用的回液槽,回液槽通过收 液管与补液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可靠,耐冲击和 超负荷能力强,本专利技术机械传动效率高,而且本专利技术体积小巧,制造成本低廉, 可有效降低机车等在制造时的成本.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歩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单套液压缸在固定盘上分布示意图。图3为液压缸原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多套液压缸在固定盘上分布示意图。图中,l-输入轴,2-固定盘,3-回液槽,4-第一液压缸,5-第一回流管,6-第一活塞,7-第二曲轴轴承,8-曲轴,9-第一曲轴轴承,10-第一连杆,11-曲柄, 12-第二连杆,13-第二活塞,14-第二回流管,15-第二液压缸,16-箱盖,17-弹 簧,18-拉杆,19-推力轴承,20-调节杠杆,21-支点,22-滑套,23-补液弹簧, 24-补液缸,25-补液管,26-收液管,27-调节阀。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它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 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请参看附图l、附图2、附图3,本专利技术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即输入轴 .1、逆滑变速装置、输出轴(即曲轴8)、调节杠杆,机车的动力传输至输入轴1, 输入轴1输入给逆滑变速装置,经过逆滑变速装置变速后由输出轴输出,调节 杠杆调节逆滑变速装置,来控制输出轴转速的快慢。逆滑变速装置包括固定盘2、箱盖16、第一液压缸4、第二液压缸15、曲 轴8、第一活塞6、第二活塞13、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2、第一回流管5、 第二回流管14、调节阀27,本实施例中,固定盘2和箱盖16之间用螺丝固定 密封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15内装有液体,为了防止内部液体渗出,固定盘2和箱盖16形成一个密封箱体。箱体里面设有 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15等,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15固定安装在 固定盘2上,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15相对于固定盘2中心轴对称设置, 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15内分别设有第一活塞6和第二活塞13。固定盘2 和箱盖16中心轴处均开有通孔,输入轴1固定安装在固定盘2外侧,固定盘2 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曲轴轴承9,箱盖16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曲轴轴承7,曲 轴8安装在第一曲轴轴承9和第二曲轴轴承7之间,连杆直接连接在曲轴8上。 第一连杆10—端连接在曲轴8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活塞6上,同样的,第二 连杆12—端连接在曲轴8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活塞13上,第一连杆10和第 二连杆12可分别拉动第一活塞6和第二活塞13运动。第一液压缸4内一端设 有第一活塞6,另一端与第一回流管5连通,第二液压缸15内一端设有第二活 塞13,另一端与第二回流管14连通,第一回流管5与第二回流管14相互连通, 即通过第一回流管5和第二回流管14将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15相互连 通,第一回流管5和第二回流管14之间设有调节阀27。曲轴8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 输出轴,箱体外侧的曲轴8上套装有滑套22,滑套22上安装有推力轴承19, 推力轴承19可在滑套22上滑动,推力轴承19与箱盖16之间安装有弹簧17, 推力轴承19通过调节杠杆20与操纵装置连接,即调节杠杆20 —端连接在操纵 装置上,另一端连接在推力轴承19上,调节杠杆20中间位置设有支点21,操 作时,操纵装置推动调节杠杆20,调节杠杆20沿支点21转动,调节杠杆20推 动推力轴承19,推力轴承19压縮弹簧17,同时推动拉杆18,反之,弹簧推动 推力轴承19,推力轴承19拉动拉杆18,调节阀27通过拉杆18与推力轴承19 连接,推力轴承19通过调节杠杆20与操纵装置连接,通过操纵装置调节调节阀27开合度的大小,可调节液体在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15之间的流动 速度。拉杆18通过箱盖16上相应的开孔伸出并与调节阀27连接。由于逆滑变 速装置内部装有液体,靠液体的流速来控制输出轴的转速,在长时间使用时, 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内部液体的损失,及时补充逆滑变速装置内的液体便必不可 少,否则,系统内的液体过少,则一方面容易造成逆滑变速装置的损坏,另一 方面,也容易造成逆滑变速装置的失效。因此,本实施例中,在逆滑变速装置 内设有补液缸24,补液缸24—端内设有活塞和补液弹簧23,补液弹簧23顶住 活塞推挤补液缸24内液体,补液缸24另一端通过补液管25分别与第一液压缸 4和第二液压缸15连通。本实施例中,补液管25与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 15的连通位置分别设在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15内的活塞运动的下止点 处,即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滑式无极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变速器包括输入轴、输出轴、逆滑变速装置、操纵装置,输入轴与逆滑变速装置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输出轴与逆滑变速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操纵装置与逆滑变速装置的调节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龙
申请(专利权)人:王治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