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引导流体沿机动车变速箱中的流路流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475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围绕轴线的用于引导流体沿着机动车传动系统的流路流动的轴线组件。该组件包括具有形成有朝向该轴线的内表面的厚度的第一壁,和与轴线隔开、并穿过该壁的厚度延伸的孔;以及形成于该壁中、与该孔和该内表面连通的通道,其包括具有绕该轴线成角度延伸的长度的底部,和随着与该孔的距离的减小而沿该长度增加的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将例如润滑油的液压流体供给组件,具体地说,供 给机动车变速箱的离合器转毂中的流体流路。
技术介绍
自动变速箱总成中的摩擦离合器或超越离合器的毂在离合器元件的 元件和在该总成中传输扭矩的轴或其它组件之间传递扭矩。另外,这种毂运送例如自动变速箱油(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 ATF)的液压流体以 润滑和冷却离合器表面,特别是在实际使用时受到摩擦、摩损或擦热的表 面。为了提供流体通道,毂上通常形成有一系列的成角度隔开的放射状穿 过毂厚度的孔,流体通过这些孔通向组件的临界表面。在总成运行时,自 动变速箱油由于放射状地向外甩到组件内表面而不断地沉积。一般地,由实心金属胚或锻件加工、或由不同于金属板成形(sheet metal forming)的其他形成方法加工而成的毂,在毂的内径上需要机械加 工油坝(oil dam),以引导油穿过径向通孔来冷却离合器并防止油从毂的 末端流出。然而,在这种毂上加工油坝费用较高。位于各径向孔上的轴向槽不能从毂的内径将足量的油引导到径向孔, 因为沿着槽之间的毂的圆周传送到毂内径的油会在毂的末端流失,而不会 流入轴向槽和径向孔。因此,在产业中需要一种可以有效率的和有效的从毂的内圆周向并通 过穿过毂壁厚度的孔聚集和传送油的低成本技术,以利于组件的临界面的 润滑和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毂形成有一系列的流体通道,每一流体通道具有位于毂的内径表面的底部,在总成旋转时,径向甩出的ATF或其它液压流体不断地沉 积到该通道。每一通道具有底部,其轮廓实质上沿着相邻通道之间的内表 面的整个成角度的长度收集油。上述通道可以消除或减少加工毂的内表面 或超越离合器的沟槽的需要。不使用轴向槽,各通道的底部的轮廓具有凸轮状外观,其与机械的单 向离合器的联轴节的凸轮相似。通道底部引导油流向通道的主直径,在该 处有径向孔,这样传送给毂内径的所有的油通过径向油孔引导,而不是仅 有部分的油容纳在具有狭窄的角长的轴向槽中。通道底部的轮廓仅制成与单向旋转的毂配合,所以通道的末端终止于 径向孔,且通道的深度在孔处最大,可替换地,通道底部的轮廓向相反的 方向延伸。相似地,通道的末端终止于径向孔,且通道的深度在孔处最大。一种围绕轴线的用于引导流体沿着机动车变速器箱中的流路流动的 组件,包括具有形成有朝向轴线的内表面的厚度的第一壁,以及与轴线隔 开、并穿过壁的厚度的孔。该壁上形成有与孔和内表面连通的通道。该通 道包括具有绕轴线成角度延伸的长度的底部,和随着与该孔的距离的减小 而沿该长度增加的深度。从下面的详细说明、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适 用范围将显而易见。应当理解,这些说明和特定的例子,尽管阐明了本发 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其目的仅在于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 上述实施例和例子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将显而易见。附图说明通过参照以下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 说,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为表示自动变速箱总成中的液压驱动离合器和伺服系统的侧视图2为用以说明其毂和内表面的离合器环的等轴测视图(isometric view);图3为用以说明流体通道的离合器组件的端视图; 图4为沿图3中4-4平面的横截面图; 图5为用以说明另一种流体通道的组件的端视图; 图6为沿图5中6-6平面的横截面图7为用以说明在离合器环的内表面形成的图3中的流体通道的局部 等轴测视图;以及图8为用以说明在离合器环的内表面形成的图4中的流体通道的局部 等轴测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参照图l,在液压驱动的自动变速箱中,用于交替地开启和关闭 毂12和鼓部件(又称为离合器分泵)14之间的驱动连接的离合器10包括离 合器盘16,其沿着鼓部件14轴向地相互隔开。离合器盘16的径向外周通 过鼓部件14内表面上形成的花键17连接至鼓部件,这样离合器盘和鼓部 件作为一个单元旋转。摩擦盘18位于各离合器盘16之间,其通过毂的径 向外表面上形成的花键19连接至毂12,这样摩擦盘和毂作为一个单元旋 转。毂12支承在轴承20上,并具有一系列的成角度间隔的径向孔22,液 压流体通过这些孔径向地向外流向摩擦盘18和离合器盘16。离合器实质 上关于纵轴线23对称。离合器盘16和摩擦盘18因伺服活塞24的动作被强制相互摩擦接触, 该伺服活塞24位于由鼓部件14形成的汽缸中。通过通道28和止回阀30 向汽缸26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当向汽缸26加压时,伺服活塞24向右 移动迫使离合器盘16和摩擦盘18靠向压盘32,其与花键17咬合并通过 卡环34固定于鼓部件14。这样,离合器盘16和摩擦盘18在毂12和鼓部 件14之间建立起驱动连接。当汽缸26中为低压力时,回位弹簧36不断 地向伺服活塞24施加抵抗其向右移动的推力并促使活塞向左移动至图1中的位置。压縮回位弹簧36的位置由通过由卡环40固定于毂42的板件 38固定。在低压力时,止回阀30允许油退出汽缸26,以减少汽缸中残留 的油的离心力并在需要时确保伺服活塞24向左移动。图2为用于单向离合器的环的等轴测视图。环50包括毂52,其沿轴 线23成角度地延伸,毂上形成有成角度地隔开的轴向孔56和一个大的中 心孔57。环50外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轴向的花键齿58,与花键齿17、 19 相似,其将离合器10的离合器盘16和摩擦盘18可驱动地连接至鼓部件 14和毂10。环50外表面的另一部分形成有凸轮表面60,其可以由单向离 合器的摇杆啮合,例如美国专利第7, 100, 756号所描述和图示的摇杆。 形成有轮廓的表面60平行于轴线23轴向延伸并位于与花键齿58相对的 径向内表面,下面将参照图3-6对其作详细的说明。 一系列的成角度隔开 的径向孔80穿过轴向壁74、 94。接下来参照图3和4,绕中心轴线23排列的离合器环组件70包括壁 74,其相对于轴线在面向轴线的内表面76和外表面78之间径向延伸。绕 轴线相互成角度隔开的一系列的径向孔80穿过壁74延伸。形成于壁74上的流体通道82绕轴线23相互隔开。各通道82包括底 部84,其成角度地向对应的孔80延伸。作为内表面76和底部84之间径 向距离测量的各通道82的深度,随着从相应的孔80沿底部的角距离的减 小而增加。各通道82的深度在相应的孔80处最大。各通道82的底部84终止于表面86,其与底部和内表面76都相交。 各通道82均与相应的孔80连通。如图4所示,在壁74的一个端面87, 各通道82均由径向毂52封闭。在表面88相对的轴线末端,各通道82是 敞开的以允许取出工具,因此这些特征可以在最初的制造工艺中形成。运行时,组件70最好沿逆时针方向绕轴线23旋转。当组件70旋转 时,液压流体径向地向外甩到内表面76,沿着其在相邻孔80之间的整个 成角度的长度进入各通道82,在通道中流向并穿过通道82末端的相应的 孔。参照图5和6,绕中心轴线23排列的离合器环组件90包括壁94,其相对于轴线在面向轴线的内表面96和外表面98之间径向延伸。绕轴线23 相互成角度地隔开的一系列的孔80穿过壁94径向延伸。形成于壁94上的流体通道102绕轴线23相互隔开。各通道102包括 底部104,其成角度地向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引导流体沿着机动车变速箱的流路流动的组件,包含:围绕轴线的壁,其具有形成有朝向该轴线的内表面的厚度,和与轴线隔开、并穿过该第一壁的厚度延伸的孔;以及形成于该壁中的通道,其与该孔和该内表面连通,包括具有绕该轴线成角度延 伸的长度的底部,和随着与该孔的距离的减小而沿该长度增加的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姆T古登诺姆J伯德欧内斯特R谢特约翰W金斯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