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杆织机中引纬、接纬齿轮箱齿轮传动中心距的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4681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剑杆织机引纬、接纬齿轮箱(2)齿轮传动中心距的调节装置。在引纬、接纬齿轮箱(2)内设置有双联齿轮轴(6)、变速大齿轮(4)、变速齿轮轴(1)、轴承座(3)、一对角接触向心球轴承(7)、偏心调节套(5),其特征是:在每个引纬、接纬齿轮箱内最多有一根双联齿轮轴(6)、一个变速大齿轮(4)、一根变速齿轮轴(1),其中双连齿轮轴(6)的轴端设置有一对角接触向心球轴承(7)和轴承座(3),轴承座(3)通过螺栓(8)与引纬、接纬齿轮箱(2)连接,轴承座与箱体的轴承座底孔中至少有一个连接孔装有可旋转的偏心调节套(5),偏心调节套(5)的偏心距为1~2mm。该装置降低加工制造成本,并能达到调节齿轮传动中心距的要求,以保证齿轮间的精确的正反向周期传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剑杆织机,具体涉及一种剑杆织机中引纬、接纬齿轮箱齿轮传 动中心距的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剑杆织机中剑带的往复运动,依靠引纬、接纬齿轮箱中的齿轮进 行周期性的正反向啮合来实现。在箱体中通常采用周向均布的三个双联齿轮 轴与中心齿轮同时啮合的结构,来保证齿轮间精确的正反向传动。这种结构 对齿轮及齿轮箱体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机构相对复杂,在生产过程中经常 由于引纬、接纬齿轮箱上安装双联齿轮轴的周向均部孔和中心孔之间的形位 公差超差,以及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及偏差超差,而影响齿轮的安装以及织 造过程中剑带的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机构加工制造成本高、制造 难度大、结构复杂的不足,对原结构进行了改进,并提供了一种剑杆织机中 引纬、接纬齿轮箱齿轮传动中心距的调节装置。改进后的结构不仅降低了制 造成本、加工制造难度,而且可以在小范围内对齿轮的传动中心距进行调节, 从而保证齿轮的精确传动和啮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把引纬、接纬齿轮箱2中周向均布的、与变速小齿 轮轴1啮合的三个双联齿轮轴改为一个;在引纬、接讳齿轮箱(2)上双联齿 轮轴6的安装孔处增加轴承座底孔以及几个轴承座安装孔;在引讳、接炜齿轮箱2内设置有双联齿轮轴6、变速大齿轮4、变速齿轮轴l、轴承座3、 一 对角接触向心球轴承7、偏心调节套5,在每个引讳、接讳齿轮箱内设置有一 根双联齿轮轴6、 一个变速大齿轮4、 一.根变速齿轮轴l,其中双连齿轮轴八 6的轴端设置有一对角接触向心球轴承7和轴承座3,轴承座3通过螺栓8与引纬、接讳齿轮箱2连接,轴承座与箱体的轴承座底孔中至少有一个连接 孔装有可旋转的偏心调节套5,偏心调节套5的偏心距为l~2mm。轴承座与 箱体的轴承座底孔之间有可调节的微量间隙,间隙为0.2—0.5 mm。螺栓与 箱体上的穿螺栓的光孔之间有可调节的微量间隙间隙为05—0. 8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简化剑杆织机的引纬、接纬齿轮箱部件的结构,降 低加工制造成本,并能达到调节齿轮传动中心距的要求,以保证齿轮间的精 确的正反向周期传动。图l是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2是原安装三个双联齿轮轴的箱体结构示意3是齿轮箱体结构示意4是可调节中心距的轴承座结构示意5是可调节中心距的偏心套结构示意6是图5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把引纬、接纬齿轮箱2中周向均布的、与变速小齿轮轴1啮合的三个双 联齿轮轴改为一个;在引纬、接纬齿轮箱(2)上双联齿轮轴6的安装孔处增 加轴承座底孔以及几个轴承座安装孔;在引纬、接炜齿轮箱2内设置有双联 齿轮轴6、变速大齿轮4、变速齿轮轴l、轴承座3、 一对角接触向心球轴承 7、偏心调节套5,在每个引纬、接纬齿轮箱内设置有一根双联齿轮轴6、 一 个变速大齿轮4、 一根变速齿轮轴1,其中双连齿轮轴八6的轴端设置有一对 角接触向心球轴承7和轴承座3,轴承座3通过螺栓8与引炜、接炜齿轮箱2 连接,轴承座与箱体的轴承座底孔中至少有一个连接孔装有可旋转的偏心调 节套5,偏心调节套5的偏心距为1. 5 mm。轴承座与箱体的轴承座底孔之间 有可调节的微量间隙,间隙为0. 3mm。螺栓与箱体上的穿螺栓的光孔之间有 可调节的微量间隙间隙为06 mm。引纬、接缔齿轮箱部件的传动方式为变速大齿轮4带动双联齿轮轴6旋 转,双联齿轮轴6带动变速小齿轮轴1旋转。在附图说明图1中,双联齿轮轴6、一对角 接触向心球轴承7、轴承座3组装后,通过螺栓8将该组件与引讳、接炜齿轮箱 体2连接。连接时在引纬、接纬齿轮箱体2上的轴承座安装孔中装入螺栓8,在最大的安装孔(图3中A处)中预先装入调节套5后,再装入螺栓8。由于轴承 座3与引纬、接纬齿轮箱体2相配合的轴承座底孔之间、螺栓8与引纬接纬齿轮 箱体2上相对应的光孔之间有预留的间隙,四条螺栓8预紧后,可利用调节套5 旋转时穿螺栓孔的偏心旋转,实现双联齿轮轴6的微量位移,来达到调节齿轮 传动传动的中心距进行调节。权利要求1.一种剑杆织机中引纬、接纬齿轮箱齿轮传动中心距的调节装置,在引纬、接纬齿轮箱(2)内设置有双联齿轮轴(6)、变速大齿轮(4)、变速齿轮轴(1)、轴承座(3)、一对角接触向心球轴承(7)、偏心调节套(5)和螺栓(8),其特征是在每个引纬、接纬齿轮箱内设置有一根双联齿轮轴(6)、一个变速大齿轮(4)、一根变速齿轮轴(1),其中双连齿轮轴(6)的轴端设置有一对角接触向心球轴承(7)和轴承座(3),轴承座(3)通过螺栓(8)与引纬、接纬齿轮箱(2)连接,轴承座与箱体的轴承座底孔中至少有一个连接孔装有可旋转的偏心调节套(5),偏心调节套(5)的偏心距为1~2mm。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杆织机中引讳、接炜齿轮箱齿轮传动中心 距调节装置,其特征是轴承座与箱体的轴承座底孔之间有可调节的微量 间隙,间隙为0.2 0.5m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杆织机中引炜、接炜齿轮箱齿轮传动中心 距调节装置,其特征是螺栓与箱体上的穿螺栓的光孔之间有可调节的微 量间隙,间隙为0.5 0.8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剑杆织机引纬、接纬齿轮箱(2)齿轮传动中心距的调节装置。在引纬、接纬齿轮箱(2)内设置有双联齿轮轴(6)、变速大齿轮(4)、变速齿轮轴(1)、轴承座(3)、一对角接触向心球轴承(7)、偏心调节套(5),其特征是在每个引纬、接纬齿轮箱内最多有一根双联齿轮轴(6)、一个变速大齿轮(4)、一根变速齿轮轴(1),其中双连齿轮轴(6)的轴端设置有一对角接触向心球轴承(7)和轴承座(3),轴承座(3)通过螺栓(8)与引纬、接纬齿轮箱(2)连接,轴承座与箱体的轴承座底孔中至少有一个连接孔装有可旋转的偏心调节套(5),偏心调节套(5)的偏心距为1~2mm。该装置降低加工制造成本,并能达到调节齿轮传动中心距的要求,以保证齿轮间的精确的正反向周期传动。文档编号D03D47/27GK101215750SQ20071030624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原永斌, 宏 赵 申请人: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剑杆织机中引纬、接纬齿轮箱齿轮传动中心距的调节装置,在引纬、接纬齿轮箱(2)内设置有双联齿轮轴(6)、变速大齿轮(4)、变速齿轮轴(1)、轴承座(3)、一对角接触向心球轴承(7)、偏心调节套(5)和螺栓(8),其特征是:在每个引纬、接纬齿轮箱内设置有一根双联齿轮轴(6)、一个变速大齿轮(4)、一根变速齿轮轴(1),其中双连齿轮轴(6)的轴端设置有一对角接触向心球轴承(7)和轴承座(3),轴承座(3)通过螺栓(8)与引纬、接纬齿轮箱(2)连接,轴承座与箱体的轴承座底孔中至少有一个连接孔装有可旋转的偏心调节套(5),偏心调节套(5)的偏心距为1~2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永斌赵宏
申请(专利权)人: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