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445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3:36
将图像显示构件(1)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2)经由固化树脂层进行层叠的图像显示装置如下进行制造:将图像显示构件(1)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2),使透光性罩构件(2)的凹部面与图像显示构件(1)相对向进行一体化,形成具有具备开口部的空洞部作为液体收容部的中空体,在该液体收容部从该开口部填充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0)进行光固化,由于固化收缩而产生的空间集中于开口部侧。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mage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液晶显示面板等图像显示构件(部材)和配置于其表面侧的弯曲的透明保护片材等透光性罩构件经由固化树脂层(优选透光性的固化树脂层)进行层叠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用于汽车导航等车载用信息终端的图像显示装置,通过下述方式制造:在平坦的透光性罩构件上涂布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通过紫外线照射进行临时固化(仮硬化)而形成临时固化树脂层之后,在该临时固化树脂层上层叠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EL面板等平坦的图像显示构件,接着对于临时固化树脂层再次进行紫外线照射,使之正式固化(本硬化),而制成固化树脂层(专利文献1)。不过,为了提升车载用信息终端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外观设计性(意匠性)或触感,要求使用在一个方向上弯曲的形状的透光性罩构件。为此,按照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尝试制造了此种图像显示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95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通常,若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光固化则会产生固化收缩,但在将平坦的图像显示构件层叠于平坦的透光性罩构件上的专利文献1的制造方法的情况下,由于面方向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布厚度薄至约150μm左右且均匀,因此即使固化树脂层固化收缩也难以产生空隙,而且固化树脂层的残余应力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另一方面,在于一个方向上弯曲的形状的透光性罩构件的凹部面涂布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非弯曲的边附近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布厚度为0~500μm左右,但凹部面的中央部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布厚度比边附近的涂布厚度变得非常厚,根据情况会变厚至数mm厚度左右。为此,在凹部面的中央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收缩显着变大,结果在中央部形成凹陷,且有时在组装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产生空隙,而且即使不产生空隙,也会存在由于固化树脂层的残余应力而在显示中产生颜色不均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的以往技术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在将图像显示构件和配置于其表面侧的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经由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进行层叠来制造图像显示装置时,使得在组装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不产生空隙,而且即使不产生空隙,也不会由于固化树脂层的残余应力而在显示中产生颜色不均匀。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将图像显示构件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使透光性罩构件的凹部面与图像显示构件相对向进行一体化,形成具有具备开口部的空洞部作为液体收容部的中空体,在该液体收容部从开口部填充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行光固化,由于固化收缩而产生的空间集中(集約,汇聚)于开口部侧,由此可以达到上述的目的,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是将图像显示构件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经由固化树脂层进行层叠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为:将图像显示构件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使透光性罩构件的凹部面与图像显示构件相对向进行一体化,形成具有具备开口部的空洞部作为液体收容部的中空体,在该液体收容部从该开口部填充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行光固化,由于固化收缩而产生的空间集中于开口部侧。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是将图像显示构件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经由固化树脂层进行层叠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具有以下的工序(A)~(D):<工序(A)>将图像显示构件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使透光性罩构件的凹部面与图像显示构件相对向进行一体化,形成具有具备一对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空洞部的中空体的工序;<工序(B)>将挡板构件配置于中空体的第1开口部使空洞部为液体收容部的工序;<工序(C)>将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从第2开口部填充到液体收容部的工序;<工序(D)>对填充到液体收容部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照射紫外线,边使固化收缩空间集中于第2开口部侧边形成固化树脂层的工序。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将图像显示构件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使透光性罩构件的凹部面与图像显示构件相对向进行一体化,形成具有具备开口部的空洞部作为液体收容部的中空体,在该液体收容部从该开口部填充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行光固化,由于固化收缩而产生的空间集中于开口部侧。为此,可以使在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不产生空隙,而且可以使固化树脂层的残余应力降低而不产生显示的颜色不均匀。附图简述[图1A]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工序(A)的说明图。[图1B]图1B是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工序(A)的说明图。[图1C]图1C是透光性罩构件的说明图。[图1D]图1D是透光性罩构件的说明图。[图2A]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工序(B)的说明图。[图2B]图2B是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工序(B)的说明图。[图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工序(C)的说明图。[图4A]图4A是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工序(D)中的UV扫描方向的说明图。[图4B]图4B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工序(D)形成的固化收缩空间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将图像显示构件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经由固化树脂层进行层叠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图像显示构件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使透光性罩构件的凹部面与图像显示构件相对向进行一体化,由此形成具有具备开口部的空洞部作为液体收容部的中空体之后,在该液体收容部从该开口部填充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行光固化,由于固化收缩而产生的空间集中于开口部侧。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一个实例,边参照附图边进行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是将图像显示构件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经由固化树脂层进行层叠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优选具有以下的工序(A)~(D)。<工序(A):中空体的形成>首先,将图像显示构件1(图1A)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2(图1B),使透光性罩构件2的凹部面2a与图像显示构件1相对向进行一体化。由此,形成具有具备一对的第1开口部10a和第2开口部10b的空洞部20的中空体10(图1D)。(图像显示构件1)作为图像显示构件1,可举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触控面板等。在此,触控面板是指,组合有如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元件和如触控板(Touchpad)的位置输入装置的图像显示/输入面板。优选此种图像显示构件1的透光性罩构件2侧的表面为平坦。另外,可在图像显示构件1的表面配置偏振板。(透光性罩构件2)作为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2的具体形状,典型的可举出:如图1B所示的、在一个方向上弯曲的形状(例如,将圆柱管在与其中心轴平行的平面进行切断而得的劣弧侧的形状(以下,称为横导(横樋)形状))。可在该形状的中央部形成平坦部2b(图1C)。作为透光性罩构件2的材料,只要是可识别形成于图像显示构件的图像的透光性即可,可举出:玻璃、丙烯酸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等的树脂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实施单面或双面硬涂层处理、防反射处理等。透光性罩构件2的弯曲的形状或厚度等的尺寸的特性、弹性等的物性可以根据使用目的而适宜确定。(图像显示构件1与透光性罩构件2的一体化)如图1D所示,在将图像显示构件1和透光性罩构件2以透光性罩构件2的凹部面2a与图像显示构件1(在其表面配置有偏振板的情况下为该偏振板)相对向进行一体化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是将图像显示构件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经由固化树脂层进行层叠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为:将图像显示构件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使透光性罩构件的凹部面与图像显示构件相对向进行一体化,形成具有具备开口部的空洞部作为液体收容部的中空体,在该液体收容部从该开口部填充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行光固化,由于固化收缩而产生的空间集中于开口部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07 JP 2017-0424451.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是将图像显示构件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经由固化树脂层进行层叠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为:将图像显示构件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使透光性罩构件的凹部面与图像显示构件相对向进行一体化,形成具有具备开口部的空洞部作为液体收容部的中空体,在该液体收容部从该开口部填充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行光固化,由于固化收缩而产生的空间集中于开口部侧。2.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是将图像显示构件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经由固化树脂层进行层叠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工序(A)~(D):<工序(A)>将图像显示构件和弯曲的透光性罩构件,使透光性罩构件的凹部面与图像显示构件相对向进行一体化,形成具有具备一对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空洞部的中空体的工序;<工序(B)>将挡板构件配置于中空体的第1开口部使空洞部为液体收容部的工序;<工序(C)>将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从第2开口部填充到液体收容部的工序;<工序(D)>对填充到液体收容部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照射紫外线,边使固化收缩空间集中于第2开口部侧边形成固化树脂层的工序。3.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工序(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孝夫
申请(专利权)人:迪睿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