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编码细纱筒管及其纱线品质追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410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编码细纱筒管及其纱线品质追踪系统,电子编码细纱筒管由细纱筒管本体、RFID只读模块、感应线圈和管顶段组成,管顶段下部设有圆环空腔,圆环空腔中设有RFID只读模块和圆环形感应线圈,圆环形感应线圈的圆心基本上与细纱筒管圆心同心,RFID只读模块和感应线圈由粘接剂固定在管顶段圆环空腔内,管顶段与筒管本体间采用粘接剂固定。

An Electronic Coding Spinning Tube and Its Yarn Quality Track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编码细纱筒管及其纱线品质追踪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纱生产用细纱卷装容器,特别是具有纱线品质追踪功能的电子编码细纱筒管及其纱线品质追踪系统。
技术介绍
在产业进步的进程中,纺纱企业对纱线品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上下游工序对在制品的流向或来源管理,早已列入品质追踪管理考核的范畴。而且这种品质追踪管理越接近成纱阶段越显得重要。而细纱卷装的筒管,涉及的品种、管色繁多,数量更是数倍于纱锭规模。因此,该项追踪管理工作量大并且环节繁复,根本无法采用传统管理方法来实现。现有技术中,已有一些采用在细纱筒管上设置条形码、二维码或磁条的筒管ID标识技术方案,对细纱机上纺制完成的纱线卷装筒管,在进入下道工序(络筒工序)的过程中,进行筒管ID标识识别,以便持续对残次品质的纱线来源实施追踪,从源头上降低和消除不良品质纱线的产生。这些方案对筒管ID标识的读取或读写方式存在准确性差、误码率高的问题,而且设置在筒管外部的标识在使用中会产生磨损,进而出现信息丢失或改变,严重影响标识的可靠性,因而不适于产业化应用。也有在细纱筒管内设置可读写RFID组件的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033911.2名称为一种细纱机用全向RFID标签的技术方案,一方面该技术方案采用了在筒管内设置支架的方式,在支架上安装RFID组件,这并不适用于现有技术中通用筒管的内外径尺寸规格,而且支架在筒管内的安装固定复杂、制作成本高;另一方面由于每个筒管中都必须内置可读写RFID组件,不仅每个筒管的成本显著增加,而且在细纱和络筒工序配套设置的可读写设备成本也较高,这就制约了产业化应用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通用规格细纱筒管上应用,克服现有技术弊端、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只读式电子编码细纱筒管及实时在线品质追踪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实现方式为:一种电子编码细纱筒管,包括细纱筒管本体、RFID只读模块、感应线圈和管顶段,其特征在于管顶段下部设有圆环空腔,圆环空腔中设有RFID只读模块和圆环形感应线圈,圆环形感应线圈的圆心基本上与细纱筒管圆心同心,RFID只读模块和感应线圈由粘接剂固定在管顶段圆环空腔内,管顶段与筒管本体间采用粘接剂固定。电子编码细纱筒管也可在筒管本体的顶部设有圆环空腔、圆环空腔中设有RFID只读模块和圆环形感应线圈,圆环形感应线圈的圆心基本上与细纱筒管圆心同心,RFID只读模块和感应线圈由粘接剂固定在筒管本体上部的圆环空腔内,管顶段只是一个密封罩盖,管顶段与筒管本体间采用粘接剂固定。圆环形感应线圈的圆心基本上与细纱筒管圆心同心设置,可以确保在读取编码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或可靠性。RFID只读模块中固化的编码范围最大不重复36Bits(约687亿)个,因此可以保证每个筒管编码的唯一性,即使是千万纱锭规模级别的纺纱企业,也不会出现重复编码的筒管。一种电子编码细纱筒管及其纱线品质追踪系统,由集体落纱细纱机、电子编码细纱筒管、细纱机RFID读取器、络筒机RFID读取器、机台信息处理器和上位机系统数据库等构成。集体落纱细纱机纺纱后落下的电子编码细纱筒管在筒管输送带上往细络联的络筒机或管纱存放处输送,在电子编码细纱筒管经过路径的细纱筒管上方,固定设置一个表征细纱机机台号码的细纱机RFID读取器,当电子编码细纱筒管移动经过时,细纱机RFID读取器感应读取电子编码细纱筒管的编码,同时细纱机RFID读取器对移动经过的筒管进行计数确定锭位号码,通过机台信息处理器将数据存储并上传至上位机系统数据库,将电子编码细纱筒管的编码与对应细纱机机台号和锭位号码进行关联,在其后的物流输送与下工序应用时,只要有电子编码细纱筒管来源识别需求,将电子编码细纱筒管从任一络筒机RFID读取器处感应读取,就可以获得该细纱筒管的来源信息,从而实现品质追踪。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实施例是RFID只读模块和感应线圈设置在管顶段的细纱筒管管顶段示意图。图2为技术实施例是RFID只读模块和感应线圈设置在管顶段的细纱筒管本体示意图。图3为技术实施例是RFID只读模块和感应线圈设置在筒管本体上部的细纱筒管管顶段示意图。图4为技术实施例是RFID只读模块和感应线圈设置在筒管本体上部的细纱筒管本体示意图。图5为技术实施例电子编码细纱筒管及其纱线品质追踪系统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电子编码细纱筒管,由细纱筒管本体4、RFID只读模块1、感应线圈2和管顶段3组成。电子编码细纱筒管的管顶段3下部设有圆环空腔,圆环空腔中设有RFID只读模块1和圆环形感应线圈2,圆环形感应线圈2的圆心基本上与细纱筒管圆心同心,RFID只读模块1和感应线圈2由粘接剂固定在管顶段3圆环空腔内,管顶段3与筒管本体4间采用粘接剂固定。参照图3和图4,是电子编码细纱筒管的另一种实施例,在电子编码细纱筒管本体4的上部设有圆环空腔、圆环空腔中设有RFID只读模块1和圆环形感应线圈2,圆环形感应线圈2的圆心基本上与细纱筒管圆心同心,RFID只读模块1和感应线圈2由粘接剂固定在筒管本体4上部的圆环空腔内,管顶段3是一个密封罩盖,管顶段3与筒管本体4间采用粘接剂固定。RFID只读模块1和感应线圈2由粘接剂固定在筒管管顶段3或本体4的粘接剂为502胶、801强力胶等。管顶段3与筒管本体4间粘接剂固定的粘接剂为502胶、801强力胶等。圆环形感应线圈的圆心基本上与细纱筒管圆心同心设置,可以确保在读取编码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或可靠性。RFID只读模块中固化的编码范围最大不重复可达36Bits(约687亿)个,因此可以保证每个筒管编码的唯一性,即使是千万纱锭规模级别的纺纱企业,也不会出现重复编码的筒管。参照图5,一种电子编码细纱筒管及其纱线品质追踪系统,由集体落纱细纱机5、电子编码细纱筒管6、细纱机RFID读取器7、络筒机RFID读取器10、机台信息处理器8和上位机系统数据库9等构成。集体落纱细纱机5纺纱后落下的电子编码细纱筒管6在筒管输送带上往细络联的络筒机11或管纱存放处输送,在电子编码细纱筒管6经过路径的细纱筒管上方,固定设置一个表征细纱机机台号码的细纱机RFID读取器7,当电子编码细纱筒管6移动经过时,细纱机RFID读取器7感应读取电子编码细纱筒管6的编码,同时细纱机RFID读取器7对移动经过的筒管进行计数确定锭位号码,通过机台信息处理器8将数据存储并上传至上位机系统数据库9,将电子编码细纱筒管6的编码与对应细纱机机台号和锭位号码进行关联,在其后的物流输送与下工序应用时,只要有电子编码细纱筒管6来源识别需求,将电子编码细纱筒管6从任一络筒机RFID读取器10处感应读取,就可以获得该细纱筒管的来源信息,从而实现品质追踪。本技术的电子编码细纱筒管及其纱线品质追踪系统,由于RFID只读模块和圆环形感应线圈组成的RFID只读组件成本十分低廉,也方便制作在通用规格细纱筒管内,甚至可以将使用中的存量细纱筒管改造为电子编码细纱筒管,系统投资成本更低。采用筒管顶端设置RFID只读组件和上部感应读取方式灵敏度高、可靠性好,配套应用方便。因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电子编码细纱筒管造价在行业规模化应用可以接受的范围,该技术应用也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编码细纱筒管,包括细纱筒管本体、RFID只读模块、感应线圈和管顶段,其特征在于管顶段下部设有圆环空腔,圆环空腔中设有RFID只读模块和圆环形感应线圈,圆环形感应线圈的圆心基本上与细纱筒管圆心同心,RFID只读模块和感应线圈由粘接剂固定在管顶段圆环空腔内,管顶段与筒管本体间采用粘接剂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编码细纱筒管,包括细纱筒管本体、RFID只读模块、感应线圈和管顶段,其特征在于管顶段下部设有圆环空腔,圆环空腔中设有RFID只读模块和圆环形感应线圈,圆环形感应线圈的圆心基本上与细纱筒管圆心同心,RFID只读模块和感应线圈由粘接剂固定在管顶段圆环空腔内,管顶段与筒管本体间采用粘接剂固定。2.一种电子编码细纱筒管,包括细纱筒管本体、RFID只读模块、感应线圈和管顶段,其特征在于筒管本体的顶部设有圆环空腔、圆环空腔中设有RFID只读模块和圆环形感应线圈,圆环形感应线圈的圆心基本上与细纱筒管圆心同心,RFID只读模块和感应线圈由粘接剂固定在筒管本体顶部的圆环空腔内,管顶段与筒管本体间采用粘接剂固定。3.一种纱线品质追踪系统,包括集体落纱细纱机、电子编码细纱筒管、细纱机RFID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喜倪远毕丽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玛达恒力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