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盈进专利>正文

一种链条的外链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48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链条的外链片,该外链片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直向的穿孔,在穿孔间靠内侧面形成有内凹的凹陷面,上述凹陷面与两侧穿孔间分别具有倾斜面,凹陷面前、后两端分别形成导斜面;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外链片组装在链条上时,藉着凹陷面的形成,可使得链条的两个外链片间宽度增加,以利于嵌合的链轮导入,而藉着上述导斜面的形成,也可使链轮更易于导入外链片之间,达到变速顺畅、噪音量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链片,特别是一种构造新颖、适合变速链条使用,具有变速顺畅、噪音量低的链条的外链片。外链片是脚踏车链条传动用的重要零件,随着脚踏车功能的多样化,上述外链片的构造更是链条传动顺畅与否的重要关键,例如目前常见的变速脚踏车,其使用的链条上所安装的外链片如果是以往链条的平板状时,在链条的变速时就会很容易与链轮相摩擦,导致摩擦噪音的产生,并且降低变速的顺畅度,为了改善上述缺点,近年来所开发的链条无不针对其变速不顺的原因加以改良,而其改良的手段是扩大两个外链片或内链片之间的空间(本技术是针对外链片的构造加以改良,因此,以下说明以外链片为主),以方便链轮的链齿卡入、嵌合,而其改良的方式大体又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在外链片的内侧周缘形成导斜面,以利于链轮的链齿滑入;另一种方式是使一小段板体向外浮凸,以增加两个链片之间的宽度;本技术的主要重点是在提供另一种结构新颖的外链片,使外链片在组装于链条时,可增加链条变速的顺畅度。首先,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以往外链片的剖视图,主要是在链轴11外径上穿设二个内链片12、链滚13及两个外链片14,内链片12中央板体位置向外倾斜形成有导斜面121,利于链轮的链齿嵌入;而外链片14的构造主要是在板体上形成两个穿孔141,上述穿孔141间中央部位向外冲压形成突出部142,在突出部142内侧分别形成有导斜面143;当上述链条1在进行变速作动时,藉由上述突出部142的形成,可使得两个外链片14间宽度增中,这样便可使得链轮的链齿更易于导入两个外链片14之间,达到变速顺畅的目的。以往藉着外链片两个穿孔间中央部位的向外浮凸,虽然可增进链条变速的顺畅度,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其可行变化实施例极为繁多;本技术同样是针对链条的外链片加以改良,以使本技术藉着构造的改良,同样可达到变速顺畅、摩擦噪音量低优点,以适合变速脚踏车的使用。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组装于链条时,可增进链条变速的顺畅度,以及降低链条摩擦噪音的链条的外链片。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外链片的板体上具有两个直向的穿孔,在上述穿孔间中央部位向外凹陷形成有凹陷面,藉着上述凹陷面的形成,可增加两个外链片的宽度,使由本技术组装的链条具有变速顺畅、摩擦噪音量低的优点。也就是说,本技术提出一种链条的外链片,所述外链片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直向的穿孔;其特征在于穿孔间的外链片中央部位内侧向外链片内凹陷,形成有平行于外链片表面的凹陷部。凹陷部前、后两侧向内弯弧形成有导斜面。外链片的厚度是1.2mm。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手段,现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在后,其中附图分别为图1是以往外链片的组合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底视立体图;图3是图2的3-3线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与以往的比较示意图。首先,请参阅2、3图,本技术提出的外链片主要是将外链片2的厚度由原本的1mm增加至1.2mm,上述外链片2左、右两端分别形成直向的穿孔21,在穿孔21间内侧部位分别形成横向的倾斜面22,上述两个倾斜面22底缘再向中央延伸,而形成平行于板体表面的凹陷面23;此外,位于凹陷面23的前、后侧再分别形成向板体中央成锥形的导斜面24;也就是,外链片2如果由本体侧视图观看,其凹陷面23位于板体内侧的中央部位,且平行于外链片2的表面,而两个导斜面24则分别位于板体中央部位内侧的前、后两侧。请配合图4,当本技术提出的外链片组装于链条4上时,外链片2的两个穿孔21同样枢接在链条4的链轴41两侧,此时,外链片2上的凹陷面23相对地设立,并位于链条4的内侧面;假设两个外链片2间的距离是B,两个凹陷面23间的宽度如果C时,则B小于C。请仍参阅图4,当组装本技术的外链片的链条4在行变速作动时,链条4会被拉引而斜向跨设于两个不同轴线的链轮上,此时,藉着上述凹陷面23的形成,不仅适时地扩大了两个外链片2间的宽度,也使得链轮的链齿能更加顺利地沿着导斜面24向内滑入,直到链齿滑入两个外链片2(或两个内链片)间为止,以完成变速顺畅的效果。附带说明,为了避免凹陷部23的形成而削弱板体的强度,其外链片2的厚度约较以往链片增加0.2mm,而由原本的1mm增至1.2mm。由以上说明可知,本技术提出的外链片是将外链片的板体增厚0.2mm,再于其内侧形成平行于板体的凹陷面,确实可增加两个外链片中央部位的宽度,请参阅图5所示的比较图,其中编号7与6是以往链条的外链片,而编号2是本技术提出的外链片;由上述比较图可知,本技术提出的外链片虽然增加了板体的厚度,但是在板体内侧所形成凹陷部,确实可扩大两个外链片中央部位的宽度,进而使得链轮的链齿更易于啮合入两个外链片间,因此,上述外链片与以往链条的外链片相比较,确实具有变速顺畅、降低变速杂音的功效;而如果与图1所示的以往外链片比较,虽然两者所达到的功效相同,但是因为两者的构造并不相同,并且增加外链片的板体厚度可加强外链片的强度,也可配合链条上其他构件的构造,而增进组装链条的功效,例如可在穿孔周缘外侧面形成一环内凹面内,如此,便可结合链轴两端向下冲压,使得链轴两端没入凹面内,以减少链轴突出于链条外的宽度,进而降低链条的传动噪音。综上所述,在外链片内侧形成内凹的凹陷面,确实可增加组装后链条在变速时的顺畅度,以及达到降低摩擦噪音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链条的外链片,所述外链片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直向的穿孔;其特征在于穿孔间的外链片中央部位内侧向外链片内凹陷,形成有平行于外链片表面的凹陷部。2.依权利要求1所述链条的外链片,其特征在于凹陷部前、后两侧向内弯弧形成有导斜面。3.依权利要求1所述链条的外链片,其特征在于外链片的厚度是1.2mm。专利摘要一种链条的外链片,该外链片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直向的穿孔,在穿孔间靠内侧面形成有内凹的凹陷面,上述凹陷面与两侧穿孔间分别具有倾斜面,凹陷面前、后两端分别形成导斜面;当本技术提出的外链片组装在链条上时,藉着凹陷面的形成,可使得链条的两个外链片间宽度增加,以利于嵌合的链轮导入,而藉着上述导斜面的形成,也可使链轮更易于导入外链片之间,达到变速顺畅、噪音量低的优点。文档编号F16G15/00GK2123654SQ9220764公开日1992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2日专利技术者吴盈进 申请人:吴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条的外链片,所述外链片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直向的穿孔;其特征在于:穿孔间的外链片中央部位内侧向外链片内凹陷,形成有平行于外链片表面的凹陷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盈进
申请(专利权)人:吴盈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