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395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声链,通过链节板的表里随机配置而实现在链宽度方向上良好的左右平衡和低噪音以及低振动的稳定地啮合,且抑制链节板的疲劳损坏和链的磨损延伸,减轻链组装的负担和其制作精度的负担。无声链(100),在链宽度方向上表里随机地并列配置的链节板(111)的内侧啮合面(111b)开始与链轮啮合后,链节板(111)的外侧啮合面(111c)以就位状态啮合,从而传送动力,其中,在链节板(111)的由冲压加工而冲裁而成的内侧啮合面(111b)和销孔内表面(111a)及外侧啮合面(111c)上,具有利用所述冲压加工后的剃齿加工而在板厚的70%以上的范围内同时形成的剪切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被用作汽车正时链、产业机械的动力传递链等的无 声链。
技术介绍
以往,用于发动机等的无声链如下地构成通过插通于链节板的销 孔内表面的连结销而将在链宽度方向上并列配置多个链节板而形成的链 节列相互连结为相间交叉状,且在链节板的内侧啮合面与链轮开始啮合 后,链节板的外侧啮合面以就位状态啮合,从而传送动力。并且,这些链节板如下制造,即在沖压加工时,令由钢材构成的坯 料顺次向冲压位置移动,同时在第一冲压程序中借助冲孔机同时形成销 孔内表面,在第二冲压程序中借助沖孔机冲裁由内侧啮合面、外侧啮合 面、背面等构成的板轮廓,或者相反地,从坯料冲裁链节板的由内侧啮 合面、外侧啮合面、背面等构成的板轮廓,然后在链节板上形成销孔内 表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1)特开2005-22107号公报(第1页,图1 )。但是,上述的现有的无声链是通过改善链节板自身的沖裁精度和尺 寸精度来实现低噪音化和耐磨耗性,对于着眼于沿链宽度方向并列配置 链节板而构成链节列的形状结构、或与啮合的链轮的啮合状态的噪音化 和耐磨耗性的实现,存在着不能充分地综合且协同地进行对应的问题。例如,如图10(a)所示,现有的无声链500,即使精密地冲裁加工 链节板511,也会因冲裁加工时的冲裁振动等在销孔内表面511a的穿孔 位置间产生微小的偏离(A〉B, C〈D),如图10(c)所示,链节板511 的各部位未必左右对称(A=B, C=D),故在组装链时,若沿链宽度方向 表里随机地并列配置多个这样的链节板511而形成链节列510,则会如 图10b所示,产生下述倾向,即向链宽度方向将并列集合而成的所有链 节板511投影而成的链节列510的链节外形尺寸(W, H)比构成链节 列510的每个链节板511的板外形尺寸(w, h)都稍大。故如图10 (b)所示,存在下述问题,即由于链节列510的链节外 形尺寸(W, H)比每个链节板511的板外形尺寸(w, h)大(5w, 5h),与之对应,无声链传动时的无声链500与链轮的啮合过紧,产生 啮合不良,造成振动和噪音,或在两者的啮合面上产生啮合干涉,耐磨 耗性明显降低。现有的无声链500的链节板511与链轮一边啮合巻绕一边就位时, 会产生链多边形运动,故存在不能完全消除无声链500的振动、噪音、 张力变动的问题。而且存在下述问题,即与形成在所述链节板511上的一对内侧啮合 面511b、 511b连结并夹在其间的内接合状弯曲面511e与链轮的齿尖部 干涉,同时V字状链节齿的齿尖部与链轮的齿根部干涉,有可能在链节 板511的内接合状弯曲面511e和V字状链节齿的齿尖部及链轮的齿根部 发生偏磨耗、崩齿等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无声链,通过链节板的表里随机配置而实现在链宽度方向上的良好的左 右平衡和低噪音以及低振动的稳定的啮合,且抑制链节板的疲劳损坏和 链的磨损延伸,减轻链的组装负担和制作精度的负担,具有优良的链生 产性。为了解决上述i果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的无声链,在链宽度方向上 表里随机地并列配置多个链节板而成的链节列借助插通在所述链节板的 销孔内表面中的连结销而相互相间交叉状地连结,且在所述链节板的内 侧啮合面与链轮开始啮合后,所述链节板的外侧啮合面以就位状态啮合,从而传送动力,其中,所述链节板的由冲压加工而冲裁而成的内侧啮合 面和销孔内表面及外侧啮合面,具有利用所述冲压加工后的剃齿加工而 在M的70%以上的范围内同时形成的剪切面。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的无声链,在技术方案1所 述无声链的基础上,以配置在所述链节板上的一对销孔内表面为基准位 置,进行了剃齿加工后的板外形尺寸(w, h)比将所述链节列沿链宽度 方向投影而形成轮廓的链节外形尺寸(W, H)小,所述链节列的链节 外形尺寸(W, H)与用于和链轮正规啮合的设计基准尺寸(Ws, Hs)一致。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3的无声链,在技术方案1或 2所述的无声链的基础上,所述链节板的内侧啮合面具有下述形状,即 与形成链轮齿的滚齿刀具在滚齿轴向上形成轮廓的截面齿形相同。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4的无声链,在技术方案1至 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声链的基础上,与所述链节板的相互扩开对置的内 侧啮合面连续形成的内接合状弯曲面,具有利用所述冲压加工后的剃齿 加工而在板厚的70°/。以上的范围内形成的剪切面。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无声链,在链宽度方向上表里随机地 并列配置多个链节板而成的链节列利用插通在链节板的销孔内表面中的 连结销而相互相间交叉状地连结,且在链节板的内侧啮合面开始与链轮 啮合后链节板的外側啮合面以就位状态啮合,从而传送动力,且能实现 以下的特殊效果。即,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的无声链,链节板的由冲压加工而冲裁而成 的内侧啮合面和销孔内表面及外侧啮合面,具有利用所述冲压加工后的 剃齿加工而在板厚的70%以上的范围内同时形成的剪切面,由此在各个 链节板上,提高内侧啮合面、销孔内表面、及外侧啮合面相对于板平面 的垂直度,且提高各面的平行度及平面精度,故不仅能使销孔内表面和 连结销平行接触而不增加偏载荷,相互的接触面积增加而磨耗减少而抑 制链的磨损延伸,还能提高内侧啮合面及外侧啮合面相对于销孔内表面 的距离精度,故能实现与链轮齿面的稳定的啮合状态。而且,沿链宽度方向表里随机地并列配置实施了剃齿加工的多个链 节板,由此成为通过剃齿加工而得到的各个链节板的剪切面和剖切面在 链节列单位的链宽度方向上随机配置的状态,故不受剃齿加工的冲裁方 向的影响,在链节列单位下,提高内侧啮合面、销孔内表面、及外侧啮 合面相对于板平面的垂直度,且提高各面的平行度及平面精度,故能实 现与链轮齿面的均勻且稳定的啮合状态,且能通过链节板的表里随机配 置而发挥链宽方向的良好的左右平衡。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的无声链除了技术方案1的无声链的效果外,以 配置在链节板上的一对销孔内表面为基准位置,进行了剃齿加工后的板 外形尺寸(w, h)比将链节列向链宽度方向投影而形成轮廓的链节外形 尺寸(W, H)小,链节列的链节外形尺寸(W, H)与用于和链轮正规啮合的设计基准尺寸(Ws, Hs)—致,由此,无声链的链节列与链轮可 靠地啮合,故能在由链轮设定的链行进线上正确地行径,实现低噪音和 低振动的啮合,且在组装无声链时即使链节板左右不对称,也不用在意 其表里,可沿链宽度方向表里随机地简便地进行并列配置链节板而组装, 故可发挥链宽度方向的良好的左右平衡,且能减轻组装链的负担和其制 作精度,显著提高链生产性。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3的无声链在技术方案1或2的无声链的效果外, 链节板的内侧啮合面具有下述形状,即与形成链轮齿的滚齿刀具在滚齿 轴向上形成轮廓的截面齿形相同,由此,从链轮的切线方向如滚齿刀具上下运动,开始稳定流畅地啮合,充分确保内侧啮合面的啮合时间,从 内侧噹合向外侧啮合平緩地移行,故可降低巻桂在链轮间的无声链的行 进振动产生的噪音,且能降低对链轮的冲击噪音。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4的无声链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的无声链的 效果外,链节板的与相互扩开对置的内侧啮合面连续形成的内接合状弯 曲面,具有利用所述冲压加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声链,在链宽度方向上表里随机地并列配置多个链节板而成的链节列借助插通在所述链节板的销孔内表面中的连结销而相互相间交叉状地连结,且在所述链节板的内侧啮合面与链轮开始啮合后,所述链节板的外侧啮合面以就位状态啮合,从而传送动力,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节板的由冲压加工而冲裁而成的内侧啮合面和销孔内表面及外侧啮合面,具有利用所述冲压加工后的剃齿加工而在板厚的70%以上的范围内同时形成的剪切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乡敏孝永尾宪一宫永正太吉村智则齐藤丰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