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313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包括安装于模具的上模上的冲头和安装于模具的下模上的下模入子,所述冲头能相对所述下模入子移动,所述冲头设有第一刀口,所述第一刀口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冲头的运动方向延伸,所述下模入子设有与所述第一刀口配合的第二刀口,所述下模入子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冲头运动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刀口,所述下模入子上还设有一用于对废料进行导向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第二刀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方案,可以避免在废料冲裁工序中,废料飞溅,避免工作现场脏乱以及人员受到伤害。

A Punching Structure for Stamp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
本技术涉及了冷冲压
,具体的是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冲压零件在经过前面的成型、冲压工序之后,通常还需要一道冲裁工序以切除工件四周的废料。如图1a和1b所示,传统的冲裁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冲头1和下模入子2,其冲头1和下模入子2一般为直线刀口,在切除废料3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废料3乱飞,导致现场脏乱,且飞溅的废料3也很容易伤害到作业人员。目前,为了防止废料3飞溅,需要在模具或冲床上捆绑一些纸盒或铁皮以挡住废料3,这种方式既使得模具和冲床不整齐,也使得纸盒或铁皮在模具和冲床的工作过程中因受到振动而容易松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包括安装于模具的上模上的冲头和安装于模具的下模上的下模入子,所述冲头能相对所述下模入子移动,所述冲头设有第一刀口,所述第一刀口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冲头的运动方向延伸,所述下模入子设有与所述第一刀口配合的第二刀口,所述下模入子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冲头运动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刀口,所述下模入子上还设有一用于对废料进行导向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第二刀口的下方。具体的,所述凸起部的横截面呈燕尾形。具体的,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燕尾形。具体的,所述凸起部的长度与所述冲头的长度相等。具体的,所述第二刀口沿所述冲头的运动方向的长度为3-4mm之间。具体的,所述导向部为一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底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与所述底部连接,所述底部与所述冲头的运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刀口相接,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底部的一端设有圆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在对冲压零件的废料进行切除时,第一刀口及其上的凸起部结合形成上刀口,而第二刀口及贯穿其的凹槽结合形成下刀口,随着冲头向下模的方向运动,上下刀口配合以实现废料的剪切动作,此时,废料的剪切处也呈与上刀口仿形的结构,换句话说,废料的剪切处也有一个类似于凸起部的凸出部位,而冲头的凸起部将被剪切的废料的凸出部位推入凹槽中,使废料沿着凹槽向下滑落,再由下模入子上的导向部进一步对废料进行导向,使废料有序向下滑落,避免废料飞溅。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是现有技术中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的示意图;图1b是现有技术中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的工作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冲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俯视图;图4a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入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的工作示意图。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冲头,2-下模入子,11-第一刀口,12-凸起部,21-第二刀口,22-凹槽,23-导向槽,231-底部,232-第一侧壁,233-第二侧壁,3-废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2至图4b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包括安装于模具的上模上的冲头1和安装于模具的下模上的下模入子2,所述冲头1能相对于所述下模入子2移动。其中,所述冲头1设有第一刀口11,所述第一刀口11上设有凸起部12,所述凸起部12沿所述冲头1的运动方向延伸;所述下模入子2设有与所述第一刀口11配合的第二刀口21,所述下模入子2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12配合的凹槽22,所述凹槽22沿所述冲头1的运动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刀口21,所述下模入子2上还设有一用于对废料3进行导向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第二刀口21的下方。如图5所示,借由上述机构,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在对冲压零件的废料3进行切除时,第一刀口11及其上的凸起部12结合形成上刀口,而第二刀口21及贯穿其的凹槽22结合形成下刀口,随着冲头1向下模的方向运动,上下刀口配合以实现废料3的剪切动作,此时,废料3的剪切处也呈与上刀口仿形的结构,换句话说,废料3的剪切处也有一个类似于凸起部12的凸出部位,而冲头1的凸起部12将被剪切的废料3的凸出部位推入凹槽22中,使废料3沿着凹槽22向下滑落,再由下模入子2上的导向部进一步对废料3进行导向,使废料3有序向下滑落,避免废料3飞溅。具体的,如图3a所示,所述冲头1大致呈长方体结构,具有一长度方向也即冲头1上下运动的方向;所述冲头1的一个长侧壁为第一刀口11,所述凸起部12设置于所述所述第一刀口11的中间部位,且所述凸起部12的长度与所述冲头1的长度相等。如图3b所示,所述凸起部12的横截面呈燕尾形,具体的,所述凸起部12远离所述第一刀口11一端的尺寸大于其靠近所述第一刀口11一端的尺寸。较佳的,如图4b所示,所述下模入子2上的凹槽22的横截面也呈燕尾形,所述凹槽22靠近所述第二刀口21一端的尺寸小于其远离所述第二刀口21一端的尺寸,即所述凹槽22的开口沿靠近所述第二刀口21的方向逐渐减小。采用这种燕尾形结构,由于废料3被剪切处也会产生一个类似于凸起部12的燕尾形结构,而由于所述凹槽22的开口沿靠近所述第二刀口21的方向逐渐减小,因此,废料3无法水平地从凹槽22中脱离,只能沿着竖直方向在凹槽22中下滑之后才能脱离凹槽22,也就说,燕尾形结构的凸起部12和凹槽22可以确保废料3在被剪切后不会第一时间向外飞溅,而是先沿着凹槽22向下滑落,再通过导向部继续向下滑落。当然,所述凸起部12的横截面还可以呈圆形等其他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限位作用的结构。具体的,如图4a所示,所述第二刀口21沿所述冲头1的运动方向的长度h为3-4mm之间,也即凹槽22的长度为3-4mm之间。这个长度既能满足冲头1与下模入子2配合时的运动量,确保废料3能被完全切断,也避免由于凹槽22过长导致废料3滑动速度过慢,造成废料3积压,影响废料3排出的效率。具体的,如图4a和图5所示,所述导向部为一导向槽23,所述导向槽23包括底部231、第一侧壁232以及第二侧壁233,所述第一侧壁232和所述第二侧壁233分别与所述底部231连接,其中,所述底部231与冲头1的运动方向平行,换句话说,所述导向槽23与所述凹槽22平行,且较佳的,所述导向槽23的深度要大于所述凹槽22的深度,即所述导向槽23的底部231比所述凹槽22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模具的上模上的冲头和安装于模具的下模上的下模入子,所述冲头能相对所述下模入子移动,所述冲头设有第一刀口,所述第一刀口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冲头的运动方向延伸,所述下模入子设有与所述第一刀口配合的第二刀口,所述下模入子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冲头运动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刀口,所述下模入子上还设有一用于对废料进行导向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第二刀口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模具的上模上的冲头和安装于模具的下模上的下模入子,所述冲头能相对所述下模入子移动,所述冲头设有第一刀口,所述第一刀口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冲头的运动方向延伸,所述下模入子设有与所述第一刀口配合的第二刀口,所述下模入子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冲头运动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刀口,所述下模入子上还设有一用于对废料进行导向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第二刀口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冲压模具的冲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横截面呈燕尾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富田技研精密零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