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郁助眠复方精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75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郁助眠复方精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解郁助眠复方精油包括以下组分:柠檬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α‑可巴烯、布藜醇、反式石竹烯、愈创木醇、(+)‑δ‑荜澄茄烯、α‑蒎烯、α‑没药醇、顺式‑坚果醇、α‑檀香醇、α‑檀香烯、β‑檀香醇、乙酸薰衣草酯、α‑姜黄烯、反式‑α‑佛手柑油烯、β‑榄香烯、石竹素和对伞花烃。该精油具有解郁助眠的功效。

A Compound Essential Oil for Depression Relieving and Sleeping A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郁助眠复方精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理精油,具体涉及一种解郁助眠复方精油。
技术介绍
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碍是当代人存在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而长期的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碍会导致身体由亚健康状态转为疾病状态,目前我国发生睡眠障碍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青年及老年人身上,严重的睡眠问题也是抑郁症的元凶之一,目前国内在睡眠障碍的药物主要是“地西泮(安定)”等药物这些药物会带来思睡、头昏、口苦、恶心和健忘等副作用,和抑郁症的治疗上目前主要的药物副作用有“能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窦性心动过速、便秘、尿潴留、青光眼加剧、记忆功能障碍;阻滞肾上腺素a1受体,可能出现加强哌唑嗪的降压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头昏、反射性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而本品的研发基于天然植物精油对人体神经的调节和放松,无毒副作用,并且使用时只需要通过扩香或雾化的方式进行,对人体与环境无任何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忧郁,促进睡眠新的解郁助眠复方精油。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解郁助眠复方精油,包括以下组分:柠檬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α-可巴烯布藜醇反式石竹烯愈创木醇(+)-δ-荜澄茄烯α-蒎烯α-没药醇顺式-坚果醇α-檀香醇α-檀香烯β-檀香醇乙酸薰衣草酯α-姜黄烯反式-α-佛手柑油烯β-榄香烯石竹素对伞花烃。其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为:优选的,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为:最优选的,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为:柠檬烯(Limonene),通过调节5-羟色胺神经元功能和多巴胺释放抑制甲基苯丙胺诱导的自发活动,具有镇静作用。芳樟醇(Linalool),具有以下功效:①激素调节:吸入芳樟醇后,去卵巢的雌性大鼠(更年期模型大鼠)血浆促性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这些结果提示薰衣草油或主要成分之一的芳樟醇可能有助于缓解紧张,并可用于治疗更年期疾病的人;②改善肺组织:芳樟醇在体外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和炎性细胞信号蛋白的表达,在体内用芳樟醇治疗的内毒素血症小鼠具有更少的肺泡白细胞和细胞因子,以及改善肺组织学,表明芳樟醇可能有助于消除巨噬细胞的促炎反应,特别是对内毒素的反应;③心脏保护:芳樟醇可上调VEGF-BmRNA和蛋白水平,促进蛋白激酶B(Akt)的活化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的抑制,可能是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一种补充机制;④镇痛:芳樟醇降低对全弗氏佐剂(CFA)诱发的小鼠机械性超敏反应及足底水肿,还可降低由部分坐骨神经结扎(PSNL)诱导的机械超敏反应,表明(-)-芳樟醇可能在开发用于治疗持续性疼痛的新临床相关药物方面具有潜在的意义;(-)-芳樟醇的镇痛作用主要归因于胆碱能、阿片能和多巴胺能系统的刺激、局部麻醉作用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阻断。(-)-芳樟醇对角叉菜胶、L-谷氨酸和前列腺素E-2引起的痛觉过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该化合物可能对神经元敏化过程中的疼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芳樟醇是精油中天然存在的对映体。NO生成/释放的减少至少部分地是(-)-芳樟醇镇痛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胆碱能和谷氨酸能系统参与的机制;⑤局部麻醉,镇静,抗惊厥,抗焦虑:芳樟醇的体内精神药理学评价表明,该化合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作用,包括催眠作用、抗惊厥作用和低温作用。这些神经化学效应可能与芳樟醇的局部麻醉活性有关。芳樟醇可减少诱发乙酰胆碱的释放,这种效应可以归因于与突触前功能的某种相互作用。此外,无论是对电压上还是对受体激活的通道,对微型终板电流衰减的动力学所引起的抑制作用都表现局部麻醉作用;3%芳樟醇可降低小鼠的运动能力(P<0.01)。运动协调性不受影响。因此,吸入芳樟醇似乎可以诱导镇静,而不会对运动能力造成明显的损害(这是大多数精神病药物共同的副作用);(-)-芳樟醇对谷氨酸能传递有调节作用,吸入(-)-芳樟醇后右侧颞上回至岛叶、扣带回前部脑血流量(CBF)明显减少,(-)-芳樟醇对ACC和岛叶的影响会引起镇静和抗焦虑活性;芳樟醇的抗惊厥作用方式包括与NMDA受体复合物的直接相互作用;芳樟醇被表征为抗惊厥剂,显著降低钾刺激的谷氨酸释放以及谷氨酸摄取,而不干扰基础谷氨酸释放。数据表明,芳樟醇可能干扰谷氨酸转运的几个相关元素,包括损害K+刺激的谷氨酸释放;小鼠吸入芳樟醇在光/暗试验中表现出抗焦虑特性,增加了社会交往并减少了攻击行为,记忆受损仅见于更高剂量的芳樟醇。这些结果强化了吸入富含芳樟醇精油可以作为获得放松和抵抗焦虑的手段的建议。乙酸芳樟酯(Linalylacetate),具有以下功效:①恢复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病变:吸烟是心血管疾病和肺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据报道,青少年吸烟对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更高。乙酸芳樟酯治疗可恢复由急性尼古丁引起的心血管破坏导致的细胞损伤和心血管改变;②解痉,局部麻醉: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大幅减少大鼠膈-膈肌的电诱发收缩。在兔眼结膜反射试验中,乙酸芳樟酯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激发反射所需的刺激数,从而证实在体内观察体外局部麻醉活性;③镇痛:吸入乙酸芳樟酯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从接受结肠直肠癌(CRC)手术的患者中取出留置导尿管的疼痛和尿残留感;④胃保护:关于胃的作用,薰衣草油、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口服给药可预防急性乙醇诱导的胃溃疡,但不能阻止吲哚美辛诱导的病变,表明不会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级联反应。β-石竹烯(beta-Caryophyllene),具有以下功效:①抗惊厥:β-石竹烯对小鼠戊四唑(PTZ)诱发的癫痫发作具有抗惊厥活性。②局部麻醉:在兔结膜反射试验中体内评估麻醉活性,并在大鼠膈神经-膈肌制剂中体外评价麻醉活性。β-石竹烯(10(-4)-1mug/ml)而不是石竹烯氧化物能够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急剧减少大鼠膈肌膈肌的电诱发收缩。在兔子中,用β-石竹烯(10-1000mug/ml)溶液进行结膜反射试验,可以使激发反射所需的刺激数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与体内结果一样,石竹烯氧化物在体外试验中无效。总之,这些数据证明了β-石竹烯的局部麻醉活性,其似乎严格依赖于其化学结构。③β-石竹烯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鼠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α-蒎烯(alpha-Pinene),具有以下功效:①抗焦虑,催眠:α-蒎烯在吸入时表现出抗焦虑和催眠作用。α-蒎烯通过GABA(a)-苯二氮卓受体增强小鼠非快速眼动睡眠;α-蒎烯吸入具有抗焦虑样活性,重复使用可在脑和肝脏中累积,保持抗焦虑样活性不变。α-红没药醇(alpha-Bisabolol),具有以下功效:①抗炎,镇痛:研究结果表明,(-)-α-红没药醇的镇痛作用与中枢机制无关,而是与炎症过程有关。(-)-α-红没药醇能够减少白细胞迁移、蛋白质外渗和TNF-α响应角叉菜胶进入腹腔内的量。此外,(-)-α-红没药醇对佛波醇-肉豆蔻酸乙酸酯的反应减少了中性粒细胞的脱粒。证明了(-)-α-红没药醇的外周抗炎和镇痛活性。研究结果表明,(-)-α-没药醇通过抑制NF-κB和AP-1(ERK和p38)信号通路下调iNOS和COX-2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②胃保护:研究结果表明,(-)-α-没药能够减少与给予乙醇相关的损伤,并且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MDA)的形成也能够增加SOD活性,并减少炎症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在胃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郁助眠复方精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柠檬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α‑可巴烯布藜醇反式石竹烯愈创木醇(+)‑δ‑荜澄茄烯α‑蒎烯α‑没药醇顺式‑坚果醇α‑檀香醇α‑檀香烯β‑檀香醇乙酸薰衣草酯α‑姜黄烯反式‑α‑佛手柑油烯β‑榄香烯石竹素对伞花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郁助眠复方精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柠檬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α-可巴烯布藜醇反式石竹烯愈创木醇(+)-δ-荜澄茄烯α-蒎烯α-没药醇顺式-坚果醇α-檀香醇α-檀香烯β-檀香醇乙酸薰衣草酯α-姜黄烯反式-α-佛手柑油烯β-榄香烯石竹素对伞花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郁助眠复方精油,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解郁助眠复方精油,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解郁助眠复方精油,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祥
申请(专利权)人:颇黎芳香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