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装饰片、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和成形体技术

技术编号:222251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5:35
一种层叠体,其包含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构成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树脂与构成所述第二树脂层的树脂互不相容,所述第一树脂层包含聚烯烃,所述第二树脂层包含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第二热塑性树脂,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与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互不相容,并且固化温度不同。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aminated body, decorative piece and laminated body,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orming body and forming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叠体、装饰片、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和成形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体、装饰片、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和成形体。
技术介绍
作为对车辆内装饰材料、家电壳体等成形体实施装饰的技术,使用嵌件成形法、模内成形法。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将装饰用的装饰片与壳体(注射树脂)一体成形,来制造经装饰的成形体。另外,也采用了如下的技术,即,使用通过印花加工等设置了凹凸形状的装饰片来对成形体赋予外观性的技术。该凹凸形状例如通过将雕刻了凹凸图案的转印辊(印花辊)抵接于装饰片(熔融树脂)而赋予。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如下的带保护膜的人造皮革的装饰成形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带保护膜的人造皮革包括:包含极细纤维的无纺布和使印花凹凸面为立体的装饰面的树脂层的人造皮革、以及以填充印花凹凸面的凹部的方式涂敷树脂而形成的保护膜。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成形同时装饰用片,该成形同时装饰用片中,在于一面的至少一部分实施了印花加工的热塑性树脂制剥离片的印花加工面侧层叠有热塑性基质片,并且在该基质片的与剥离片层叠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形成有装饰层。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元件等中使用的膜的制造方法,该膜的制造方法中,在包含聚偏二氟乙烯或偏二氟乙烯共聚物的膜状熔融树脂上,将包含特定的两种以上的热塑性树脂的混合物的膜状熔融树脂以密接层叠状挤出,冷却固化后进行拉伸,并将由后者的膜状熔融树脂形成的膜剥离。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415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3721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3-2431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使用了转印辊的凹凸加工技术中,在对装饰片的转印率方面存在课题,存在发生转印不完全的转印遗漏的问题。另外,进行伴随加热的二次加工(例如,真空压空成形、嵌件成形、模内成形等)时,存在凹凸形状消失或缩小、装饰片的外观性降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了抑制凹凸形状的消失或缩小而形成保护膜、剥离片时(专利文献1、2),存在制造工序数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体,其包含装饰片,并且即使进行伴随加热的成形,装饰片的外观性也不受损,并且能够以较少的工序数进行制造。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包含聚烯烃的第一树脂层、和包含特定的两种以上的热塑性树脂的第二树脂层共挤出后进行冷却,由此可得到在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的界面形成了凹凸形状的层叠体;以及通过从该层叠体剥离第二树脂层来露出凹凸形状,可得到适于赋予外观性的装饰片。该层叠体能够以极少的工序数制作,另外,第二树脂层作为凹凸形状的保护层发挥作用,因此即使进行伴随加热的成形也能够维持外观性。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层叠体等。1.一种层叠体,其包含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构成上述第一树脂层的树脂与构成上述第二树脂层的树脂互不相容,上述第一树脂层包含聚烯烃,上述第二树脂层包含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第二热塑性树脂,上述第一热塑性树脂与上述第二热塑性树脂互不相容,并且固化温度不同。2.根据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二树脂层具有以上述第一热塑性树脂为海部、以上述第二热塑性树脂为岛部的海岛结构。3.根据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一热塑性树脂的固化温度高于上述第二热塑性树脂的固化温度。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一树脂层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的界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呈凹凸形状。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能够在上述第一树脂层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的界面进行分离。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二树脂层的上述第一热塑性树脂包含选自聚苯乙烯、聚丙烯腈、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烯烃和聚乳酸中的一种以上的树脂。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二树脂层的上述第二热塑性树脂包含橡胶状聚合物。8.根据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橡胶状聚合物为选自二烯系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和离聚物中的一种以上。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一树脂层包含聚丙烯。10.根据9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聚丙烯在130℃条件下的结晶化速度为2.5min-1以下。11.根据9或10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聚丙烯包含近晶型结晶。12.根据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聚丙烯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中得到的曲线中在最大吸热峰的低温侧具有1J/g以上的发热峰。13.根据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聚丙烯的等规立构五元组分数为85摩尔%~99摩尔%。14.根据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上述第二树脂层的与上述第一树脂层相反的一侧包括包含聚烯烃的第三树脂层。15.根据14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一树脂层和第三树脂层包含改性聚烯烃,上述第三树脂层中的改性聚烯烃的含有比例大于上述第一树脂层中的改性聚烯烃的含有比例。16.根据1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一树脂层中含有的改性聚烯烃与上述第三树脂层中含有的改性聚烯烃相同。17.根据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上述第一树脂层的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相反的一侧包括包含选自氨基甲酸酯、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和聚酯中的一种以上的树脂的第四树脂层。18.根据1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四树脂层的拉伸断裂伸长度为150%以上且900%以下,并且软化温度为50℃以上且180℃以下。19.根据17或18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上述第四树脂层的与上述第一树脂层相反的一侧包括印刷层。20.根据17或18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上述第四树脂层的与上述第一树脂层相反的一侧包括包含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金属层。21.一种装饰片,其通过从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剥离第二树脂层、或第二树脂层和第三树脂层而得到。22.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为包含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构成第一树脂层的树脂与构成第二树脂层的树脂共挤出而制造层叠片的工序、和将上述层叠片冷却的工序,上述构成第一树脂层的树脂与上述构成第二树脂层的树脂互不相容,上述构成第一树脂层的树脂包含聚烯烃,上述构成第二树脂层的树脂包含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第二热塑性树脂,上述第一热塑性树脂与上述第二热塑性树脂互不相容,并且固化温度不同。23.根据22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制造上述层叠片的工序中,将上述构成第一树脂层的树脂和上述构成第二树脂层的树脂、以及构成第三树脂层的树脂共挤出,制造包含第一树脂层、第二树脂层和第三树脂层的层叠体。24.根据22或23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在冷却上述层叠片的工序之后,在上述第一树脂层的与上述第二树脂层相反的一侧层叠包含选自氨基甲酸酯、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和聚酯中的一种以上的树脂的第四树脂层。25.根据24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上述第四树脂层的与上述第一树脂层相反的一侧实施印刷的工序。26.根据24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上述第四树脂层的与上述第一树脂层相反的一侧形成包含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金属层的工序。27.一种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成形的工序、和从上述成形后的层叠体剥离上述第二树脂层、或第二树脂层和第三树脂层的工序。28.一种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从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叠体,其包含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构成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树脂与构成所述第二树脂层的树脂互不相容,所述第一树脂层包含聚烯烃,所述第二树脂层包含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第二热塑性树脂,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与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互不相容,并且固化温度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14 JP 2017-0249211.一种层叠体,其包含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构成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树脂与构成所述第二树脂层的树脂互不相容,所述第一树脂层包含聚烯烃,所述第二树脂层包含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第二热塑性树脂,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与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互不相容,并且固化温度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二树脂层具有以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为海部、以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为岛部的海岛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的固化温度高于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的固化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的界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呈凹凸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能够在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的界面进行分离。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二树脂层的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包含选自聚苯乙烯、聚丙烯腈、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烯烃和聚乳酸中的一种以上的树脂。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二树脂层的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包含橡胶状聚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橡胶状聚合物为选自二烯系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和离聚物中的一种以上。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包含聚丙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聚丙烯在130℃条件下的结晶化速度为2.5min-1以下。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聚丙烯包含近晶型结晶。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聚丙烯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中得到的曲线中在最大吸热峰的低温侧具有1J/g以上的发热峰。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聚丙烯的等规立构五元组分数为85摩尔%~99摩尔%。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所述第二树脂层的与所述第一树脂层相反的一侧包括包含聚烯烃的第三树脂层。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和第三树脂层包含改性聚烯烃,所述第三树脂层中的改性聚烯烃的含有比例大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中的改性聚烯烃的含有比例。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中含有的改性聚烯烃与所述第三树脂层中含有的改性聚烯烃相同。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所述第一树脂层的与所述第二树脂层相反的一侧包括包含选自氨基甲酸酯、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和聚酯中的一种以上的树脂的第四树脂层。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第四树脂层的拉伸断裂伸长度为150%以上且900%以下,并且软化温度为50℃以上且180℃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浦辰郎近藤要
申请(专利权)人: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