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183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基于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包括实验装置基体,转轴显示屏,移动轮组和内嵌散热面板;所述实验装置基体的左侧计算机部分通过转轴和视频信号线缆连接并安装有转轴显示屏;所述实验装置基体的底部通过焊接和螺丝连接安装有移动轮组;所述实验装置基体的右侧柜体部分下端通过卡槽连接并安装有内嵌散热面板。内嵌散热面板和转轴显示屏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在计算机显示屏幕,内部散热结构和底部行驶轮的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的问题。

Internal Pressure Pulse Experimental Device Based on Automotive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散热器脉冲压力循环脉冲试验机用于检测散热器、中冷器、冷却器在一定脉冲压力下的疲劳试验寿命,对于提高散热器使用寿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现有的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在计算机显示屏幕,内部散热结构和底部行驶轮的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基于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基于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在计算机显示屏幕,内部散热结构和底部行驶轮的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的问题。本技术基于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基于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包括实验装置基体,转轴显示屏,移动轮组和内嵌散热面板;所述实验装置基体的左侧计算机部分通过转轴和视频信号线缆连接并安装有转轴显示屏;所述实验装置基体的底部通过焊接和螺丝连接安装有移动轮组;所述实验装置基体的右侧柜体部分下端通过卡槽连接并安装有内嵌散热面板。进一步的,所述实验装置基体为一个整体柜体结构,且柜体整体左端为计算机器械,右端为实验监测器械。进一步的,所述转轴显示屏底端连接部分通过矩形铰链和定位转轴两部分构成;所述矩形铰链的顶端通过焊接连接定位转轴的外圈;所述定位转轴的内圈连接转轴显示屏的底部;所述矩形铰链底部通过焊接连接在验装置基体左侧计算机部分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轮组细分包括磁轨,铰链和行驶轮;所述磁轨为一个新月形凹槽磁铁轨道结构;所述磁轨顶端部分通过滚珠结构连接铰链的顶端,且滚珠底端通过半包裹的凹槽固定在铰链的顶端;所述铰链的底端通过轴承连接行驶轮;所述行驶轮由两个滚轮通过传动轴相互连接组成;所述铰链的顶端镶嵌安装有铁片。进一步的,所述内嵌散热面板为一个蜂窝镂空金属面板,且内嵌散热面板分为两层镂空结构,里层为铜板,外层为铝合金板,两层相互焊接结合,且内嵌散热面板的四角位置各安装有一个内嵌风扇,且内嵌散热面板对应的实验装置基体另一面里侧的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内嵌风扇,且该内嵌风扇正对散热面板正中心位置;所述内嵌风扇通过三节7号电池供电,且内嵌风扇相互串联,开关集成在实验装置基体箱体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转轴显示屏的设计,矩形铰链和定位转轴相互结合的连接方式,使转轴显示屏的活动范围更大,活动方式更加灵活,其中定位转轴可以以圆心为中心,逆时针旋转120°,矩形铰链可以以底部连接处为轴心,逆时针旋转180°,与定位转轴相结合,理论上最大可以达到逆时针旋转300°的活动范围,极大程度的扩宽了屏幕的活动范围,同时矩形铰链具备一定的向外拉伸空间,改变了现有的压力脉冲实验装置屏幕固定,不能够改变屏幕角度的问题。通过移动轮组的设计,利用滚珠连接磁轨与铰链的设计,极大的提高了每个轮组的活动空间,并且利用磁轨的磁铁特性,对铰链进行一定程度的吸附,从而进行一定程度的定位,同时又使铰链保持了较高的自由活动能力,同时,行驶轮通过两个滚轮通过传动轴相互连接组成,相较于传统的单轮结构,提升了长宽比,更容易使行驶轮保持直线行驶。通过内嵌散热面板的设计,增强实验装置内部的散热性能,利用五台内嵌风扇立体安装的设计,利用内嵌风扇的相互对流,形成一个立体的对流结构,同时辅助以内嵌散热面板的金属结构,能够在传统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内部元器件运行时,外壳的散热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转轴显示屏的矩形铰链和定位转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移动轮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磁轨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内嵌散热面板与内嵌风扇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实验装置基体;2、转轴显示屏;3、移动轮组;4、内嵌散热面板;5、接缝槽;201、矩形铰链;202、定位转轴;301、磁轨;302、铰链;303、行驶轮;401、内嵌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基于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包括实验装置基体1,转轴显示屏2,移动轮组3和内嵌散热面板4;所述实验装置基体1的左侧计算机部分通过转轴和视频信号线缆连接并安装有转轴显示屏2;所述实验装置基体1的底部通过焊接和螺丝连接安装有移动轮组3;所述实验装置基体1的右侧柜体部分下端通过卡槽连接并安装有内嵌散热面板4。其中,所述实验装置基体1为一个整体柜体结构,且柜体整体左端为计算机器械,右端为实验监测器械。其中,所述转轴显示屏2底端连接部分通过矩形铰链201和定位转轴202两部分构成;所述矩形铰链201的顶端通过焊接连接定位转轴202的外圈;所述定位转轴202的内圈连接转轴显示屏2的底部;所述矩形铰链201底部通过焊接连接在验装置基体1左侧计算机部分上方。通过转轴显示屏2的设计,矩形铰链201和定位转轴202相互结合的连接方式,使转轴显示屏2的活动范围更大,活动方式更加灵活,其中定位转轴202可以以圆心为中心,逆时针旋转120°,矩形铰链201可以以底部连接处为轴心,逆时针旋转180°,与定位转轴202相结合,理论上最大可以达到逆时针旋转300°的活动范围,极大程度的扩宽了屏幕的活动范围,同时矩形铰链201具备一定的向外拉伸空间,改变了现有的压力脉冲实验装置屏幕固定,不能够改变屏幕角度的问题。其中,所述移动轮组3细分包括磁轨301,铰链302和行驶轮303;所述磁轨301为一个新月形凹槽磁铁轨道结构;所述磁轨301顶端部分通过滚珠结构连接铰链302的顶端,且滚珠底端通过半包裹的凹槽固定在铰链302的顶端;所述铰链302的底端通过轴承连接行驶轮303;所述行驶轮303由两个滚轮通过传动轴相互连接组成;所述铰链302的顶端镶嵌安装有铁片。通过移动轮组3的设计,利用滚珠连接磁轨301与铰链302的设计,极大的提高了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于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包括实验装置基体(1),转轴显示屏(2),移动轮组(3)和内嵌散热面板(4);所述实验装置基体(1)的左侧计算机部分通过转轴和视频信号线缆连接并安装有转轴显示屏(2);所述实验装置基体(1)的底部通过焊接和螺丝连接安装有移动轮组(3);所述实验装置基体(1)的右侧柜体部分下端通过卡槽连接并安装有内嵌散热面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于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包括实验装置基体(1),转轴显示屏(2),移动轮组(3)和内嵌散热面板(4);所述实验装置基体(1)的左侧计算机部分通过转轴和视频信号线缆连接并安装有转轴显示屏(2);所述实验装置基体(1)的底部通过焊接和螺丝连接安装有移动轮组(3);所述实验装置基体(1)的右侧柜体部分下端通过卡槽连接并安装有内嵌散热面板(4)。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装置基体(1)为一个整体柜体结构,且柜体整体左端为计算机器械,右端为实验监测器械。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汽车散热器的内部压力脉冲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显示屏(2)底端连接部分通过矩形铰链(201)和定位转轴(202)两部分构成;所述矩形铰链(201)的顶端通过焊接连接定位转轴(202)的外圈;所述定位转轴(202)的内圈连接转轴显示屏(2)的底部;所述矩形铰链(201)底部通过焊接连接在验装置基体(1)左侧计算机部分上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汽车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强潘道磊罗玉波张性勇王曼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万联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