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滚珠式碟片自动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159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大小滚珠式碟片自动平衡装置。为提供一种平衡效果好、能有效降低振动及噪音的光碟机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磁石及数位于磁石外围的两种以上不同直径的大、小滚珠。(*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碟机部件,特别是一种大小滚珠式碟片自动平衡装置。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习用的光碟机包括机座10、机心11、读取头12、主轴电机13、转盘14及设置于转盘14上方的夹持座17。机心11系以复数个弹性支撑体15支撑于机座10上,读取头12及主轴电机13装设于机心11上,转盘14固定于主轴电机13上。使用时,于转盘14上放置碟片16,并藉由转盘16上方的夹持座17将碟片16夹持固定,转盘14在主轴电机13驱动下转动时,带动碟片16旋转,以便于读取头12读取资料。为减少偏重心碟片旋转时产生振动及噪音,可于光碟机上设置碟片自动平衡装置。习知的碟片自动平衡装置大致可区分为无磁式或有磁式设计。如图2所示,习知的无磁式碟片自动平衡装置系利用设于转盘14上或夹持座17内的同样大小的滚珠18抵消碟片的偏重心。由于滚珠18的大小都一样,在碟片起动初始时,滚珠18会跑至与碟片偏重心相同的方向,反而会造成偏重心量变大,振动量增大的缺点。当碟片转速高于机心11与弹性支撑体15所构成的自然频率时,理论上,滚珠18会移至与碟片偏重心相反的方向,达到平衡的效果,但由于滚珠18的离心力甚大,因而,摩擦力大,滚珠18往往无足够的动能移动至抵消偏重心的位置,反而恶化振动及噪音。如图3所示,习知的有磁式碟片自动平衡装置系利用设于转盘14或夹持座17内的同样大小的滚珠18及磁石19抵消碟片的偏重心。这种习知的有磁式碟片自动平衡装置分为如图4、图5所示的两极式及如图6、图7所示的四极式。由于这种习知结构滚珠18的大小都一样,在碟片起动初始时,磁石19会将滚珠18吸住,避免滚珠18跑至与碟片偏重心相同的方向而造成更大的振动。当碟片转速高于机心11与弹性支撑体15所构成的自然频率时,滚珠18会因离心力从磁石19上释放而移至与碟片偏重心相反的方向,从而达到平衡效果。然而由于滚珠18的大小都一样,因此,所有的滚珠18都在同一时间释放,如果滚珠18释放后的位置不当,且无法克服滚珠18与转盘14或夹持座17间因强大离心力产生的强大摩擦力而移至合适的位置,滚珠18将无其他机会再获得其他动能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以达到平衡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衡效果好、能有效降低振动及噪音的大小滚珠式碟片自动平衡装置。本技术包括磁石及数位于磁石外围的两种以上不同直径的大、小滚珠。其中数滚珠为两种不同直径的大、小滚珠。大、小滚珠的直径之和应大于转盘内侧壁与磁石外周之间的距离。大、小滚珠的直径之和应大于夹持座内侧壁与磁石外周之间的距离。转盘底部开口处盖设有封闭开口的盖体。夹持座顶部开口处盖设有封闭开口的盖体。由于本技术包括磁石及数位于磁石外围的两种以上不同直径的大、小滚珠。当碟片转速低于光碟机自然频率时时,磁石的磁力吸附大、小滚珠的磁力足以抵抗转动的离心力,以保持大、小滚珠被吸附于磁石表面而随碟片转动,不会集中于碟片偏重心方向而造成更大的振动;当碟片转速等于释放大滚珠转频、小于释放小滚珠转频时,大滚珠因离心力的影响,脱离磁石,从磁石表面释放出来,然后利用机心运动的振动驱动力而移至碟片偏重心相反方向,以达到平衡作用,而小滚珠仍被吸附于磁石表面而随之转动;当碟片转速等于或大于释放小滚珠转频时,小滚珠在其离心力作用下克服磁石的磁力从磁石表面释放出来,并撞击已从磁石表面释放但尚移至正确的位置的大滚珠,使大滚珠移至抵消偏重心的正确位置,达到降低振动及噪音的功效,而小滚珠亦随大滚珠的移动而移至平衡偏重心的位置,平衡效果好、能有效降低振动及噪音,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图1、为习知的光碟机结构示意正视图。图2、为习知的光碟机无磁式碟片自动平衡装置结构示意俯视图。图3、为习知的光碟机有磁式碟片自动平衡装置结构示意俯视图。图4、为习知的光碟机有磁式两极碟片自动平衡装置结构示意俯视图。图5、为图4中A向视图。图6、为习知的光碟机有磁式两极碟片自动平衡装置结构示意俯视图。图7、为图6中B向视图图8、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设置于转盘内部)。图9、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设置于夹持座内部)。图10、为本技术中大小滚珠配置平面示意图(平均配置)。图11、为本技术中大小滚珠配置平面示意图(随意配置)。图12、为本技术中碟片频率响应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运动平面示意图(碟片转速低于光碟机自然频率时)。图14、为本技术运动平面示意图(碟片转速等于释放大滚珠转频、小于释放小滚珠转频时)。图15、为本技术运动平面示意图(碟片转速等于或大于释放小滚珠转频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8、图9所示,本技术包括磁石19a及数位于磁石19a外围的不同直径的大、小滚珠18a、18b。如图8所示,本技术的磁石19a及大、小滚珠18a、18b设置于光碟机转盘14的内部,并由盖设于转盘14底部开口处的导磁或非导磁材料制成的盖体20封闭定位。转盘14固定于主轴电机13上,并由主轴电机13驱动旋转。如图9所示,本技术的磁石19a及大、小滚珠18a、18b设置于光碟机夹持座17内部,并由盖设于夹持座17顶部开口处的导磁或非导磁材料制成的盖体21封闭。如图10所示,设置于转盘14或夹持座17内部并位于设置于转盘14或夹持座17内部的磁石19a外围的大、小滚珠18a、18b可平均配置于磁石19a外围,且大、小滚珠18a、18b的直径之和应大于转盘14或夹持座17内侧壁与磁石19a外周之间的距离。如图11所示,设置于转盘14或夹持座17内部并位于设置于转盘14或夹持座17内部的磁石19a外围的大、小滚珠18a、18b可随意配置于磁石19a外围。本技术频率响应图如图12所示,其中X机心因偏重碟片转动所造成的位移;Fe偏重心碟片转动产生的加在机心上的力;ω碟片转动的频率;F0机心与弹性支撑体所构成的自然频率;F1大滚珠18a由磁石19a释放时的碟片转频;F2小滚珠18b由磁石19a释放时的碟片转频;如图12、图13所示,当碟片转速低于F0时,碟片16中心16A与偏重心16B位于机心11振动中心11D的同一方向,机心11运动方向11C与碟片16偏重心16B的方向同向。设计的磁石19a的磁力为当碟片16转速低于F0时,其吸附大、小滚珠18a、18b的磁力足以抵抗转动的离心力,以保持大、小滚珠18a、18b被吸附于磁石19a表面而随碟片16转动,不会集中于碟片16偏重心16B方向而造成更大的振动。如图12、图14所示,当碟片16转速高于F0等于F1时,碟片16中心16A与偏重心16B位于机心11振动中心11D的相反方向,机心11运动方向11C与碟片16偏重心16B的方向反向;大滚珠18a因离心力的影响,脱离磁石19a,从磁石19a表面释放出来,然后利用机心11运动的振动驱动力而移至碟片16偏重心16B相反方向,以达到平衡作用,但此时因离心力的关系,大滚珠18a的摩擦力很大,有时大滚珠18a无法移至正确的位置而达到平衡的功能;小滚珠18b因其质量小,相对应的离心力亦比较小,使其无法克服磁石19a对其吸引力,因此小滚珠18b仍被吸附于磁石19a表面而随之转动。如图12、图15所示,当碟片16转速高于F0、F1而大于或等于F2时,碟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小滚珠式碟片自动平衡装置,它包括磁石及数位于磁石外围的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滚珠为两种以上不同直径的大、小滚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震星郭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