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的转矩传递装置里用于传递转矩的盘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130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汽车的转矩传递装置里用于传递转矩的盘体(1),其中盘体(1)具有径向靠里的部位(2),该径向靠里的部位可与第一构件连接,其中盘体(1)具有径向靠外的部位(3),该径向靠外的部位可与第二构件连接,其中盘体(1)为了将径向靠外面的部位(3)与第二构件连接起来而设有多个用于穿过紧固元件的孔(4),而且其中盘体(1)在位于径向靠里的部位(2)和径向靠外的部位(3)之间的部位里设有折弯部(5),该折弯部与上述两个部位(2,3)在轴向方向(a)上相互错开。为了能够在固定盘体时价廉地采用一种寿命长的铆钉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了:在折弯部(5)的部位(6)里,在盘体(1)里加工出至少一个空缺(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汽车的转矩传递装置里用于传递转矩的一种盘体,其 中盘体具有径向靠里的部位,它可与第一构件连接,其中盘体具有径向 靠外的部位,它可与第二构件连接,其中盘体为了将径向靠外部位与第 二构件相连接具有多个用于穿过紧固元件的孔,而且其中盘体在位于径 向靠里的部位和径向靠外的部位之间有折弯部,此折弯部与这两个部位 在轴向方向上相互4普开。
技术介绍
这种型式的盘体由DE 41 17 580 C2就已知了。在那里描述了一种 分开的飞轮作为汽车传动系的组成部分,其中使用了一种称之为薄膜式 构件的盘体。这种由薄板组成的盘体在径向靠外边缘附近具有折弯部, 它在盘体的径向靠里部位和径向靠外部位之间形成一定的轴向错开,这 种错开对于在那里所述的结构是必需要的。除了多个径向位于折弯部之 内的贯通口之外盘体没有空缺。盘体在径向靠外部位里借助于铆钉连 接,也就是说用多个铆钉固定在邻接的构件上,这些铆钉布置在盘体的 圆周上。在DE 44 02 257 Cl中说明了 一种类似的解决办法。在DE 100 47 242 Cl中公开了一种类似的盘体,其中当然并没有折弯部。业已证实为不利的是对于开头所述型式的盘体来说,它们有时也接构件相连的这样的盘体来说,、在靠外面连接的:卩位里引起了 u ;拉力,它可能在连接元件上造成脱皮,这种情况在使用铆钉时特别强烈地 被观察到。其原因是由于摆动运动,它们是装置在运行中造成的。这种问题可能由于以下情况而遇到作为连接元件采用了螺紋件。这种螺紋件对于U型拉力来说要远比铆钉不敏感。螺紋件连接当然远远 贵于铆钉连接。此外螺紋件连接比铆钉连接占用更多的结构空间。因此在有些情况下,只有通过降低U型拉力才能应力足够地来构造 铆钉。这当然在结构方面是有问题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对开头所列型式的盘体进行改进,从而可以在 盘体的径向靠外部位里实施价廉的铆接,用来将盘体固定在邻接的构件 上,然而可以确保一种有足够使用寿命的连接,并尤其是避免了所述脱皮。连接元件上的u型拉力也会在发生摆动运动时被减小。根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任务的方案特征在于,在盘体的折弯部的部位 里,在盘体里加工出至少一个空缺。多个空缺优选地在盘体的圆周上分布地布置。空缺优选地位于辐射线上,该辐射线从盘体的旋转轴线一直伸到用 于紧固元件的孔。盘体有利地由薄板组成。作为紧固元件优选采用铆钉,这具有相应的成本方面的优点。对于空缺的几何构造提出各种不同的解决办法 空缺可以构造成长孔,该长孔优选在盘体的盘体方向上延伸。 空缺也可以构造成蛋形或者说椭圆形的。它还可以构造成优选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长孔或构造成椭圆形的, 其中空缺在至少一个圆周位置上具有径向向里或者径向向外指向的扩 展部。优选地有唯——个径向指向里面或者指向外面的扩展部,该扩展 部在圓周方向上看布置在空缺的中间。空缺在圆周方向上的伸展应该这样大小,使得两个相邻孔的、从旋 转轴线一直延伸到用于紧固元件的孔的半径辐射线与空缺相交。此外空缺也可以构造成圆形的。空缺还可以具有一种U形的轮廓形状。一种改进方案规定空缺布置在至少两个不同的半径上。在这种情 况下可以规定,使布置在两个不同半径上的空缺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错开 地布置。因为由于轴向的伸展,也就是说由于盘体的折弯部(即"柔性板"), 尤其是在装入有盘体的装置有摆动运动时引起了 U型拉力,而且将U 型拉力从盘体传送到紧固元件(铆钉)上,于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在折弯部 部位里设有卸载空缺,这些空缺对于力传递产生有针对性的影响。如果 在折弯部的部位里将材料除去,那么会在连接部位里只传递剪切力。连接部所强烈承受的弯矩被大大减少。因此使紧固元件明显地卸荷。因此 可以采用价廉的铆钉连接,用于将盘体固定在邻接的构件上,该盘体具 有足够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一般适合用在盘体以折弯部稳定而且价廉地连接在邻接构 件上的情况。附图说明附图中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示为 图1:连接在内燃发动机曲轴上的转子的盘体形成了一种不可转动地连接;图2: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接的盘体的主视图3: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 图4: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 图5: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 图6: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 图7: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 图8: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 图9: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八种实施方式的, 图10: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九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剖视图,其中借助于用于建立起不可转动地连图2所示的盘体 图2所示的盘体 图2所示的盘体 图2所示的盘体 图2所示的盘体 图2所示的盘体 图2所示的盘体 图2所示的盘体附图标记列表1盘体2径向靠里的部位3径向靠外的部位4孑L5折弯部6折弯部的部位7空缺7,长孔形状的空缺7"蛋形/椭圆形的空缺7",圆形的空缺7"" U形的空缺8 旋转轴线9 扩展部10 扩展部11 曲轴转接器12 劲P钉13 转子14 磁铁15 盘体a^由力》1^7n 半径辐射线r2 半径辐射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由图1可见汽车传动系的局部。所示为转矩传递装置,在此装置中, 曲轴转接器11与内燃发动机的(未示出的)曲轴相连接。与曲轴转接 器11不可转动地连接的是由薄板构成的盘体1 ("柔性板")。该盘体在 其径向靠外面的部位里借助于多个铆钉12与邻接的构件不可转动地连 接,在实施例中与电动机的转子13连接。转子13具有多个磁铁14,它 们与本专利技术相联系当然并没有什么意义。同样也对于本专利技术来说没有其它重大关系的是,不可转动地连接于 转子13上的盘体15 ("驱动板")。盘体15与转矩换能器不可转动地连 4妾,这并未示出。如由图1还可以见到的那样,盘体1的径向靠里的部位2相对于盘 体的径向靠外的部位3在轴向方向a上错开地布置。从径向靠里至径向 靠外部位的过渡通过折弯部5来实现,该折弯部布置在部位6里。折弯 部通过盘体1的相应弯曲而产生,如由图1可见到的那样。重要的是在折弯部5的部位6里,在盘体1里加工出至少一个空 缺7,其中空缺7可以通过沖压过程制成。盘体1里的空缺7的各种不同的构造方案可以见按照图2至10的 实施例。在图2中可见,空缺7,(这里如同在其它附图中那样,分别参见虛 线画出的椭圆形)具有一种长孔的形状。此外可见,空缺7,在盘体1的 圆周方向上的长度大小应使得,从两个相邻的用于穿过铆钉的孔4至盘 体1的旋转轴线8的半径辐射线n和r2与空缺7相交。为此在铆钉连接 的部位里,盘体l有足够的弹性,使得作用在铆钉头上的力保持尽可能 小,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长的使用寿命的稳定结构。空缺7,的圓形的构造 确保了构件应力保持尽可能地小。按照图3的备选方案规定了空缺的一种类似的构造。此处空缺7" 具有一种蛋形或者说椭圆形轮廓。如在图2中那样,多个(这里六个) 空缺7"等距地布置在盘体1的圆周上。盘体1可以如同在实施例中所 示的那样,除了空缺7和用于穿过铆钉的孔4之外还具有另外的空缺, 其布置在折弯部5的部位6之外,并且在此方面是已知的。在按图4的实施例中,空缺7又具有一种长孔状的轮廓,但现在每 个空缺7都有径向伸向里面的突出式扩展部9。折弯部5的部位6因此 在特定圆周位置上完全中断了。通过扩展部9,在盘体l有摆动柔性时 实现了优越性。按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在汽车的转矩传递装置里用于传递转矩的盘体(1),其中盘体(1)具有径向靠里的部位(2),该径向靠里的部位可与第一构件连接,其中盘体(1)具有径向靠外的部位(3),该径向靠外的部位可与第二构件连接,其中盘体(1)为了将径向靠外面的部位(3)与第二构件连接起来而设有多个用于穿过紧固元件的孔(4),而且其中盘体(1)在位于径向靠里的部位(2)和径向靠外的部位(3)之间的部位里设有折弯部(5),该折弯部与上述两个部位(2,3)在轴向方向(a)上相互错开,其特征在于,在折弯部(5)的部位(6)里,在盘体(1)里加工出至少一个空缺(7)。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韦冈德
申请(专利权)人: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