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适应性悬挂支承系统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127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轴适应性悬挂支承系统的方法和装置,该悬挂支承系统为有效负载提供粗调悬挂和精调悬挂。粗调悬挂控制用于将有效负载保持在粗调位置范围内。精调悬挂控制通过监控和分析时域和频域振动特性来确定通过磁流变(MR)装置施加的减振阻抗的所需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一种悬挂支承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适应性悬 挂支承系统。
技术介绍
自车轮出现以来,移动性就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古代的由 动物拖动的推车和拖车到当今最先进的运输车辆,确切地说,成千上 万的人在其日常生活中依赖于移动性。例如移动性提供了更快捷、更 有效的工作模式,由此创造了更多与生产工作息息相关的活动和更多 有趣的休闲活动。车轮仍然是应用最广的用于促进现代运输装置的机构之一 ,同时 也出现了其它促进运输的机构,例如气动升力和喷气推进装置。通常 而言,所有的运输方式都源自将有效负载从一处运送到另一处的需 要。有待运输的有效负载可以是有生命的物体(例如人类)或无生命 的物体(例如电子设备、易挥发/易爆原料等)。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有效负载是什么,减少传递到有效 负载上的动能大小都是有利的。例如,显著消除路面振动被传递到汽 车中的乘客可以起到减少可能由路面振动引起的不适例如背痛。此 外,这一减少也可以起到提高乘客在长途旅行中的忍耐力,同时在到 达目的地时仍有精力。电子元器件的运输也是一项挑战,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要求电子元 器件在运输的过程中工作。同样,性能下降(包括完全失效)可能成 为电子元器件在移动环境中工作的意外结果,因为电子元器件可能由 于动能的传递而寿命降低。对于任何运输方式而言,在运输过程中降低传递到振动敏感的有效负载上的动能大小仍是主要的设计标准。但是,部分由于提供的减 振程度不够,当前的动能吸收方案极易失效。其它动能吸收方案可能 仅仅提供不变的动能吸收程度,因此而不能使减振适应变化的环境。但是,在移动环境中,施加在有效负载上的加速力会随着时间而 变化,这使得静态的能量吸收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效率低下。因此,就 实际上的所有移动和非移动环境的实际上的任何有效负载而言,人们 都在不断努力提高减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克服在阅读理解本说明书时明白 的局限性,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公开了用来提供适应性悬挂支承系 统的装置和方法。实际上,所述适应性悬挂支承系统可以应用在任何 环境中以便使有效负载基本上不受动能传递的影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一种实施方式,适应性悬挂支承系统包括有效负载 和粗调悬挂装置,所述粗调悬挂装置联接到有效负载上并且能够将有 效负载的位置保持在第 一距离范围内。适应性支承系统还包括联接到 有效负载上的精调悬挂装置。所述精调悬挂装置利用控制信号被适应 性地编程,以便抑制有效负载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的运动。适应性支承 系统还包括能够提供关于有效负载的重量信息的重量信息装置。根据 重量信息调节精调悬挂装置的减振阻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种实施方式,设备机拒组件包括联接到平台上 的壳体、联接到壳体和平台上的设备机柜,以及联接到壳体和设备机 拒上的减振单元。减振单元包括承重装置,所述承重装置联接到设备 机柜上并且能够沿着第一方向相对于壳体将设备机拒的位置保持在 第一距离范围内。减振单元还包括联接到设备机根上的减振装置。所 述减振装置能够经由控制信号适应性地编程来抑制设备机柜在第一 距离范围内的运动。减振单元还包括重量信息装置,能够提供有关设 备机拒的重量信息。减振装置的减振阻抗根据重量信息加以调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设备支架包括联接到平台上的外部框架和可动地连接到外部框架上的多个联接器。所述多个联接器沿 着外部框架的长度运动。设备支架还包括联接到所述多个联接器中的 第一和第二联接器上的有效负载。设备支架还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和 第二联接器上的减振单元。减振单元包括联接到平台上的承重装置, 所述承重装置能够将有效负载相对于平台的位置保持在第 一距离范 围内。减振单元还包括联接到承重装置上的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 能够经由控制信号适应性地编程来抑制设备机拒在第 一 距离范围内 的运动。减振单元还包括重量信息装置,其能够提供有关有效负载的 重量信息。减振装置的减振阻抗根据该重量信息加以调节。附图说明在参照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和各种优点得以显现,附图为图1示出了适应性悬挂系统的示例性功能框图; 图2示出了多轴适应性悬挂系统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3示出了适应性悬挂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和 图4示出了适应性悬桂系统的又 一 种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通常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用于保护移动和/或非移动环 境中的有效负载。具体而言,在各种实施方式中为各种有效负载提供 了动能传递的防护,多轴适应性悬挂因此用于保护有效负载不受可能 的破坏性加速力的作用。多轴悬桂系统通常提供了各种适应性模式。在第 一适应性模式 中,多轴悬挂系统提供了重量适应,通过施加与重量相反的动力将有 效负载的位置相对于有效负载的平衡位置保持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 间。由此,无论有效负载的重量如何,有效负载的平衡位置总是基本 上保持在第一和第二临界位置之间。在第二适应性模式中,多轴悬挂系统提供了加速度适应,由此可以根据可能施加在有效负载上的变加速力动态地调节多维减振力。与 多轴悬挂系统相关的适应性元器件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加速计以便 监控加速力。多轴悬挂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模块,所 述数据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分析检测到的加速力以确定最佳抑制检测 到的加速力所需的适当反作用控制模式。例如在第 一 实施方式中,多轴适应性悬架系统可以实施用于电子 设备机拒中。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了多轴适应性悬挂系统,使得可以基 本上吸收由在移动环境中工作所产生的动能。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应用 可以包括航空应用,由此可以基本上消除由大气湍流引起的动能传 递。又一种电子设备机柜应用可以包括基于机动车辆的应用,由此也 可以基本上消除由非理想路况引起的动能传递。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多轴适应性悬挂系统可以用于单独设备, 所述单独设备不必安装在电子设备机拒内。这样的单独设备可以例如 在休闲车UV)应用中找到,在所述休闲车中可以有普通的家用电器,例如视频显示单元、卫星电视(TV)系统、微波炉等等。将这些元器件安装在RV内的传统安装技术通常涉及硬安装,由此 相对于RV的瞬时位置实际上保持元器件的瞬时位置不变。遗憾的是, 硬安装无助于减少传递到这些元器件上的动能。相反,硬安装可能成 为将动能传递到元器件上的相当有效的手段。因此,使用多轴适应性分动能隔离。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适应性悬挂系统可以用于在车辆行进过程 中将运动车辆中的乘客与可能有害的动能传递隔离。具体而言,每位乘客所占据的座椅可以配备适应性悬挂系统,使得在没有配备适应性 悬挂系统时可能传递至乘客的动能可以被适应性地吸收/抑制。因此, 通过使用适应性悬挂系统来有效地防振安装乘客座椅,可以基本上防 止乘客受到可能由于车辆运动而传递到乘客的变加速力的影响。在任何上述实施方式中都可以使用双模式减振悬挂系统。在第一 悬桂模式中,粗调悬挂控制用于实现承重支承,由此使所提供的支承量级与受保护的有效负载的总重相适应。例如,当如上所述将电子元 器件添加到电子设备机拒中时,粗调悬挂控制能够通过增加必要的反 向力大小将电子元器件的位置保持在粗调位置范围内。相反,当取下 电子元器件时,粗调悬挂控制能通过降低必要的反向力将电子元器件 的位置保持在粗调位置范围内。在第二悬挂模式中,通过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应性支承系统,包括: 有效负载; 粗调悬挂装置,其联接到所述有效负载上并且将所述有效负载的位置保持在第一距离范围内; 精调悬挂装置,其联接到所述有效负载上并且经由控制信号适应性地编程以便抑制所述有效负载在所述第一距离 范围内的运动;和 重量信息装置,其能够提供与所述有效负载有关的重量信息,其中所述精调悬挂装置的减振阻抗根据所述重量信息来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迪G罗宾斯威廉E伍德伯里二世斯科特A博斯特马克J米斯基尔
申请(专利权)人:埃米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