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检测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17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管领域,尤其为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检测管结构,包括管盖、过渡零件以及检测管,所述管盖下端固定安装有过渡零件,所述过渡零件下端固定安装有检测管,所述管盖上端中心处开设有夹持连接口,所述管盖内部中间靠近夹持连接口处设有夹持连接口开盖卡口,所述管盖外部中间处开设有外部夹持槽,所述管盖下部设有管盖固定座,所述过渡零件上端中心处开设有管盖固定安装槽,所述过渡零件下部设有过渡零件固定座,所述过渡零件固定座外部环设有多组唇边密封,所述检测管上端中间处开设有过渡零件固定安装槽,所述检测管外部设有视窗。本发明专利技术卡口盖的应用使该检测管可适应自动化机械生产,结构组装简单,易于实现。

A New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Detection Tube for Automation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检测管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管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检测管结构。
技术介绍
生物检测管用于生物医学实验中,对内部的液体进行相关检测的容器,对透光度和平面度有较高要求,目前市场上用的通用的检测管,多为手工操作用,适配机械自动化生产的检测管产品较为欠缺,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检测管结构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检测管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检测管结构,包括管盖、过渡零件以及检测管,所述管盖下端固定安装有过渡零件,所述过渡零件下端固定安装有检测管,所述管盖上端中心处开设有夹持连接口,所述管盖内部中间靠近夹持连接口处设有夹持连接口开盖卡口,所述管盖外部中间处开设有外部夹持槽,所述管盖下部设有管盖固定座,所述过渡零件上端中心处开设有管盖固定安装槽,所述过渡零件下部设有过渡零件固定座,所述过渡零件固定座外部环设有多组唇边密封,所述检测管上端中间处开设有过渡零件固定安装槽,所述检测管外部设有视窗,所述检测管内部设有模角。优选的,所述检测管下端设有检测台,所述检测管上端设有检测仪器。优选的,所述检测管呈正方形,且所述检测管外部的视窗呈四面分布,所述开视窗呈凹面结构,所述视窗采用高透处理。优选的,所述检测管内部上部呈.度拔模角,所述检测管内部下部呈度拔模角。优选的,所述管盖和外部机械手通过夹持连接口、外部夹持槽和夹持连接口开盖卡口卡接连接。优选的,所述管盖固定座外部设有环形螺纹,且所述管盖和过渡零件之间通过管盖固定座的环形螺纹和管盖固定安装槽螺旋套接。优选的,所述过渡零件和检测管之间通过过渡零件固定座、唇边密封和过渡零件固定安装槽插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管盖和外部机械手通过夹持连接口、外部夹持槽和夹持连接口开盖卡口卡接连接,管盖固定座外部设有环形螺纹,且管盖和过渡零件之间通过管盖固定座的环形螺纹和管盖固定安装槽螺旋套接,过渡零件和检测管之间通过过渡零件固定座、唇边密封和过渡零件固定安装槽插拔连接,结构组装简单,易于实现。2、本专利技术中,夹持连接口和夹持连接口开盖卡口与2ml冻存管尺寸通用,减少机械操作的卡口种类,所有操作特征与冻存管相同,减少操作夹持的种类,方便机械手操作,管盖的应用使该检测管可适应自动化机械生产。3、本专利技术中,检测时通过机械手插入管盖的夹持连接口和夹持连接口开盖卡口进行自动化操作,从而打开管盖,将需要检测的悬液注入检测管中,用机械手加持管盖,将检测管放置在检测台上,检测管为正方形,四面开凹面视窗,视窗作高透处理,为高透明材料,检测管内部呈微量拔模角,保证检测过程中液面与检测面的水平度,将检测管的视窗位置对准检测仪器的摄像头,即可进行检测,满足检测时对检测管的透光度和平面度有较高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检测管结构的整体三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检测管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检测管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检测管结构的检测台和检测仪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盖、2-过渡零件、3-检测管、4-夹持连接口、5-外部夹持槽、6-管盖固定座、7-管盖固定安装槽、8-过渡零件固定座、9-过渡零件固定安装槽、10-视窗、11-夹持连接口开盖卡口、12-唇边密封、13-模角、14-检测台、15-检测仪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检测管结构,包括管盖1、过渡零件2以及检测管3,管盖1下端固定安装有过渡零件2,过渡零件2下端固定安装有检测管3,检测管3下端设有检测台14,检测管3上端设有检测仪器15,管盖1上端中心处开设有夹持连接口4,管盖1内部中间靠近夹持连接口4处设有夹持连接口开盖卡口11,管盖1外部中间处开设有外部夹持槽5,管盖1和外部机械手通过夹持连接口4、外部夹持槽5和夹持连接口开盖卡口11卡接连接,管盖1下部设有管盖固定座6,过渡零件2上端中心处开设有管盖固定安装槽7,管盖固定座6外部设有环形螺纹,且管盖1和过渡零件2之间通过管盖固定座6的环形螺纹和管盖固定安装槽7螺旋套接,过渡零件2下部设有过渡零件固定座8,过渡零件固定座8外部环设有多组唇边密封12,检测管3上端中间处开设有过渡零件固定安装槽9,过渡零件2和检测管3之间通过过渡零件固定座8、唇边密封12和过渡零件固定安装槽9插拔连接,检测管3外部设有视窗10,检测管3呈正方形,且检测管3外部的视窗10呈四面分布,开视窗10呈凹面结构,视窗10采用高透处理,检测管3内部设有模角13,检测管3内部上部呈0.3度拔模角13,检测管3内部下部呈1度拔模角13。本专利技术工作流程:本专利技术中管盖1和外部机械手通过夹持连接口4、外部夹持槽5和夹持连接口开盖卡口11卡接连接,管盖固定座6外部设有环形螺纹,且管盖1和过渡零件2之间通过管盖固定座6的环形螺纹和管盖固定安装槽7螺旋套接,过渡零件2和检测管3之间通过过渡零件固定座8、唇边密封12和过渡零件固定安装槽9插拔连接,结构组装简单,易于实现,夹持连接口4和夹持连接口开盖卡口11与2ml冻存管尺寸通用,减少机械操作的卡口种类,所有操作特征与冻存管相同,减少操作夹持的种类,方便机械手操作,管盖1的应用使检测管3可适应自动化机械生产,检测时机械手通过插入管盖1的夹持连接口4和夹持连接口开盖卡口11进行自动化操作,从而打开管盖1,将需要检测的悬液注入检测管3中,用机械手加持管盖1,将检测管3放置在检测台14上,检测管3为正方形,四面开凹面视窗10,视窗10作高透处理,为高透明材料,检测管3内部呈微量拔模角13,保证检测过程中液面与检测面的水平度,将检测管3的视窗10位置对准检测仪器15的摄像头,即可进行检测,满足检测时对检测管3的透光度和平面度有较高要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检测管结构,包括管盖(1)、过渡零件(2)以及检测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1)下端固定安装有过渡零件(2),所述过渡零件(2)下端固定安装有检测管(3),所述管盖(1)上端中心处开设有夹持连接口(4),所述管盖(1)内部中间靠近夹持连接口(4)处设有夹持连接口开盖卡口(11),所述管盖(1)外部中间处开设有外部夹持槽(5),所述管盖(1)下部设有管盖固定座(6),所述过渡零件(2)上端中心处开设有管盖固定安装槽(7),所述过渡零件(2)下部设有过渡零件固定座(8),所述过渡零件固定座(8)外部环设有多组唇边密封(12),所述检测管(3)上端中间处开设有过渡零件固定安装槽(9),所述检测管(3)外部设有视窗(10),所述检测管(3)内部设有模角(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检测管结构,包括管盖(1)、过渡零件(2)以及检测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1)下端固定安装有过渡零件(2),所述过渡零件(2)下端固定安装有检测管(3),所述管盖(1)上端中心处开设有夹持连接口(4),所述管盖(1)内部中间靠近夹持连接口(4)处设有夹持连接口开盖卡口(11),所述管盖(1)外部中间处开设有外部夹持槽(5),所述管盖(1)下部设有管盖固定座(6),所述过渡零件(2)上端中心处开设有管盖固定安装槽(7),所述过渡零件(2)下部设有过渡零件固定座(8),所述过渡零件固定座(8)外部环设有多组唇边密封(12),所述检测管(3)上端中间处开设有过渡零件固定安装槽(9),所述检测管(3)外部设有视窗(10),所述检测管(3)内部设有模角(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检测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管(3)下端设有检测台(14),所述检测管(3)上端设有检测仪器(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皓
申请(专利权)人:英诺维尔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