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希昭济专利>正文

贯通式空气悬挂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161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贯通式空气悬挂气囊,是由气囊圆柱状外壁(1)及气囊圆柱状内壁(2)所组成。其特征是在其外壁(1)及内壁(2)以及气囊上盖圈(6)及气囊下盖圈(7)之间形成注有气体的密封腔室(3),并且在气囊的中央部分形成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8),在中空结构(8)与气囊内壁之间安装有桶形的金属保护壁(5),在气囊外壁凹环槽部分套有金属气囊加固箍(4)。这样减振阻尼器外管完全可以穿过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8)内,使气囊稳定性更好,结构更合理。本气囊由于结构的特点,可以便利匹配到汽车厂生产的各种型号的车辆上,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汽车撑杆式等悬挂系统的前提上,代替金属弹簧,实现空气悬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汽车或车辆的悬挂装置,特别是关于卡车、客车、轿车的空气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的悬挂装置,在其行驶过程中,应保证具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及合适的减振性和稳定性,能可靠地传递本身与车轮之间的力及力矩,同时并有效地吸收从车轮传递过来的振动。现有的空气悬挂气囊,绝大部分都是非贯通式结构,主要用于卡车或大型客车上,也有部分用在顶级小轿车上,但其模块结构复杂、可靠性差、技术工艺性要求高、寿命短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空气悬挂装置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种车辆,尤其是小型轿车上的贯通式空气悬挂气囊。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气囊圆柱状外壁(1)及气囊圆柱状内壁(2)所组成。其特征是在其外壁(1)及内壁(2)以及气囊上盖圈(6)及气囊下盖圈(7)之间形成注有气体的密封腔室(3),并且在气囊的中央部分形成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8),在中空结构(8)与气囊内壁之间安装有桶形的金属保护壁(5),在气囊外壁凹环槽部分套有金属气囊加固箍(4)以保证气囊的安全可靠。另外气囊内壁的形状可以是风琴式的折叠状(9)。汽车特别是采用撑杆式等悬挂系统轿车采用本技术贯通式空气悬挂气囊,它可以对现有的汽车车辆的减振结构不加改动而以贯通式空气气囊代替原来的钢减振螺旋弹簧,现有的减振阻尼器外杆可从气囊中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8)中穿过,这样在车辆运动时,气囊的自身稳定性好,免去重复固定气囊的麻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主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及4,本技术的贯通式空气气囊是由外壁(1)内壁(2)及上下盖圈(6)、(7)形成桶形密封空气腔室(8),形成弹性减振传递力及力矩,上盖圈(6)与车箱体相连,下盖圈(7)与底盘连接,在内壁(2)套有桶形的金属保护壁(5),一是保护气囊内壁(2)不与减振阻尼器的外筒壁磨碰;二是适当选择其轴向长度可以起到气囊压缩行程的限位作用,另外在气囊外壁(1)的凹环槽处加装有金属加固箍(4),一是保证气囊的安全可靠性,二是可以通过改变加固箍(4)的刚性来调节气囊的刚性。至于气囊内壁(2)的表面形状可以是多种形式,如波纹状、锯齿状、平直状等等,气囊的外壁(1)形状,表面处理可以有多种选择。综上所述,在不超出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做出各种改进是完全可能的。权利要求一种贯通式空气悬挂气囊,是由气囊圆柱状外壁(1)及气囊圆柱状内壁(2)所组成。其特征是在其外壁(1)及内壁(2)以及气囊上盖圈(6)及气囊下盖圈(7)之间形成注有气体的密封腔室(3),并且在气囊的中央部分形成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8),在中空结构(8)与气囊内壁之间安装有桶形的金属保护壁(5),在气囊外壁凹环槽部分套有金属气囊加固箍(4)以保证气囊的安全可靠。专利摘要一种贯通式空气悬挂气囊,是由气囊圆柱状外壁(1)及气囊圆柱状内壁(2)所组成。其特征是在其外壁(1)及内壁(2)以及气囊上盖圈(6)及气囊下盖圈(7)之间形成注有气体的密封腔室(3),并且在气囊的中央部分形成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8),在中空结构(8)与气囊内壁之间安装有桶形的金属保护壁(5),在气囊外壁凹环槽部分套有金属气囊加固箍(4)。这样减振阻尼器外管完全可以穿过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8)内,使气囊稳定性更好,结构更合理。本气囊由于结构的特点,可以便利匹配到汽车厂生产的各种型号的车辆上,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汽车撑杆式等悬挂系统的前提上,代替金属弹簧,实现空气悬挂。文档编号F16F15/023GK2744891SQ20042000476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7日专利技术者希昭济 申请人:希昭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贯通式空气悬挂气囊,是由气囊圆柱状外壁(1)及气囊圆柱状内壁(2)所组成。其特征是在其外壁(1)及内壁(2)以及气囊上盖圈(6)及气囊下盖圈(7)之间形成注有气体的密封腔室(3),并且在气囊的中央部分形成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8),在中空结构(8)与气囊内壁之间安装有桶形的金属保护壁(5),在气囊外壁凹环槽部分套有金属气囊加固箍(4)以保证气囊的安全可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希昭济
申请(专利权)人:希昭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