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法TFT-LCD玻璃表面清洗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101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法TFT‑LCD玻璃表面清洗处理方法,由密封框、储气框、气泵、输气筒、一号清洁刷、二号清洁刷和通气管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臭氧清洁时,现有的臭氧清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少量臭氧外泄的情况,外泄的臭氧被人员吸入过量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且臭氧在常温中极易分解,TFT‑LCD玻璃生产中其表面会落至玻璃碎屑、玻璃粉以及金属物等颗粒,由于TFT‑LCD玻璃厚度较薄,在清洁时,往往会对其表面造成损伤,从而降低了成品的合格率等问题。

A Surface Cleaning Method for Floating TFT-LCD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法TFT-LCD玻璃表面清洗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TFT-LCD玻璃表面清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法TFT-LCD玻璃表面清洗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TFT-LCD玻璃,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用玻璃基板,也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关键战略材料,在对TFT-LCD玻璃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表面进行臭氧清洁,但是,现有的臭氧清洁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臭氧清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少量臭氧外泄的情况,外泄的臭氧被人员吸入过量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且臭氧在常温中极易分解;2、TFT-LCD玻璃生产中其表面会落至玻璃碎屑、玻璃粉以及金属物等颗粒,由于TFT-LCD玻璃厚度较薄,在清洁时,往往会对其表面造成损伤,从而降低了成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法TFT-LCD玻璃表面清洗处理方法,可以解决臭氧清洁时,现有的臭氧清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少量臭氧外泄的情况,外泄的臭氧被人员吸入过量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且臭氧在常温中极易分解,TFT-LCD玻璃生产中其表面会落至玻璃碎屑、玻璃粉以及金属物等颗粒,由于TFT-LCD玻璃厚度较薄,在清洁时,往往会对其表面造成损伤,从而降低了成品的合格率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浮法TFT-LCD玻璃表面清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清洗处理方法如下:S1、投料:将TFT-LCD玻璃平放在输送平台进行输送;S2、臭氧清洁:气泵对储气框的臭氧加压从而将臭氧喷至TFT-LCD玻璃表面,一号清洁刷和二号清洁刷对TFT-LCD玻璃表面进行清洁;S3、纯水清洗:将S步骤清洁后的TFT-LCD玻璃放入纯水中从而对TFT-LCD玻璃进行整体浸泡清洗;S4、水分去除:将纯水中的TFT-LCD玻璃取出并放置在风干平台上进行风干,风干时间为2-2.5小时,之后,将风干后的TFT-LCD玻璃放入IR炉中进行残余水分的去除,TFT-LCD玻璃表面表面清理完毕。上述TFT-LCD玻璃表面清洗过程中还涉及了一种表面清洗设备,所述的表面清洗设备包括密封框、储气框、气泵、输气筒、一号清洁刷、二号清洁刷和通气管,密封框的左端安装有储气框,储气框的右端安装有气泵,气泵通过通气管与输气筒相连,密封框内部的前端安装有一号清洁刷,密封框内部的后端安装有二号清洁刷。所述的密封框包括框体、冰袋、外筒、密封口和密封条,框体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外筒,框体的上端内壁左右对称安装有冰袋,外筒的下端均匀设有密封口,框体的下端内壁左右对称安装有密封条,框体起到密封的效果,冰袋降低了框体内部温度从而延长了臭氧的分解的时间,密封条对TFT-LCD玻璃的侧边进行贴合滑动,从而提高了框体的密封性。所述的输气筒包括输送筒、低温腔、密封孔和连接板,输送筒的内部上端安装有低温腔,输送筒的下端面均匀开设有密封孔,且密封孔与对应的结构相对应,输送筒的后端安装在连接板上,人工将冰块输送到低温腔内从而降低了输送筒内的温度,密封孔嵌入到对应孔内提高了二者之间的密封性,臭氧从对应孔处喷到框体内从而对TFT-LCD玻璃表面进行臭氧清洁。所述的一号清洁刷包括一号电机、转动柱、缓冲杆和清扫刷毛,转动柱通过轴承与框体相连,转动柱的左端与一号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一号电机通过底座安装在框体上,转动柱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缓冲槽,缓冲槽内连有缓冲杆,缓冲杆的外壁上均匀连有清扫刷毛,具体工作时,一号电机带动转动柱进行逆时针转动,同步转动的清扫刷毛将进入框体内的TFT-LCD玻璃表面的灰尘向外清扫,从而清除大部分的灰尘。所述的二号清洁刷包括二号电机、旋转柱、缓冲组、弧形架和阻力清洁海绵,旋转柱通过轴承与框体相连,旋转柱的左端与二号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二号电机通过底座安装在框体上,旋转柱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对称槽,且对称槽内连有缓冲组,缓冲组的外端安装有弧形架,弧形架上均匀设有阻力清洁海绵,具体工作时,二号电机带动旋转柱从而带动阻力清洁海绵进行转动,阻力清洁海绵对臭氧清洁后的TFT-LCD玻璃表面进行清洁。优选的,所述的外筒中部的左右两端开设两个嵌入槽,外筒的下端均匀开设有对应孔,且对应孔内设有密封口。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口包括密封板、环形滚组和检测绳,密封板安装在对应孔的中部,对应孔的内壁上安装有环形滚组,且密封板的初始位置位于环形滚组的上方,对应孔的下端连接有检测绳,具体工作时,臭氧在气泵的作用下将密封板向下推动从而保证了臭氧可从对应孔输送到框体内,环形滚组对密封板起到了滑动的作用,通过检测绳的飘动情况从而检测对应孔是否堵塞。优选的,所述的密封板的中部套设有堵塞柱,堵塞柱安装在对应孔上,且堵塞柱与密封板之间连有内置弹簧。优选的,所述的密封条的上端内侧设有橡胶块,密封条的下端内侧通过销轴连有滚轮,且滚轮的外壁包裹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的输送筒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嵌入块,嵌入块上下对称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滚珠,输送筒的外壁包裹有海绵层,输送筒套入外筒内部。优选的,所述的低温腔的前端堵塞有密封块,低温腔的腔体从前往后逐渐扩大,密封孔的下端截面为凹体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的缓冲杆的内端通过缓冲弹簧与缓冲槽相连,缓冲杆的外端为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的清扫刷毛为向外侧倾斜的弧形结构,清扫刷毛由橡胶材质组成,且清扫刷毛的外壁包裹有海绵套,且海绵套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连有柔性短毛。优选的,所述的缓冲组的内端通过连接弹簧与对称槽相连,弧形架的中部设有橡胶层,弧形架的外端均匀开设有阻力槽。优选的,所述的阻力清洁海绵为弧形结构,更加贴合于TFT-LCD玻璃表面,且阻力清洁海绵通过阻力弹簧与阻力槽相连,当阻力清洁海绵在擦拭TFT-LCD玻璃遇阻时,阻力清洁海绵与弧形架之间可活动,保证了阻力清洁海绵擦拭时的缓冲性,避免了将TFT-LCD玻璃表面刮伤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浮法TFT-LCD玻璃表面清洗处理方法,在密封环境内将臭氧喷至TFT-LCD玻璃表面,减少了臭氧外泄的可能性,且框体、输送筒内部采用冰块降温的方式从而延缓了臭氧分解的进度,通过缓冲式的刷具对TFT-LCD玻璃表面进行二次清洁,减少了TFT-LCD玻璃损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浮法TFT-LCD玻璃表面清洗处理方法,所述的密封框为臭氧清洁时提供了外部密封环境,减少了臭氧外泄的可能性,且冰袋的设置延缓了臭氧分解的进度;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浮法TFT-LCD玻璃表面清洗处理方法,所述的输气筒与外筒之间为嵌入式连接,提高了气密性,且输气筒在未工作时可抽出对其进行内部清理;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浮法TFT-LCD玻璃表面清洗处理方法,所述的清扫刷毛上柔性短毛采用弧形的设计理念,减小了对FT-LCD玻璃表面刮伤的情况;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浮法TFT-LCD玻璃表面清洗处理方法,所述的阻力清洁海绵与弧形架之间为可活动连接,避免了阻力清洁海绵在TFT-LCD玻璃表面上受阻仍继续刮扫从而造成FT-LCD玻璃表面受损的情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TFT-LCD玻璃表面的清洗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剖视图(从前往后看);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剖视图(从左往右看);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X向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法TFT‑LCD玻璃表面清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清洗处理方法如下:S1、投料:将TFT‑LCD玻璃平放在输送平台进行输送;S2、臭氧清洁:气泵(3)对储气框(2)的臭氧加压,从而将臭氧喷至TFT‑LCD玻璃表面,采用一号清洁刷(5)和二号清洁刷(6)对TFT‑LCD玻璃表面进行清洁;S3、纯水清洗:将S2步骤清洁后的TFT‑LCD玻璃放入纯水中,从而对TFT‑LCD玻璃进行整体浸泡清洗;S4、水分去除:将纯水中的TFT‑LCD玻璃取出并放置在风干平台上进行风干,风干时间为2‑2.5小时,将风干后的TFT‑LCD玻璃放入IR炉中进行残余水分的去除,TFT‑LCD玻璃表面表面清理完毕;上述TFT‑LCD玻璃表面清洗过程中还涉及了一种表面清洗设备,所述的表面清洗设备包括密封框(1)、储气框(2)、气泵(3)、输气筒(4)、一号清洁刷(5)、二号清洁刷(6)和通气管(7),密封框(1)的左端安装有储气框(2),储气框(2)的右端安装有气泵(3),气泵(3)通过通气管(7)与输气筒(4)相连,密封框(1)内部的前端安装有一号清洁刷(5),密封框(1)内部的后端安装有二号清洁刷(6);所述的密封框(1)包括框体(11)、冰袋(12)、外筒(13)、密封口(14)和密封条(15),框体(11)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外筒(13),框体(11)的上端内壁左右对称安装有冰袋(12),外筒(13)的下端均匀设有密封口(14),框体(11)的下端内壁左右对称安装有密封条(15);所述的输气筒(4)包括输送筒(41)、低温腔(42)、密封孔(43)和连接板(44),输送筒(41)的内部上端安装有低温腔(42),输送筒(41)的下端面均匀开设有密封孔(43),且密封孔(43)与对应的结构相对应,输送筒(41)的后端安装在连接板(44)上;所述的一号清洁刷(5)包括一号电机(51)、转动柱(52)、缓冲杆(53)和清扫刷毛(54),转动柱(52)通过轴承与框体(11)相连,转动柱(52)的左端与一号电机(51)的输出轴相连,一号电机(51)通过底座安装在框体(11)上,转动柱(52)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缓冲槽,缓冲槽内连有缓冲杆(53),缓冲杆(53)的外壁上均匀连有清扫刷毛(54);所述的二号清洁刷(6)包括二号电机(61)、旋转柱(62)、缓冲组(63)、弧形架(64)和阻力清洁海绵(65),旋转柱(62)通过轴承与框体(11)相连,旋转柱(62)的左端与二号电机(61)的输出轴相连,二号电机(61)通过底座安装在框体(11)上,旋转柱(62)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对称槽,且对称槽内连有缓冲组(63),缓冲组(63)的外端安装有弧形架(64),弧形架(64)上均匀设有阻力清洁海绵(6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法TFT-LCD玻璃表面清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清洗处理方法如下:S1、投料:将TFT-LCD玻璃平放在输送平台进行输送;S2、臭氧清洁:气泵(3)对储气框(2)的臭氧加压,从而将臭氧喷至TFT-LCD玻璃表面,采用一号清洁刷(5)和二号清洁刷(6)对TFT-LCD玻璃表面进行清洁;S3、纯水清洗:将S2步骤清洁后的TFT-LCD玻璃放入纯水中,从而对TFT-LCD玻璃进行整体浸泡清洗;S4、水分去除:将纯水中的TFT-LCD玻璃取出并放置在风干平台上进行风干,风干时间为2-2.5小时,将风干后的TFT-LCD玻璃放入IR炉中进行残余水分的去除,TFT-LCD玻璃表面表面清理完毕;上述TFT-LCD玻璃表面清洗过程中还涉及了一种表面清洗设备,所述的表面清洗设备包括密封框(1)、储气框(2)、气泵(3)、输气筒(4)、一号清洁刷(5)、二号清洁刷(6)和通气管(7),密封框(1)的左端安装有储气框(2),储气框(2)的右端安装有气泵(3),气泵(3)通过通气管(7)与输气筒(4)相连,密封框(1)内部的前端安装有一号清洁刷(5),密封框(1)内部的后端安装有二号清洁刷(6);所述的密封框(1)包括框体(11)、冰袋(12)、外筒(13)、密封口(14)和密封条(15),框体(11)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外筒(13),框体(11)的上端内壁左右对称安装有冰袋(12),外筒(13)的下端均匀设有密封口(14),框体(11)的下端内壁左右对称安装有密封条(15);所述的输气筒(4)包括输送筒(41)、低温腔(42)、密封孔(43)和连接板(44),输送筒(41)的内部上端安装有低温腔(42),输送筒(41)的下端面均匀开设有密封孔(43),且密封孔(43)与对应的结构相对应,输送筒(41)的后端安装在连接板(44)上;所述的一号清洁刷(5)包括一号电机(51)、转动柱(52)、缓冲杆(53)和清扫刷毛(54),转动柱(52)通过轴承与框体(11)相连,转动柱(52)的左端与一号电机(51)的输出轴相连,一号电机(51)通过底座安装在框体(11)上,转动柱(52)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缓冲槽,缓冲槽内连有缓冲杆(53),缓冲杆(53)的外壁上均匀连有清扫刷毛(54);所述的二号清洁刷(6)包括二号电机(61)、旋转柱(62)、缓冲组(63)、弧形架(64)和阻力清洁海绵(65),旋转柱(62)通过轴承与框体(11)相连,旋转柱(62)的左端与二号电机(61)的输出轴相连,二号电机(61)通过底座安装在框体(11)上,旋转柱(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振兴苏刚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集知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