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制作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钢筋桁架焊接辅助台,包括机架、上托定位机构、间歇输送机构、下托定位机构和前挡定位组件;所述上托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支撑台上的升降微调台和分布在所述主支撑台上方的一列上托轮;所述下托定位机构包括两个调节定位气缸、下托板、辅助定位板和侧向压紧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涉及的辅助台可针对预制墙体的钢筋桁架结构进行快速辅助定位,解决了实际焊接过程中不易准确搭接成型的麻烦,保证了钢筋桁架结构搭接接触的有效性,可有效避免虚焊点的形成,提高了焊接效率的同时,保证了钢筋桁架结构的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建材生产
,具体提出了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预制墙体指的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一种可装配的钢混结构。预制墙体整体性好,墙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在预制墙体中会设置钢筋网片以及钢筋桁架等钢构件以增强结构强度,其中钢筋桁架结构主要由折线钢筋以及直线钢筋焊接而成,具体结构如附图10所示,该钢筋桁架结构由两个呈三角形搭接焊接的折线钢筋、焊接在两个折线钢筋之间的一号钢筋和两个分布焊接在两个折线钢筋外侧的二号钢筋构成;钢筋桁架结构通过焊接加工成型,在钢筋桁架结构焊接过程中,需要保证两个折线钢筋、一号钢筋和两个二号钢筋呈如图10所示的搭接状态,而实际焊接时由于钢筋件的尺寸较长,不易实现对桁架结构的焊接定位,比较麻烦,另外常常因为搭接接触无效造成焊接虚焊的情况发生,影响到预制墙体的结构强度和生产质量。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制作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钢筋桁架焊接辅助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制作方法,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制作方法,其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钢构件加工:焊接加工成型预制墙体所需的钢筋网片构件,在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钢筋桁架焊接辅助台的辅助下焊接加工成型预制墙体所需的钢筋桁架构件;S2、模框组装:按照预制墙体的尺寸规格选择合适的边模组装在模台上构成浇筑模框;S3、钢构件安装:将步骤S1中加工成型的钢筋网片和钢筋桁架组装在步骤S2中组装好的模框中;S4、混凝土浇筑:将混合制备的混凝土浇筑在模框中,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密实;S5、静置养护:将通过步骤S4已经完成浇筑的模框置于养护区进行静置凝固,使得预制墙体固化成型;S6、脱模吊运:将通过步骤S5静置养护已经完成成型的预制墙体从模框中进行脱模,并将脱模后的预制墙体吊运至堆放区;采用上述步骤S1-S6的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制作方法对预制墙体进行制作加工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上述的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钢筋桁架焊接辅助台,包括机架、上托定位机构、间歇输送机构、下托定位机构和前挡定位组件;其中:所述机架包括主支撑台和两个呈八字结构倾斜设置在所述主支撑台两侧的侧翼板;所述上托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支撑台上的升降微调台和分布在所述主支撑台上方的一列上托轮,一列所述上托轮均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微调台上且沿两个所述侧翼板外板面所在面的交线的方向线性均匀分布,所述上托轮的轮边处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两个所述侧翼板上均对应设置有所述间歇输送机构,且两个所述侧翼板上均对应设置有所述下托定位机构,所述前挡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支撑台的前侧壁端;所述下托定位机构包括两个调节定位气缸、下托板、辅助定位板和侧向压紧组件,两个所述调节定位气缸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侧翼板的内端面位置,且两个所述调节定位气缸的输出方向均沿所述侧翼板的倾斜方向,所述下托板与两个所述调节定位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托板位于所述侧翼板的底端下方位置且相对所述侧翼板垂直设置,所述下托板向所述侧翼板的外板面一侧伸出,所述辅助定位板包括一段平板和二段圆弧板,所述一段平板垂直连接在所述下托板伸出一侧的侧端位置,所述二段圆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一段平板的顶端且所述二段圆弧板的圆弧偏向所述侧翼板,所述侧向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一段平板上。优选的,所述间歇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从动齿轮、若干输送辊和传动链条,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侧翼板的背端面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不完全齿轮,所述侧翼板上开设有矩形的避位框,若干所述输送辊沿所述上托轮线性排列方向线性均匀分布转动设置在所述侧翼板上,若干所述输送辊分布在所述避位框所在区域位置且辊面与所述侧翼板的外板面相切,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辊的下侧轴端位置且与所述不完全齿轮啮合,所述输送辊的上侧轴端处设置有链轮,若干所述链轮通过所述传动链条啮合传动。优选的,所述升降微调台包括两个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支撑台内底端面上的升降气缸和水平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升降气缸顶部输出端的转动支撑架,所述转动支撑架位于所述主支撑台的上方且底端设置有四个与所述主支撑台滑动设置的导柱,所述上托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撑架上。优选的,所述侧向压紧组件包括若干固定在所述一段平板外侧壁上的外套管,若干所述外套管沿所述上托轮分布方向线性均匀分布,每个所述外套管中均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若干所述压紧弹簧的端部共同连接设置有压板条,所述压板条位于所述辅助定位板的内侧方,所述压板条的前端面上沿所述外套管排列方向线性分布有若干滚珠。优选的,所述前挡定位组件包括升降避位气缸和前挡定位板,所述升降避位气缸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支撑台的外侧壁上,所述前挡定位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避位气缸的顶部输出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制作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钢筋桁架焊接辅助台,通过设置的上托定位机构可实现对位于顶端位置的钢筋的焊接定位,通过机架上两个侧翼板的放置定位可实现两个折线钢筋呈三角形放置,并且通过两侧设置的下托定位机构可快速实现两个折线钢筋上端有效搭接且实现焊接定位,通过两侧的辅助定位板可实现对两个位于侧方的钢筋的快速定位以及实现相对折线钢筋的有效搭接,通过设置的间歇输送机构可配合焊接过程将钢筋件以桁架结构布置形式进行自动输送焊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涉及的辅助台可针对预制墙体的钢筋桁架结构进行快速辅助定位,解决了实际焊接过程中不易准确搭接成型的麻烦,保证了钢筋桁架结构搭接接触的有效性,可有效避免虚焊点的形成,提高了焊接效率的同时,保证了钢筋桁架结构的焊接质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制作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钢筋桁架焊接辅助台在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钢筋桁架焊接辅助台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钢筋桁架焊接辅助台的俯视图;图6是图5中B-B的剖视图;图7是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钢筋桁架焊接辅助台的侧视图;图9是图8中D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钢构件加工:焊接加工成型预制墙体所需的钢筋网片构件,在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钢筋桁架焊接辅助台的辅助下焊接加工成型预制墙体所需的钢筋桁架构件;/nS2、模框组装:按照预制墙体的尺寸规格选择合适的边模组装在模台上构成浇筑模框;/nS3、钢构件安装:将步骤S1中加工成型的钢筋网片和钢筋桁架组装在步骤S2中组装好的模框中;/nS4、混凝土浇筑:将混合制备的混凝土浇筑在模框中,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密实;/nS5、静置养护:将通过步骤S4已经完成浇筑的模框置于养护区进行静置凝固,使得预制墙体固化成型;/nS6、脱模吊运:将通过步骤S5静置养护已经完成成型的预制墙体从模框中进行脱模,并将脱模后的预制墙体吊运至堆放区;/n采用上述步骤S1-S6的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制作方法对预制墙体进行制作加工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上述的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钢筋桁架焊接辅助台,包括机架(1)、上托定位机构(2)、间歇输送机构(3)、下托定位机构(4)和前挡定位组件(5);其中:/n所述机架(1)包括主支撑台(11)和两个呈八字结构倾斜设置在所述主支撑台(11)两侧的侧翼板(12);/n所述上托定位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支撑台(11)上的升降微调台(21)和分布在所述主支撑台(11)上方的一列上托轮(22),一列所述上托轮(22)均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微调台(21)上且沿两个所述侧翼板(12)外板面所在面的交线的方向线性均匀分布,所述上托轮(22)的轮边处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定位槽(221),所述定位槽(221)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n两个所述侧翼板(12)上均对应设置有所述间歇输送机构(3),且两个所述侧翼板(12)上均对应设置有所述下托定位机构(4),所述前挡定位组件(5)设置在所述主支撑台(11)的前侧壁端;/n所述下托定位机构(4)包括两个调节定位气缸(41)、下托板(42)、辅助定位板(43)和侧向压紧组件(44),两个所述调节定位气缸(41)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侧翼板(12)的内端面位置,且两个所述调节定位气缸(41)的输出方向均沿所述侧翼板(12)的倾斜方向,所述下托板(42)与两个所述调节定位气缸(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托板(42)位于所述侧翼板(12)的底端下方位置且相对所述侧翼板(12)垂直设置,所述下托板(42)向所述侧翼板(12)的外板面一侧伸出,所述辅助定位板(43)包括一段平板(431)和二段圆弧板(432),所述一段平板(431)垂直连接在所述下托板(42)伸出一侧的侧端位置,所述二段圆弧板(432)固定连接在所述一段平板(431)的顶端且所述二段圆弧板(432)的圆弧偏向所述侧翼板(12),所述侧向压紧组件(44)设置在所述一段平板(43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钢构件加工:焊接加工成型预制墙体所需的钢筋网片构件,在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钢筋桁架焊接辅助台的辅助下焊接加工成型预制墙体所需的钢筋桁架构件;
S2、模框组装:按照预制墙体的尺寸规格选择合适的边模组装在模台上构成浇筑模框;
S3、钢构件安装:将步骤S1中加工成型的钢筋网片和钢筋桁架组装在步骤S2中组装好的模框中;
S4、混凝土浇筑:将混合制备的混凝土浇筑在模框中,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密实;
S5、静置养护:将通过步骤S4已经完成浇筑的模框置于养护区进行静置凝固,使得预制墙体固化成型;
S6、脱模吊运:将通过步骤S5静置养护已经完成成型的预制墙体从模框中进行脱模,并将脱模后的预制墙体吊运至堆放区;
采用上述步骤S1-S6的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制作方法对预制墙体进行制作加工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上述的钢混结构装配式预制墙体钢筋桁架焊接辅助台,包括机架(1)、上托定位机构(2)、间歇输送机构(3)、下托定位机构(4)和前挡定位组件(5);其中:
所述机架(1)包括主支撑台(11)和两个呈八字结构倾斜设置在所述主支撑台(11)两侧的侧翼板(12);
所述上托定位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支撑台(11)上的升降微调台(21)和分布在所述主支撑台(11)上方的一列上托轮(22),一列所述上托轮(22)均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微调台(21)上且沿两个所述侧翼板(12)外板面所在面的交线的方向线性均匀分布,所述上托轮(22)的轮边处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定位槽(221),所述定位槽(221)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
两个所述侧翼板(12)上均对应设置有所述间歇输送机构(3),且两个所述侧翼板(12)上均对应设置有所述下托定位机构(4),所述前挡定位组件(5)设置在所述主支撑台(11)的前侧壁端;
所述下托定位机构(4)包括两个调节定位气缸(41)、下托板(42)、辅助定位板(43)和侧向压紧组件(44),两个所述调节定位气缸(41)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侧翼板(12)的内端面位置,且两个所述调节定位气缸(41)的输出方向均沿所述侧翼板(12)的倾斜方向,所述下托板(42)与两个所述调节定位气缸(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托板(42)位于所述侧翼板(12)的底端下方位置且相对所述侧翼板(12)垂直设置,所述下托板(42)向所述侧翼板(12)的外板面一侧伸出,所述辅助定位板(43)包括一段平板(431)和二段圆弧板(432),所述一段平板(431)垂直连接在所述下托板(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振兴,苏刚,许旭,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集知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