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粒防粘连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731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造粒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造粒防粘连机构,包括:下料通道,一端用于承接被输送的粒子;喷粉装置,设有至少一个连通于所述下料通道的喷粉枪,所述喷粉枪包括喷头以及设置于所述喷头端部的网孔板,粉末经所述喷头以及所述网孔板喷出,并能粘附在所述下料通道内的粒子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造粒防粘连机构,能够使得切粒机等设备制造的粒子均匀粘连粉末,进而避免粒子下落时互相粘连以及在料筒里进一步堆压成饼状的问题。而且喷粉枪包括喷头和网孔板,使得喷粉枪喷出的粉末呈雾状,更有利于粒子与粉末的相容,使得粉末均匀的覆盖在粒子上,使得粒子达到更好的防粘连效果。

A granulating anti-adhes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粒防粘连机构
本技术涉及造粒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粒防粘连机构。
技术介绍
许多行业需要用到保护膜,比如建材、家电、汽车、电子等行业,目的是作为被贴物的制成和运输过程的防划伤、防污染以及防日光等功用。这些保护膜大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涂胶膜。但有些行业,比如光学领域的棱镜片等,其表面不允许出现残胶现象。经行业验证,涂胶膜不能适用这些要求。而自粘型的保护膜的出现刚好解决了这些问题。目前自粘型的保护膜采用粘性材料制成,而粘性材料的主体材料是SEBS(以聚苯乙烯为末端段,以聚丁二烯加氢得到的乙烯-丁烯共聚物为中间弹性嵌段的线性三嵌共聚物)和增粘树脂,其造粒成型环节非常困难,具体为:经水下切粒机切出的粒子由于自身柔软且表面如胶带的胶层一样粘,所以在下落过程中已经互相粘连在一起,落到料筒里面后更是粘连成了类似饼状物,导致下游加工使用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粒防粘连机构,以解决造粒过程中粒子下落时互相粘连以及在料筒里进一步堆压成饼状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造粒防粘连机构,包括:下料通道,一端用于承接被输送的粒子;喷粉装置,设有至少一个连通于所述下料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粒防粘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通道(1),一端用于承接被输送的粒子;喷粉装置(3),设有至少一个连通于所述下料通道(1)的喷粉枪(31),所述喷粉枪(31)包括喷头(311)以及设置于所述喷头(311)端部的网孔板(312),粉末经所述喷头(311)以及所述网孔板(312)喷出,并能粘附在所述下料通道(1)内的粒子上;所述喷粉枪(31)还包括喷粉管(313),所述喷头(311)安装于所述喷粉管(313)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粒防粘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通道(1),一端用于承接被输送的粒子;喷粉装置(3),设有至少一个连通于所述下料通道(1)的喷粉枪(31),所述喷粉枪(31)包括喷头(311)以及设置于所述喷头(311)端部的网孔板(312),粉末经所述喷头(311)以及所述网孔板(312)喷出,并能粘附在所述下料通道(1)内的粒子上;所述喷粉枪(31)还包括喷粉管(313),所述喷头(311)安装于所述喷粉管(313)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防粘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311)包括锥形段,所述锥形段沿粉末喷出的方向直径依次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粒防粘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段的轴线与所述锥形段的母线之间的夹角α为30°-6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防粘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板(312)上设有若干网孔,所述网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庆羊飞刘威韩俊刚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