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磨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59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磨针机,涉及医疗器械加工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机台以及位于机台一侧的磨床,所述机台上设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下端设有摆针装置,所述摆针装置的行走路径上设有压针装置;所述机台上还设有位于压针装置与磨床之间的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设于机台上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用于夹紧针管的夹紧件;所述夹紧件通过转动盘实现针管在所述磨床与压针装置之间的输送;所述摆针装置末端设有用于将针管进行收集的收料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了人工劳动力同时能提高加工精度的效果。

A fully automatic needle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磨针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全自动磨针机。
技术介绍
医用注射针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注射针的针头进行打磨,以使针尖光滑锋利,从而使针使用时更加安全。现有技术中在对针头进行打磨时基本采用人工排针,后再通过磨床对针尖进行打磨,打磨完毕后再通过人工手动收针。这种工序自动化程度低,人工在排针时刃口的角度和位置不易掌握,从而导致废品率高,生产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打磨后的刃口非常锋利,人工在收针的过程中,针尖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磨针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了人工劳动力同时能提高加工精度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磨针机,包括机台以及位于机台一侧的磨床,所述机台上设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下端设有摆针装置,所述摆针装置的行走路径上设有压针装置;所述机台上还设有位于压针装置与磨床之间的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设于机台上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用于夹紧针管的夹紧件;所述夹紧件通过转动盘实现针管在所述磨床与压针装置之间的输送;所述摆针装置末端设有用于将针管进行收集的收料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将待加工的针管放置在下料装置内,在下料装置的作用下针管将逐根从下料装置下端送出,被送出的针管将落在摆针装置的前端上,同时摆针装置将携带待加工的针管逐渐向靠近压针装置的方向移动,待加工的针管便能被均匀的摆放在摆针装置的前端,从而实现了全自动下针与摆针,整个操作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解放了人力;当待加工的针管移动至压针装置下方时,压针装置启动并能将待加工的针管进行对齐整理,使针管的待打磨端处于同一平面;通过压针装置将针管头部对齐后,当磨床将针管打磨完毕时,夹紧件两端能分别将经压针装置对齐后的待加工的针管与磨床上打磨完毕后的针管夹紧并取出,此时摆针装置将重新移回至下料装置的下方,而转动盘将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待加工的针管与打磨完毕后的针管位置对调,此时待加工的针管将被送至磨床处进行打磨,而打磨完毕后的针管将被重新送回至摆针装置的后端,在夹紧件与转动盘的共同配合下,能实现针管的自动输送,整个过程无需停机操作,大大提高了加工的效率;随后打磨完毕后的针管将跟随摆针装置的后端移动至收料装置下方,于此同时下料装置将同步运行,并将新一批的待加工针管摆放在摆针装置的前端,当成品针管移动至收料装置下方时,通过收料装置能将成品针管进行统一收集;需要提及的是当收料装置在将成品针管进行收集的同时,位于摆针装置前端的待加工针管通过夹紧件能实现同时向磨床进行送料,收针工作与送针工作同步运行,使摆针装置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全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解放了人力,避免了人工摆针与收针时被针管刺伤的情况,并且在摆针时能使针管摆放的更加的整齐,从而也提高了加工的精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竖直的靠板,所述靠板一侧转动连接有倾斜的下针板,所述下针板下端与靠板侧壁形成有下料口;所述靠板下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表面形成有仅供单根针管进入的齿槽,所述滚轮一端插入至下料口内;所述靠板远离下料口的一端设有抬升座,所述抬升座上设有输出轴与所述下针板固接的驱动气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气缸输出轴拉伸时,下针板远离驱动气缸的一端将向下转动,从而便能将下料口打开;此时滚轮将发生转动,由于滚轮表面形成有仅可供单根针管进入的齿槽,通过滚轮能使针管均匀的从下料口送出,避免针管放置在摆针装置上时出现重叠的情况;当摆针装置前端从滚轮下端移出后,驱动气缸输出轴将收缩同时滚轮也将停止转动,下针板下端便能将下料口闭合从而停止针管的送出;通过滚轮上的齿槽不仅能将待加工的针管进行均匀摆放,而且还能避免多根针管同时从下料口送出,使得针管在下料时能更加的精确有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针装置包括设于机台上水平的气动导轨,以及设于所述气动导轨上的横板;所述横板上端设有第一料板与第二料板,所述第一料板与第二料板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料板与第二料板上表面均形成有与所述齿槽相对应的齿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在气动导轨的作用下能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当待加工的针管摆放在第一料板上时,通过齿纹槽能避免针管在移动时发生偏移,对针管起到限位的作用使针管更加的稳定;第一料板在气动导轨的作用下将逐渐向压针装置下方移动,于此同时在横板的作用下第二料板能将打磨完毕后的针管向收料装置下方移动,第一料板与第二料板通过同一横板能实现同步移动,并且使针管的送针工作与收针工作同时进行,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加工的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靠板上设有位于下料口一侧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下端正对所述第一料板上表面,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针管出现重叠时将发出警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料装置在下针的过程中,当部分针管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重叠时,一旦发生重叠的针管移动至检测装置下方,通过检测装置将立刻发出警报,从而能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重叠部分的针管进行排查、处理,进而保证针管的正常打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靠板上设有与所述检测装置并排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除尘装置下出口正对所述第一料板上表面;所述第一料板向靠板下方移动时,所述除尘装置启动并对第一料板上表面进行除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料板逐渐向靠板下方移动时,除尘装置将通过进气管向第一料板表面进行吹气除尘,使第一料板表面保持洁净,避免固体颗粒落入齿纹槽内而影响针管的摆放,当第一料板移动至靠板下方后,除尘装置便停止工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台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磨床相对,所述压针装置包括设于支撑架上的压针板以及推针板,所述压针板位于摆针装置上方且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推针板位于摆针装置一侧且沿水平方向前后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摆放有待加工针管的第一料板移动至压针板下方时,压针板下降并与第一料板上表面贴合;随后推针板将沿水平方向靠近第一料板的侧壁,推针板一侧将与待加工针管的尾部接触,并将待加工针管尾部向靠近磨床的方向推动,使待加工针管的头部相互对齐;从而保证待加工针管的头部保持在同一平面,使打磨时精度更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件包括有相互背离的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分别朝向所述转动盘两端;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用于驱动夹紧件沿水平伸缩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均水平的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输出轴与第一夹具相连,所述第二气缸输出轴与第二夹具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加工的针管经压针装置对齐后,第一气缸将推动第一夹具向靠近待加工的针管的方向移动,于此同时第二气缸将推动第二夹具向靠近打磨完毕后的针管方向移动,当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同时夹紧两端的针管后,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将同步收缩,从而能避免夹紧件在转动时被机台挡住的情况,使夹紧件转动时更加的顺利。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料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台上竖直的升降台,以及设于所述升降台上端的吸针座;所述吸针座位于摆针装置上方,所述吸针座上端连接有抽风管,所述吸针座下端开设有沿摆针装置方向开设的吸风口;所述升降台上设有水平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磨针机,包括机台(1)以及位于机台(1)一侧的磨床(2),其特征是:所述机台(1)上设有下料装置(3),所述下料装置(3)下端设有摆针装置(4),所述摆针装置(4)的行走路径上设有压针装置(5);所述机台(1)上还设有位于压针装置(5)与磨床(2)之间的送料装置(6),所述送料装置(6)包括设于机台(1)上的转动盘(61),所述转动盘(61)上设有用于夹紧针管的夹紧件(62);所述夹紧件(62)通过转动盘(61)实现针管在所述磨床(2)与压针装置(5)之间的输送;所述摆针装置(4)末端设有用于将针管进行收集的收料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磨针机,包括机台(1)以及位于机台(1)一侧的磨床(2),其特征是:所述机台(1)上设有下料装置(3),所述下料装置(3)下端设有摆针装置(4),所述摆针装置(4)的行走路径上设有压针装置(5);所述机台(1)上还设有位于压针装置(5)与磨床(2)之间的送料装置(6),所述送料装置(6)包括设于机台(1)上的转动盘(61),所述转动盘(61)上设有用于夹紧针管的夹紧件(62);所述夹紧件(62)通过转动盘(61)实现针管在所述磨床(2)与压针装置(5)之间的输送;所述摆针装置(4)末端设有用于将针管进行收集的收料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磨针机,其特征是:所述下料装置(3)包括竖直的靠板(31),所述靠板(31)一侧转动连接有倾斜的下针板(32),所述下针板(32)下端与靠板(31)侧壁形成有下料口(33);所述靠板(31)下端转动连接有滚轮(34),所述滚轮(34)表面形成有仅供单根针管进入的齿槽(36),所述滚轮(34)一端插入至下料口(33)内;所述靠板(31)远离下料口(33)的一端设有抬升座(38),所述抬升座(38)上设有输出轴与所述下针板(32)固接的驱动气缸(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磨针机,其特征是:所述摆针装置(4)包括设于机台(1)上水平的气动导轨(41),以及设于所述气动导轨(41)上的横板(42);所述横板(42)上端设有第一料板(421)与第二料板(422),所述第一料板(421)与第二料板(422)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料板(421)与第二料板(422)上表面均形成有与所述齿槽(36)相对应的齿纹槽(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磨针机,其特征是:所述靠板(31)上设有位于下料口(33)一侧的检测装置(39),所述检测装置(39)下端正对所述第一料板(421)上表面,所述检测装置(39)检测到针管出现重叠时将发出警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磨针机,其特征是:所述靠板(31)上设有与所述检测装置(39)并排的除尘装置(37),所述除尘装置(37)上连接有进气管(371),所述除尘装置(37)下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武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贝特利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