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运动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59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0:18
一种往复运动变速箱。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往复运动变速箱。所述的底座(1)上还设置齿条Ⅰ(8),所述的齿条Ⅰ(8)设置在支撑臂(2)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的齿条Ⅰ(8)上啮合运动齿轮Ⅰ(6)与齿轮Ⅱ(7),所述的齿轮Ⅰ(6)与齿轮Ⅱ(7)的上方还啮合齿条Ⅱ(9),所述的齿条Ⅱ(9)的上端连接套杆(10),所述的套杆(10)插入固定套(11),所述的固定套(11)通过支架(12)连接底座(1)。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往复运动,可以根据齿轮、齿条的密度来控制旋转周期,可通过调节电机转速来控制打磨时间。

A Reciprocating Motion Gear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往复运动变速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往复运动变速箱。
技术介绍
现在社会进步,零部件增多,每种的加工方法不尽相同,所以安装在各种机器上的机械结构就很多,但是当需要类似往复打磨时,往复运动变速箱就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往复运动变速箱,提供往复运动,可以根据齿轮、齿条的密度来控制旋转周期,可通过调节电机转速来控制打磨时间。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往复运动变速箱,其组成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的一端设置支撑臂2,所述的支撑臂2的一面开有轴孔,所述的轴孔内插入Z形轴3的一端,所述的Z形轴3的另一端套接连杆4的一端,所述的连杆4的另一端凸起在滑道5上滑动,所述的滑道5的一端套接在齿轮Ⅰ6的轮心,所述的滑道5的另一端套接在齿轮Ⅱ7的轮心,所述的底座1上还设置齿条Ⅰ8,所述的齿条Ⅰ8设置在支撑臂2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的齿条Ⅰ8上啮合运动齿轮Ⅰ6与齿轮Ⅱ7,所述的齿轮Ⅰ6与齿轮Ⅱ7的上方还啮合齿条Ⅱ9,所述的齿条Ⅱ9的上端连接套杆10,所述的套杆10插入固定套11,所述的固定套11通过支架12连接底座1。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臂2的尾端套接在固定凸起13上,所述的固定凸起13设置在椭圆形片14的一端圆心延长线上,所述的椭圆形片14的圆心插入电机16的输出轴,所述的电机16通过支架17设置在底座1上。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16分别通过熔断器FU1连接火线、零线、地线,所述的电机16通过熔断器FU2分别连接限流保护器FR的一端、接触器KM2的一端与接触器KM1的一端,所述的限流保护器FR的另一端连接按钮开关SB1的一端,所述的按钮开关SB1的另一端连接按钮开关SB2的一端、按钮开关SB3的一端、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的一端与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的一端,所述的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的一端与按钮开关SB2的另一端,所述的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的一端与按钮开关SB3的另一端,所述的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接触器KM1的另一端,所述的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接触器KM2的另一端。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不同的主动力位置,Z形轴或椭圆形片。2.本专利技术的可调节齿轮、齿条的齿的密度与大小,来控制打磨的位置,还可以调节电机的输出速率来控制打磨时间。3.本专利技术的齿轮Ⅰ与齿轮Ⅱ的另一面(没连接滑道的面)可以安装各种打磨器,既可以在齿轮偏心的位置进行环形打磨,又可以大面积进行片状打磨,适宜范围广。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臂尾端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机控制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往复运动变速箱,其组成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的一端设置支撑臂2,所述的支撑臂2的一面开有轴孔,所述的轴孔内插入Z形轴3的一端,所述的Z形轴3的另一端套接连杆4的一端,所述的连杆4的另一端凸起在滑道5上滑动,所述的滑道5的一端套接在齿轮Ⅰ6的轮心,所述的滑道5的另一端套接在齿轮Ⅱ7的轮心,所述的底座1上还设置齿条Ⅰ8,所述的齿条Ⅰ8设置在支撑臂2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的齿条Ⅰ8上啮合运动齿轮Ⅰ6与齿轮Ⅱ7,所述的齿轮Ⅰ6与齿轮Ⅱ7的上方还啮合齿条Ⅱ9,所述的齿条Ⅱ9的上端连接套杆10,所述的套杆10插入固定套11,所述的固定套11通过支架12连接底座1。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臂2的尾端套接在固定凸起13上,所述的固定凸起13设置在椭圆形片14的一端圆心延长线上,所述的椭圆形片14的圆心插入电机16的输出轴,所述的电机16通过支架17设置在底座1上。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16分别通过熔断器FU1连接火线、零线、地线,所述的电机16通过熔断器FU2分别连接限流保护器FR的一端、接触器KM2的一端与接触器KM1的一端,所述的限流保护器FR的另一端连接按钮开关SB1的一端,所述的按钮开关SB1的另一端连接按钮开关SB2的一端、按钮开关SB3的一端、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的一端与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的一端,所述的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的一端与按钮开关SB2的另一端,所述的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的一端与按钮开关SB3的另一端,所述的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接触器KM1的另一端,所述的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接触器KM2的另一端。电路工作说明:采用两个接触器即正转用的接触器KM1和翻转用的接触器KM2,由于接触器的主触点接线的相序不同,所以当两个接触器分别工作时,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相反,线路要求接触器不能同时通电,因此在转转与翻转控制线路中分别串联了KM2和KM1的常闭触点,以保证KM1和KM2不会同时通电。工作过程,在使用中既可以如图在支撑臂2的尾端安放动力源,也可以通过Z形轴3安放动力源,选择多,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灵活度大。主要为往复运动的机械结构提供动力源,或控制电机转速达到变速、调速的目的,结构稳定,适用范围广泛。例如可将打磨刀安装在齿轮Ⅰ6与齿轮Ⅱ7的另一面没连接滑道5的面,启动后可往复打磨器件。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往复运动变速箱,其组成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1)的一端设置支撑臂(2),所述的支撑臂(2)的一面开有轴孔,所述的轴孔内插入Z形轴(3)的一端,所述的Z形轴(3)的另一端套接连杆(4)的一端,所述的连杆(4)的另一端凸起在滑道(5)上滑动,所述的滑道(5)的一端套接在齿轮Ⅰ(6)的轮心,所述的滑道(5)的另一端套接在齿轮Ⅱ(7)的轮心,所述的底座(1)上还设置齿条Ⅰ(8),所述的齿条Ⅰ(8)设置在支撑臂(2)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的齿条Ⅰ(8)上啮合运动齿轮Ⅰ(6)与齿轮Ⅱ(7),所述的齿轮Ⅰ(6)与齿轮Ⅱ(7)的上方还啮合齿条Ⅱ(9),所述的齿条Ⅱ(9)的上端连接套杆(10),所述的套杆(10)插入固定套(11),所述的固定套(11)通过支架(12)连接底座(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复运动变速箱,其组成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1)的一端设置支撑臂(2),所述的支撑臂(2)的一面开有轴孔,所述的轴孔内插入Z形轴(3)的一端,所述的Z形轴(3)的另一端套接连杆(4)的一端,所述的连杆(4)的另一端凸起在滑道(5)上滑动,所述的滑道(5)的一端套接在齿轮Ⅰ(6)的轮心,所述的滑道(5)的另一端套接在齿轮Ⅱ(7)的轮心,所述的底座(1)上还设置齿条Ⅰ(8),所述的齿条Ⅰ(8)设置在支撑臂(2)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的齿条Ⅰ(8)上啮合运动齿轮Ⅰ(6)与齿轮Ⅱ(7),所述的齿轮Ⅰ(6)与齿轮Ⅱ(7)的上方还啮合齿条Ⅱ(9),所述的齿条Ⅱ(9)的上端连接套杆(10),所述的套杆(10)插入固定套(11),所述的固定套(11)通过支架(12)连接底座(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运动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臂(2)的尾端套接在固定凸起(13)上,所述的固定凸起(13)设置在椭圆形片(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广滨李纬国张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鼎智瑞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