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混合加工的多级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37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混合加工的多级搅拌机,包括由壳体和底罩连接组成的外壳、由搅拌机构和提升机构组成的混合机构以及驱动混合机构运行的传动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和搅拌机构在传动机构的同步带动下循环多级搅拌混料,所述搅拌机构由转动连接在搅拌框内的副转轴外围连接设置多组副搅拌叶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形成搅拌框搅拌物料、副搅拌叶在搅拌框中转动搅拌物料、提升扇叶提升物料循环再搅拌物料以及气流冲击混合搅拌物料的多级物料搅拌,从而物料相对于普通单一或是多向的搅拌具有更加高效的分散效果,物料混合更加均匀。

A Multi-stage Mixer for Mixed Material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混合加工的多级搅拌机
本技术涉及化工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物料混合加工的多级搅拌机。
技术介绍
化工是“化学工艺”、“化学工业”、“化学工程”等的简称。凡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结构或合成新物质的技术,都属于化学生产技术,也就是化学工艺,所得产品被称为化学品或化工产品。起初,生产这类产品的是手工作坊,后来演变为工厂,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生产行业即化学工业。化工生茶加工中,多使用如搅拌釜等搅拌装置对液态物料进行混合和反应,而现有技术中,其中的搅拌和混合结构一般都是单向搅拌、双向相对搅拌或是在此基础上增加微波振动等方式辅助搅拌。普通的单向搅拌,物料容易随着搅拌结构同步转动,物料存在惯性转动,因此会影响到混合效率;而现有的双向及多项搅拌加工,因为无法保证搅拌扇叶完全分布在搅拌转轴的整个表面,因此就存在有不同层面的物料之间交汇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因此混合的均匀性需要花费较长的加工时间才能够实现。化工的物料混合需要更加快速高效的混合搅拌结构,以此提高加工效率,增加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混合加工的多级搅拌机,既能够实现全面多向的搅拌,又能够实现物料不同层面之间的交汇融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料混合加工的多级搅拌机,包括由壳体和底罩连接组成的外壳、由搅拌机构和提升机构组成的混合机构以及驱动混合机构运行的传动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和搅拌机构在传动机构的同步带动下循环多级搅拌混料,所述搅拌机构由转动连接在搅拌框内的副转轴外围连接设置多组副搅拌叶组成。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由转动连接设置在壳体下端的从动转轴外围固定套接设置提升扇叶组成,所述提升机构在所述壳体内两侧对称设置。提升机构的设计目的在于提高物料搅拌混合过程中,将不同层面的物料进行循环的移动,这就能够克服不同比重的物料在加工中处于整体物料的不同层面融汇效率低下的问题,而在壳体内两侧对称设置也可以通过形成双循环来提高搅拌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由垂直转动连接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的主动转轴、焊接固定在主动转轴外围的主动齿轮以及通过啮合传动方式配合连接在主动齿轮两侧的从动齿轮组成,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主动齿轮均位于所述壳体下方的所述底罩中,所述从动齿轮焊接固定在所述从动转轴外围。传动机构中,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配合,能够利用同一驱动形成同步的运动,且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操作选用不同尺径的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从而获得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不同的转动速度。进一步的,搅拌框焊接固定在主动转轴外围上部,主动转轴外围位于所述搅拌框下方转动连接设置有导料底板,所述导料底板焊接固定在壳体底部。主动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搅拌框的同步转动来搅拌物料,配合上述中的提升机构以传动机构的设计,共同产生循环且高速的搅拌;而导料底板能够将搅拌中可能存在的悬浊物或是未融合的物料导流到两侧,再通过提升向上后,再次进行搅拌混合,从而提高物料的混合效率以及利用率。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下端铆接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外围和所述主动转轴外围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传动。利用电机和主动转轴之间的皮带传动模式,可以作为整个系统的动力来源,电机带动主动转轴转动,主动转轴外围的主动齿轮和从动转轴外围的从动齿轮配合,从而两侧的提升扇叶进行物料提升,主动转轴上方设置的搅拌框进行高速的搅拌混合,整体结构运行同步,便于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底罩下端两侧对称连接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由焊接固定在底罩两侧且内部中空的支撑底座以及上端滑动贯穿所述支撑底座底部的万向轮弹性连接组成,所述万向轮上端连接设置有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在支撑底座内壁且与所述支撑底座内壁滑动配合的垫片。支撑结构中,万向轮能够支撑装置以便在地面移动,而底罩两侧的支撑底座在上方振动时,内部的万向轮上部结构和垫片通过弹簧的弹性伸缩来缓冲振动,从而便于设备的安置。进一步的,所述副搅拌叶为焊接固定在副转轴外围的金属薄片且所述副搅拌叶弯曲方向顺时针一致的等角度分布设置有多组。在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搅拌叶一般采用细杆或是涡轮形,这样便于对物料产生搅拌打散的效果或是离心搅拌的效果,而本申请的该处的副搅拌叶设计,能够获得更大的物料接触面积,搅拌带动物料的效果更好,同时,该处设计还便于扩大受力面积,以配合其他结构使用。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转轴为上端封闭的中空管道结构,所述主动转轴下端和气泵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主动转轴两侧对称贯穿设置有多组喷气孔,所述喷气孔位于壳体内且与所述副搅拌叶相对设置。在本申请中对于喷气孔的设计目的在于,不但能够通过气流的喷出打散冲击物料以提高物料混合效率,而且气流在液体物料中形成气泡上升时还能进一步的和物料不断接触以形成物料翻腾的效果,促进物料混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气体混合设计,现有技术中气体喷出结构一般都设计在加工容器的底部,气体出口向上,从而延长气体和物料的接触时间,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效率,但是本申请中并不需要这样设计,因为本申请中存在有提升机构配合形成的物料循环,已经能够实现比常规的气体混合更好的技术效果。本申请中喷气孔的设计位置和副搅拌叶相对,可以通过气流的快速喷出带动物料对副搅拌叶形成冲击,配合副搅拌叶表面受力面积较大且弧形弯曲,可以作为动力带动副搅拌叶通过副转轴在搅拌框内转动,这样在搅拌框被主动转轴带动搅拌时,搅拌框内的副转轴和副搅拌叶也在气流冲击下同步转动并搅拌物料,从而实现进一步的高效搅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后,启动电机带动主动转轴转动,主动齿轮同步转动且通过啮合传动带动从动齿轮转动,搅拌框转动且带动副转轴上的副搅拌叶转动搅拌物料,同时两侧的从动齿轮和从动转轴同步带动提升扇叶转动提升物料,这样两侧的物料不断提升向上,形成了壳体内部的物料循环,有效提高混合效率;2、导料底板的增加便于落下的物料向两侧导流,既在加工中便于物料循环混合,排放物料时也便于物料排尽;3、在搅拌的同时,启动气泵,气体通过主动转轴后从喷气孔喷出,既能够通过气流进一步促进物料混合,又可以通过喷出的气流带动副搅拌叶转动,从而配合混合物料,这样可以形成搅拌框搅拌物料、副搅拌叶在搅拌框中转动搅拌物料、提升扇叶提升物料循环再搅拌物料以及气流冲击混合搅拌物料的多级物料搅拌,从而物料相对于普通单一或是多向的搅拌具有更加高效的分散效果,物料混合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物料混合加工的多级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物料混合加工的多级搅拌机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物料混合加工的多级搅拌机中副搅拌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进料口,3-出料管道,4-底罩,5-从动转轴,6-从动齿轮,7-电机,8-主动齿轮,9-主动转轴,10-导料底板,11-提升扇叶,12-搅拌框,13-副转轴,14-副搅拌叶,15-支撑底座,16-垫片,17-弹簧,18-万向轮,19-喷气孔,20-气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混合加工的多级搅拌机,包括由壳体(1)和底罩(4)连接组成的外壳、由搅拌机构和提升机构组成的混合机构以及驱动混合机构运行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和搅拌机构在传动机构的同步带动下循环多级搅拌混料,所述搅拌机构由转动连接在搅拌框(12)内的副转轴(13)外围连接设置多组副搅拌叶(14)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混合加工的多级搅拌机,包括由壳体(1)和底罩(4)连接组成的外壳、由搅拌机构和提升机构组成的混合机构以及驱动混合机构运行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和搅拌机构在传动机构的同步带动下循环多级搅拌混料,所述搅拌机构由转动连接在搅拌框(12)内的副转轴(13)外围连接设置多组副搅拌叶(14)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混合加工的多级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由转动连接设置在壳体(1)下端的从动转轴(5)外围固定套接设置提升扇叶(11)组成,所述提升机构在所述壳体(1)内两侧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混合加工的多级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搅拌叶(14)为焊接固定在副转轴(13)外围的金属薄片,所述副搅拌叶(14)弯曲方向顺时针一致且等角度分布设置有多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物料混合加工的多级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由垂直转动连接设置在所述壳体(1)中部的主动转轴(9)、焊接固定在主动转轴(9)外围的主动齿轮(8)以及通过啮合传动方式配合连接在主动齿轮(8)两侧的从动齿轮(6)组成,所述从动齿轮(6)和所述主动齿轮(8)均位于壳体(1)下方的底罩(4)中,所述从动齿轮(6)焊接固定在从动转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李谭发祥廖子涵刘志壮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