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8171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10:30
一种电池,包括电芯以及第一极耳组。所述电芯包括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耳组电连接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第一极耳组包括第一弯折区,所述第二极片的边缘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对应所述第一弯折区。通过在极片上设置凹槽,即便极耳组的弯折区发生移动,由于凹槽的存在,极耳组的弯折区也不会接触极片,从而防止短路情况发生,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
本申请涉及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大、工作电压高、自放电率低、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在消费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电动汽车和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电池安全性的关注度与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锂电池中需要使用金属箔材,例如铜箔、铝箔、镍箔等金属箔材作为集流体,且集流体上需焊接极耳以实现电子的传导。极耳通常需要弯折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加能量密度,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防止极耳受力拉伸导致极片错位短路。然而,极耳弯折后容易接触极片,导致短路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电芯短路的电池。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芯以及第一极耳组,所述电芯包括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耳组电连接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第一极耳组包括第一弯折区,所述第二极片的边缘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对应所述第一弯折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极片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对应所述第一弯折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卷绕形成所述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相对的第一电芯部以及第二电芯部,所述第一极耳组位于所述第一电芯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对应且位于所述第二电芯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极耳组包括多个第一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之间相互重叠,所述第一极耳组还包括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极耳的宽度,所述第二极耳位于所述电芯的内圈和/或外圈,所述第二极耳包覆所述第一极耳并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弯折区。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极耳还包括连接区,所述连接区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区与第一极片之间,所述连接区与所述第一极片的连接处为圆弧形或多边形过渡。作为优选,所述电芯还包括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以及所述第二极片之间,所述隔离膜包括阻挡区,所述阻挡区位于所述隔离膜的边缘且对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折区的最大宽度。作为优选,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二极耳组,所述第二极耳组电连接所述第二极片,所述第二极耳组包括第二弯折区,所述第一极片还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对应所述第二弯折区。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极片还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对应所述第二弯折区。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极片还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一极片还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五凹槽以及所述第六凹槽对应所述第一弯折区。本申请通过在极片上设置凹槽,即便极耳组的弯折区发生移动,由于凹槽的存在,极耳组的弯折区也不会接触极片,从而防止短路情况发生,提高电池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池于另一截面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的第一极片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第二极片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芯10第一电芯部10a第二电芯部10b第一极片11第二极片12隔离膜13第一极耳组20第一弯折区21第一极耳22第二极耳23第二极耳组30第二弯折区31第一转接部40第二转接部50电池100第二凹槽111第三凹槽112第六凹槽113第七凹槽114第一凹槽121第四凹槽122第五凹槽123第八凹槽124阻挡区131连接区231厚度a距离d深度T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100,所述电池100包括电芯10以及第一极耳组20。所述电芯10包括第一极片11和第二极片12,所述第一极耳组20电连接所述第一极片11。所述第一极耳组20包括第一弯折区21。所述第二极片12的边缘设有第一凹槽121,所述第一凹槽121对应所述第一弯折区21(本文所述“对应”是指:两者位置相对,正常使用状态下两者不接触,而在滥用条件下,两者会有配合关系。如此处,第一凹槽121与第一弯折区21两者结构位置相对,在电池100正常使用状态下,第一凹槽121与第一弯折区21两者不接触,但在电池100极端滥用条件下,第一弯折区21能够部分伸入第一凹槽121)。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弯折区21呈U型设置。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弯折区21的形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通过在所述第二极片12上设置第一凹槽121,即便所述第一弯折区21发生移动(如,在电池100跌落或振动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一凹槽121的存在,所述第一弯折区21也不会接触所述第二极片12,从而防止短路情况发生。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极片11设有第二凹槽111,所述第二凹槽111对应所述第一弯折区21。通过在所述第一极片11上设置第二凹槽111,即便第一弯折区21发生移动,由于所述第二凹槽111的存在,所述第一弯折区21也不会接触所述第一极片1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10还包括隔离膜13,所述隔离膜13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11以及所述第二极片12之间。所述隔离膜13包括阻挡区131,所述阻挡区131位于所述隔离膜13的边缘且对应所述第一凹槽121和所述第二凹槽111。从而,所述第一弯折区21在移动过程中会直接接触所述阻挡区131,即,所述阻挡区131能够将所述第一弯折区21与所述第一极片11、所述第二极片12间隔开。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121和所述第二凹槽111的深度均大于所述第一弯折区21的整体长度,从而避免所述第一弯折区21接触所述第一凹槽121和所述第二凹槽111的底壁。如图2所示,假设所述电芯10厚度为a,所述第一弯折区21与所述电池100的封装膜之间的距离为d(通常规定为1~2mm),即所述第一弯折区21的整体长度为(a/2-d)。因此,所述第一凹槽121和所述第二凹槽111的深度T只要满足T>(a/2-d)便可避免所述第一弯折区21接触到所述第一凹槽121和所述第二凹槽111的底壁。为防止所述第一弯折区21在移动过程中接触所述第一凹槽121和所述第二凹槽111的侧壁,所述第一凹槽121和所述第二凹槽111的宽度可大于所述第一弯折区21的最大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10为卷绕式电芯,即,所述第一极片11和所述第二极片12卷绕形成所述电芯10。所述电芯10包括相对的第一电芯部10a以及第二电芯部10b,其中,所述第一电芯部10a以及所述第二电芯部10b可相对于所述电芯10的中轴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极耳组20位于第一电芯部10a,所述第一凹槽121和所述第二凹槽111对应且位于所述第二电芯部10b。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10还可以为叠片式电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耳组20包括多个第一极耳22,所述第一极耳22之间相互重叠。请一并参阅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括电芯以及第一极耳组,所述电芯包括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耳组电连接所述第一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组包括第一弯折区,所述第二极片的边缘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对应所述第一弯折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括电芯以及第一极耳组,所述电芯包括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耳组电连接所述第一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组包括第一弯折区,所述第二极片的边缘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对应所述第一弯折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对应所述第一弯折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卷绕形成所述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相对的第一电芯部以及第二电芯部,所述第一极耳组位于所述第一电芯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对应且位于所述第二电芯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组包括多个第一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之间相互重叠,所述第一极耳组还包括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极耳的宽度,所述第二极耳位于所述电芯的内圈和/或外圈,所述第二极耳包覆所述第一极耳并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弯折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耳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翔龙陶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