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观测上升水流速度影响因素的颗粒污泥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96636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观测上升水流速度影响因素的颗粒污泥床装置。该装置包括测定供水区、测定装置主体及集水装置;测定装置主体呈圆筒状,由下至上依次分为布水区、颗粒污泥填充区及出水区。该装置由供水区供水,水流过布水区均匀布水、再上升通过颗粒污泥填充区。经出水区溢流出水,再由集水装置收集。利用流量计测定集水装置中的出水流量;根据出水流量计算清洁水流过颗粒污泥床的平均速度;再通过调整恒流水槽高度,观测水头对平均流速的影响;最后通过调整颗粒污泥填充量,观测污泥床高度对平均流速的影响。

Granular Sludge Bed Device for Observ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pwelling Flow Velo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观测上升水流速度影响因素的颗粒污泥床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观测上升水流速度影响因素的颗粒污泥床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排放大量废水,导致我国地表和地下水体严重污染,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废水处理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颗粒污泥床技术在废水处理中优点突出,广受关注。典型代表有厌氧颗粒污泥床、好氧颗粒污泥床和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床技术等。颗粒污泥可自然固定其中的微生物,优化微生物群落,同时也可促进菌体重力沉降,减少功能菌流失,从而显现很高的运行效能和运行稳定性。作为一种低能耗、高效能的废水处理技术,颗粒污泥床技术已形成系列产品,如UASB、EGSB和ⅠC反应器。在颗粒污泥床中,上升水流速度关乎污染物反应时间及其去除效能,也关乎颗粒污泥在反应系统中的持留及其对反应器功能的支撑。因此,它是反应器设计和操作所需的重要参数。然而,迄今未见颗粒污泥床上升水流速度的测定装置与方法。创建一种颗粒污泥床上升水流速度的测定装置与方法,对加深理解颗粒污泥床的工作机制、改进反应器构型、优化反应器操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颗粒污泥床上升水流速度测定装置,通过恒流水槽的升降,可灵活调节水头;通过颗粒污泥的填充量,可灵活调节污泥床高度;通过设置中心进水管和布水室,可使水流由下而上并均匀分布;通过设置侧壁出水箱,可保证出水流量稳定。装置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有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颗粒污泥床上升水流速度测定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观测上升水流速度影响因素的颗粒污泥床装置,包括供水区(Ⅰ)、测定装置主体及集水装置;所述测定装置主体为一竖直放置的圆柱状筒体,由下至上依次分为布水区、颗粒污泥填充区、出水区;所述供水区包括供水贮槽、提升水泵及恒流水槽;所述恒流水槽顶部连有提升水管的出口;恒流水槽上部设有溢流管;恒流水槽下部设有供水管;提升水管的入口与提升水泵的出口相连,提升水泵的进口与供水贮槽相连;溢流管底部设溢流连接管,溢流连接管通入供水贮槽,用于回流恒流水槽的溢流水;供水管经连接软管与测定装置主体的进水管相连;所述测定装置主体内设一支撑板;支撑板与测定装置主体的底面平行设置,且将布水区及颗粒污泥填充区隔开;所述支撑板设有孔洞,以供水流通过;布水区包括布水室及进水管;布水室通过进水管与供水区连通;进水管作为测定装置主体进水口;颗粒污泥填充区包括颗粒污泥填充室;颗粒污泥填充室中填充颗粒污泥,形成颗粒污泥床;出水区与集水装置相连;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出水箱、流量计及集水贮槽;所述出水箱与出水区相连;出水箱还通过出水管与集水贮槽相连;流量计安装于出水管上,用于测定出水流量。作为优选,所述布水区、颗粒污泥填充区及出水区的体积之比为1:8~10:1.5~2。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为一根长直细管,管径1~2cm;进水管竖直设置于测定装置主体内;进水管底端固定于螺旋固定桩上,螺旋固定桩设于布水室底部中心位置;进水管顶端伸出圆筒主体2~3cm;进水管距离底部0.5~1cm处钻两个对称出水孔用于通水。清洁水由进水管底端的出水孔进入布水室,混合均匀后,通过支撑板向上流动。进一步优选,进水管通过测定装置主体的可卸半圆盖与布水区的螺旋固定桩进行垂直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提升水泵的进口连接供水贮槽侧壁,且连接位置离供水贮槽底部1~2cm处;提升水管出口设于溢流管以上1~2cm处;供水管设于恒流水槽侧壁上,且离恒流水槽底部1~2cm。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由支架和铁丝网组成,支架固定于颗粒污泥填充室底部,铁丝网安放于支架上。作为优选,所述测定装置主体还包括可卸半圆盖;可卸半圆盖设于测定装置主体顶部,两片可卸半圆盖组成圆盖,可卸半圆盖上开加泥孔,用于添加颗粒污泥。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区设有一狭缝用作测定装置主体的出水口;半圆柱状出水箱经狭缝与出水区相连。本技术具有的优点:1、通过恒流水槽的升降,可灵活调节水头;2、通过颗粒污泥的填充量,可灵活调节污泥床高度;3、通过设置中心进水管和布水室,可使水流由下而上并均匀分布;4、通过设置侧壁出水箱,可保证出水流量稳定。5、装置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有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颗粒污泥床上升水流速度测定装置结构图;图2是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进水管出水孔结构示意图;图4是装置主体俯视图。图中:供水区Ⅰ、布水区Ⅱ、颗粒污泥填充区Ⅲ、出水区Ⅳ、供水贮槽1、提升水泵2、提升水管3、恒流水槽4、溢流管5、溢流连接管6、连接软管7、进水管8、布水室9、加泥孔10、颗粒污泥填充室11、颗粒污泥床12、可卸半圆盖13、狭缝14、出水箱15、止水夹16、出水管17、流量计18、集水贮槽19、支撑板20、颗粒污泥21、支架22、铁丝网23、出水孔24、螺旋固定桩25、供水管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如图1所示为一种观测上升水流速度影响因素的颗粒污泥床装置,包括供水区Ⅰ、测定装置主体及集水装置。供水区Ⅰ独立于测定装置主体,通过进水管8与布水区Ⅱ连通;供水区Ⅰ设供水贮槽1、提升水泵2、提升水管3、恒流水槽4、溢流管5、溢流连接管6和连接软管7。供水区Ⅰ中,溢流管5位于恒流水槽4的侧壁上,溢流管5底部设溢流连接管6,溢流连接管6通入供水贮槽1,用于回流恒流水槽4的溢流水。提升水管3一端进口连接提升水泵2出口;提升水泵2进口连接供水贮槽1侧壁离底部1~2cm处;提升水管3出口设于恒流水槽4侧壁水面以上1~2cm处;恒流水槽4的侧壁下部设有供水管26,供水管26离恒流水槽4底部1~2cm;连接软管7一端与供水管26连接,另一端与测定装置主体的布水室9连接。测定装置主体呈圆筒状,由下至上依次分为布水区Ⅱ、颗粒污泥填充区Ⅲ、出水区Ⅳ;支撑板20隔于颗粒污泥填充区Ⅲ和布水区Ⅱ间;测定装置主体顶部设有可卸半圆盖13。布水区Ⅱ位于装置主体底部。布水区Ⅱ包括布水室9及进水管8;布水室9通过进水管8与供水区Ⅰ连通;进水管8作为测定装置主体进水口。颗粒污泥填充区Ⅲ包括颗粒污泥填充室11,颗粒污泥填充室11中填充颗粒污泥21,颗粒污泥21均匀堆放于支撑板20上,形成颗粒污泥床12。出水区Ⅳ与集水装置相连,通过溢流出水,当然也可使用其他通用方法。另外,布水室9、颗粒污泥填充室11及出水区Ⅳ的体积之比为1:8~10:1.5~2。但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其体积比可做相应改变。在此实施例中,进水管8为一根长直细管,管径1~2cm,位于测定装置主体内。其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可按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进水管8底端固定于螺旋固定桩25上,螺旋固定桩25设于布水室9底部中心位置。进水管距离底部0.5~1cm处钻两个对称出水孔24。进水管8上端通过连接软管7与恒流水槽4的供水管26连通。进水管8上端伸出圆筒主体2~3cm,如图3所示。进水管8通过测定装置主体的可卸半圆盖13与布水室9的螺旋固定桩25进行垂直固定;测试时,清洁水由进水管8底端的出水孔24进入布水室9,混合均匀后,通过支撑板20向上流动。如图2所示,颗粒污泥填充室11底部的支撑板20由支架22和铁丝网23组成,支架22固定于颗粒污泥填充室11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测上升水流速度影响因素的颗粒污泥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供水区(Ⅰ)、测定装置主体及集水装置;所述测定装置主体为一竖直放置的圆柱状筒体,由下至上依次分为布水区(Ⅱ)、颗粒污泥填充区(Ⅲ)、出水区(Ⅳ);所述供水区(Ⅰ)包括供水贮槽(1)、提升水泵(2)及恒流水槽(4);所述恒流水槽(4)顶部连有提升水管(3)的出口;恒流水槽(4)上部设有溢流管(5);恒流水槽(4)下部设有供水管(26);提升水管(3)的入口与提升水泵(2)的出口相连,提升水泵(2)的进口与供水贮槽(1)相连;溢流管(5)底部设溢流连接管(6),溢流连接管(6)通入供水贮槽(1),用于回流恒流水槽(4)的溢流水;供水管(26)经连接软管(7)与测定装置主体的进水管(8)相连;所述测定装置主体内设一支撑板(20);支撑板(20)与测定装置主体的底面平行设置,且将布水区(Ⅱ)及颗粒污泥填充区(Ⅲ)隔开;所述支撑板(20)设有孔洞,以供水流通过;布水区(Ⅱ)包括布水室(9)及进水管(8);布水室(9)通过进水管(8)与供水区(Ⅰ)连通;进水管(8)作为测定装置主体进水口;颗粒污泥填充区(Ⅲ)包括颗粒污泥填充室(11);颗粒污泥填充室(11)中填充颗粒污泥(21),形成颗粒污泥床(12);出水区(Ⅳ)与集水装置相连;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出水箱(15)、流量计(18)及集水贮槽(19);所述出水箱(15)与出水区(Ⅳ)相连;出水箱(15)还通过出水管(17)与集水贮槽(19)相连;流量计(18)安装于出水管(17)上,用于测定出水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测上升水流速度影响因素的颗粒污泥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供水区(Ⅰ)、测定装置主体及集水装置;所述测定装置主体为一竖直放置的圆柱状筒体,由下至上依次分为布水区(Ⅱ)、颗粒污泥填充区(Ⅲ)、出水区(Ⅳ);所述供水区(Ⅰ)包括供水贮槽(1)、提升水泵(2)及恒流水槽(4);所述恒流水槽(4)顶部连有提升水管(3)的出口;恒流水槽(4)上部设有溢流管(5);恒流水槽(4)下部设有供水管(26);提升水管(3)的入口与提升水泵(2)的出口相连,提升水泵(2)的进口与供水贮槽(1)相连;溢流管(5)底部设溢流连接管(6),溢流连接管(6)通入供水贮槽(1),用于回流恒流水槽(4)的溢流水;供水管(26)经连接软管(7)与测定装置主体的进水管(8)相连;所述测定装置主体内设一支撑板(20);支撑板(20)与测定装置主体的底面平行设置,且将布水区(Ⅱ)及颗粒污泥填充区(Ⅲ)隔开;所述支撑板(20)设有孔洞,以供水流通过;布水区(Ⅱ)包括布水室(9)及进水管(8);布水室(9)通过进水管(8)与供水区(Ⅰ)连通;进水管(8)作为测定装置主体进水口;颗粒污泥填充区(Ⅲ)包括颗粒污泥填充室(11);颗粒污泥填充室(11)中填充颗粒污泥(21),形成颗粒污泥床(12);出水区(Ⅳ)与集水装置相连;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出水箱(15)、流量计(18)及集水贮槽(19);所述出水箱(15)与出水区(Ⅳ)相连;出水箱(15)还通过出水管(17)与集水贮槽(19)相连;流量计(18)安装于出水管(17)上,用于测定出水流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测上升水流速度影响因素的颗粒污泥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平许冬冬李文骥林秋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