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阀用测试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64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向阀用测试台,包括支撑平台和换向阀,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支撑平台下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上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与进气口连接,所述排气口下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支撑平台侧部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部设有第一电动缸,所述支撑臂侧部设有第二电动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快速对换向阀进行测试。

A test bench for reversing val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向阀用测试台
本技术涉及换向阀生产测试
,具体是一种换向阀用测试台。
技术介绍
由于换向阀属于自动化设备的核心部件,在换向阀生产完毕后,需要对每一个换向阀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才能够出厂,而换向阀的安装较为繁琐、费时,因此需要一种测试台来对换向阀进行气密性测试;在对换向阀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需要换向阀上的进气口与测试气缸的出气口严密对接,因此需要使换向阀与测试台紧密接触,以保证测试过程中,外界因素不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向阀用测试台,能够快速对换向阀进行测试。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换向阀用测试台,包括支撑平台和换向阀,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支撑平台下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上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与进气口连接,所述排气口下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支撑平台侧部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部设有第一电动缸,所述支撑臂侧部设有第二电动缸。所述支撑平台上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换向阀相配合。所述第一电动缸端部设有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二电动缸端部设有第二挤压板。所述第一电动缸下部输出端部设有起吊机构,所述起吊机构包括顶板和垫板,所述垫板与顶板之间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穿过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一挤压板与垫板之间的滑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挤压板两侧侧壁上设有弧形卡片。两个所述弧形卡片之间的距离与换向阀的外壁宽度相适应。所述充气管上设有第一气体流量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第二气体流量计。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所要测试的换向阀放置到支撑平台上部,将所述换向阀的进气端口与进气口对应,将所述换向阀的出气端口与排气口相对应,所述第一电动缸启动对换向阀的上部进行压紧,所述第二电动缸启动对换向阀位置进行微调,以保证换向阀与气缸对接紧密,保证测试过程中的密封性。2、所述支撑平台上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换向阀相配合,将换向阀上的安装孔与所述定位柱对齐,所述定位柱能够对换向阀的位置进行预定位,提高了测量效率,进一步保证了测试过程中的密封性。3、所述第一电动缸端部设有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二电动缸端部设有第二挤压板,能够增加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同换向阀之间的表面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第一电动缸和第二电动缸对换向阀表面造成损坏,保证了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4、所述第一电动缸下部输出端部设有起吊机构,所述起吊机构包括顶板和垫板,所述垫板与顶板之间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穿过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一挤压板与垫板之间的滑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挤压板两侧侧壁上设有弧形卡片,所述起吊机构能够对测试完毕后的换向阀抓起,防止换向阀测试完毕后,所述换向阀卡在支撑平台上,提高了测试效率。5、两个所述弧形卡片之间的距离与换向阀的外壁宽度相适应,所述弧形卡片能够对换向阀进行夹紧,保证起吊过程能够顺利进行。6、所述充气管上设有第一气体流量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第二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计能够对充气管内的进气量进行计量,所述第二气体流量计能够对排气管内的出气量进行计量,通过对比,判断出换向阀是否合格,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三维视图的轴测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3是换向阀处于夹紧状态时的示意图。附图4是实施例2中吊起机构与换向阀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5是实施例2中吊起机构与换向阀吊起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6是实施例2中吊起机构与换向阀脱离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7是第一气体流量计、第二气体流量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支撑平台;2、换向阀;31、进气口;32、排气口;33、气缸;34、充气管;35、排气管;36、支撑臂;37、第一电动缸;38、第二电动缸;41、定位柱;42、第一挤压板;43、第二挤压板;5、起吊机构;51、顶板;52、垫板;53、滑杆;54、弹簧;55、弧形卡片;61、第一气体流量计;62、第二气体流量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本技术所述是一种换向阀用测试台,包括支撑平台1和换向阀2,所述支撑平台1起到支撑作用,是整个测试台的框架,所述支撑平台1上设有进气口31和排气口32,所述支撑平台1下部设有气缸33,所述气缸33能够对换向阀2进行充气测试,所述气缸33上设有充气管34,所述充气管34与进气口31连接,所述排气口32下部设有排气管35,所述支撑平台1侧部设有支撑臂36,所述支撑臂36与支撑平台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36上部设有第一电动缸37,所述第一电动缸37输出端向下伸出,所述支撑臂36侧部设有第二电动缸38,所述第二电动缸38输出端从支撑臂36侧部伸出,将所要测试的换向阀2放置到支撑平台1上部,将所述换向阀2的进气端口与进气口31对应,将所述换向阀2的出气端口与排气口32相对应,所述第一电动缸37启动对换向阀2的上部进行压紧,所述第二电动缸38启动对换向阀2位置进行微调,以保证换向阀2与气缸33对接紧密,保证测试过程中的密封性。为了进一步保证测试过程中的密封性,所述支撑平台1上部设有定位柱41,所述定位柱41与换向阀2相配合,将换向阀2上的安装孔与所述定位柱41对齐,所述定位柱41能够对换向阀2的位置进行预定位,提高了测量效率,进一步保证了测试过程中的密封性。为了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述充气管34上设有第一气体流量计61,所述排气管35上设有第二气体流量计62,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计61能够对充气管34内的进气量进行计量,所述第二气体流量计62能够对排气管35内的出气量进行计量,通过对比,判断出换向阀2是否合格,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施例2:本技术所述是一种换向阀2用测试台,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第一电动缸37端部设有第一挤压板42,所述第二电动缸38端部设有第二挤压板43,能够增加第一电动缸37、第二电动缸38同换向阀2之间的表面接触面积,能够防止第一电动缸37和第二电动缸38对换向阀2表面造成损坏,保证了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第一电动缸37下部输出端部设有起吊机构5,所述起吊机构5包括顶板51和垫板52,所述垫板52与顶板51之间设有滑杆53,所述滑杆53穿过第一挤压板42,所述第一挤压板42与垫板52之间的滑杆53上套接有弹簧54,所述第一挤压板42两侧侧壁上设有弧形卡片55,在所述第一挤压板42与所测试的换向阀2接触后,所述弧形卡片55与换向阀2两侧壁紧密接触,当所述换向阀2测试完毕后,启动第一电动缸37,将换向阀2提起,所述垫板52与支撑臂36顶部接触后,所述顶板51将换向阀2顶出,实现对换向阀2的吊起与顶出,防止换向阀2测试完毕后,所述换向阀2卡在支撑平台1上,提高了测试效率。为了保证起吊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两个所述弧形卡片55之间的距离与换向阀2的外壁宽度相适应,所述弧形卡片55能够对换向阀2进行夹紧,保证起吊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向阀用测试台,包括支撑平台和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支撑平台下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上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与进气口连接,所述排气口下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支撑平台侧部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部设有第一电动缸,所述支撑臂侧部设有第二电动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阀用测试台,包括支撑平台和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支撑平台下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上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与进气口连接,所述排气口下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支撑平台侧部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部设有第一电动缸,所述支撑臂侧部设有第二电动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换向阀用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上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换向阀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换向阀用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缸端部设有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二电动缸端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光明李经纬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弋泽展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