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压电子检测阀,包括第一检测阀接头、O型圈,所述O型圈设置于第一检测阀接头的内部,所述第一检测阀接头内部安装有检测阀模块,所述检测阀模块包括防水型气压传感器、电路板,所述防水型气压传感器安装在电路板板的一侧上方,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比较电路、检测信号输出电路、电源电压转换电路、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检测阀模块代替原有的膜片及触点结构并对检测阀模块进行密封,从而防止粉尘与检测阀模块接触,保证检测阀模块正常的工作,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压电子检测阀
[0001]本技术属于电解铝
,特别涉及一种气压电子检测阀。
技术介绍
[0002]在冶金行业,有许多涉及物料通过下料口下料问题,对于电解铝生产来讲,主要采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生产,在生产金属铝的过程中,下料口必须打开,保证氧化铝顺畅的进入电解槽中,也有利于产生的附属气体排放,但是由于生产是动态的,电解槽正常生产的各种参数时刻变化,一旦打破平衡或者下料器故障容易造成下料口堵塞,下料口堵塞,造成少产或不产铝,阳极效应增多,温室气体排量增大,破坏槽况损坏槽体,这种情况均给节能降耗、减排、安全、“绿色”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
[0003]电解槽打壳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在每次下料时,能够有效地在电解槽中电解液表面的结壳打开下料口,使氧化铝粉能够进入到电解质中进行电解生产,在工作时由于电解铝槽上部细微粉尘较多,受磁场影响较大,对所使用的零件防尘、防磁干扰要求较高,现有的检测阀采用膜片带动触点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粉尘卡阻、簧片断裂等现象,使用寿命短,增加了生产成本,不适应电解铝行业的特殊使用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压电子检测阀,通过检测阀模块代替原有的膜片及触点结构并对检测阀模块进行密封,从而防止粉尘与检测阀模块接触,保证检测阀模块正常的工作,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气压电子检测阀,包括第一检测阀接头、O型圈,所述O型圈设置于第一检测阀接头的内部,所述第一检测阀接头内部安装有检测阀模块,所述检测阀模块包括防水型气压传感器、电路板,所述防水型气压传感器安装在电路板板的一侧上方,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比较电路、检测信号输出电路、电源电压转换电路、芯片,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比较电路、检测信号输出电路、电源电压转换电路、芯片,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与信号比较电路、所述信号比较电路与检测信号输出电路、所述检测信号输出电路与芯片之间均通过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比较电路、检测信号输出电路、芯片均与电源电压转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检测阀接头接近防水型气压传感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检测阀接头,第二检测阀接头与外部气缸连接,所述检测阀模块端部安装在第二检测阀接头的通孔中,所述O型圈安装在第二检测阀接头与检测阀模块之间,所述第一检测阀接头远离O型圈的一端安装有锁母式直通紧线接头,锁母式直通紧线接头用于对三芯电缆进行固定与密封作用,防止灰尘和水分子进入到监测阀内部,从而保证电子检测阀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一检测阀接头、第二检测阀接头、锁母式直通紧线接头将检测阀模块进行密封,同时能够有效屏蔽磁场干扰,防止粉尘与检测阀模块接触,保证检测阀模块正常的工作,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7]优选的,所述O型圈的一侧设有检测阀垫,所述检测阀垫套设在检测阀模块上,所述O型圈与检测阀垫均由橡胶材料制成,通过检测阀垫与O型圈的配合,能够防止压缩空气泄露及保护检测阀模块,保证了气压电子检测阀的正常工作。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阀接头扣接在第二检测阀接头上,所述锁母式直通紧线接头转动安装在第一检测阀接头上,便于安装与拆卸,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通过检测阀模块代替原有的膜片及触点结构并对检测阀模块进行密封,从而防止粉尘与检测阀模块接触,保证检测阀模块正常的工作,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1]2)O型圈的一侧设有检测阀垫,检测阀垫套设在检测阀模块上,O型圈与检测阀垫均由橡胶材料制成,通过检测阀垫与O型圈的配合,能够防止压缩空气泄露及保护检测阀模块,保证了气压电子检测阀的正常工作。
[0012]3)第一检测阀接头扣接在第二检测阀接头上,锁母式直通紧线接头转动安装在第一检测阀接头上,便于安装与拆卸,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气压电子检测阀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气压电子检测阀结构爆炸图。
[0015]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气压电子检测阀结构剖视图。
[0016]附图4是本技术一种气压电子检测阀结构电路板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0017]图中:1、第一检测阀接头;2、第二检测阀接头;3、锁母式直通紧线接头;4、检测阀模块;5、检测阀垫;6、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1
‑
3,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一种气压电子检测阀,包括第一检测阀接头1、O型圈6,所述O型圈6设置于第一检测阀接头1的内部,所述第一检测阀接头1内部安装有检测阀模块4,所述检测阀模块4包括防水型气压传感器、电路板,所述防水型气压传感器安装在电路板板的一侧上方,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比较电路、检测信号输出电路、电源电压转换电路、芯片,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比较电路、检测信号输出电路、电源电压转换电路、芯片,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与信号比较电路、所述信号比较电路与检测信号输出电路、所述检
测信号输出电路与芯片之间均通过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比较电路、检测信号输出电路、芯片均与电源电压转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采用市售成熟产品,比如是型号为MC33063芯片,所述第一检测阀接头1接近防水型气压传感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检测阀接头2,第二检测阀接头2与外部气缸连接,所述检测阀模块4端部安装在第二检测阀接头2的通孔中,所述O型圈6安装在第二检测阀接头2与检测阀模块4之间,所述第一检测阀接头1远离O型圈6的一端安装有锁母式直通紧线接头3,锁母式直通紧线接头3用于对三芯电缆进行固定与密封作用,防止灰尘和水分子进入到监测阀内部,从而保证电子检测阀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一检测阀接头1、第二检测阀接头2、锁母式直通紧线接头3将检测阀模块4进行密封,同时能够有效屏蔽磁场干扰,防止粉尘与检测阀模块4接触,保证检测阀模块4正常的工作,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1]所述O型圈6的一侧设有检测阀垫5,所述检测阀垫5套设在检测阀模块4上,所述O型圈6与检测阀垫5均由橡胶材料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压电子检测阀,包括第一检测阀接头、O型圈,所述O型圈设置于第一检测阀接头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阀接头内部安装有检测阀模块,所述检测阀模块包括防水型气压传感器、电路板,所述防水型气压传感器安装在电路板的一侧上方,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比较电路、检测信号输出电路、电源电压转换电路、MC33063芯片,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与信号比较电路、所述信号比较电路与检测信号输出电路、所述检测信号输出电路与MC33063芯片之间均通过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比较电路、检测信号输出电路、MC33063芯片均与电源电压转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检测阀接头接近防水型气压传感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检测阀接头,第二检测阀接头与外部气缸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镇浩,阮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弋泽展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