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管道穿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896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管道穿行装置,包括有两环形气囊,两环形气囊间连接有水平延伸的连接气囊,两环形气囊均与连接气囊相连但均不相通,连接气囊内设置有橡皮筋,该橡皮筋与连接气囊长度方向同向延伸,且橡皮筋两端与连接气囊两端相连接,该气动管道穿行装置结构合理,便捷高效。

A Pneumatic Pipeline Passing Device and Its Wor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管道穿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施工领域,是一种气动管道穿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通讯、供电、家庭装修等所有需要在管道内铺设线、缆的场合,主要采用人工的方式将钢丝从管道一端插入、另一端穿出,再由钢丝捆绑拉动其他线、缆实现线、缆在管道内的铺设过程,这种方式在管道比较长,尤其是管道有弯、折的场合下穿越钢丝就比较困难,致使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管道穿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不仅结构合理,而且便捷高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管道穿行装置,包括有两环形气囊,两环形气囊间连接有水平延伸的连接气囊,两环形气囊均与连接气囊相连但均不相通,连接气囊内设置有橡皮筋,该橡皮筋与连接气囊长度方向同向延伸,且橡皮筋两端与连接气囊两端相连接。进一步的,两环形气囊可根据在管道的位置分为前环形气囊与后环形气囊,所述前环形气囊、后环形气囊、连接气囊的充气口处分别通过二位三通电磁阀与气泵相连通,该气泵外接有一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后环形气囊中心固连有一环形钢圈,该环形钢圈内水平架设有一挂接杆,所述挂接杆朝左右延伸至环形钢圈内表面并固接。进一步的,所述挂接杆后表面沿左右延伸方向均布有若干挂接孔,该挂接孔均由若干半圆环两端固接在挂接杆后表面形成。一种气动管道穿行装置的工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在挂接杆的挂接孔中挂接需要穿过管道的线缆,接着将装置放置在管道内,通过控制器使后环形气囊的二位三通电磁阀得电,气泵朝后环形气囊内充气,使得后环形气囊充气后外表面均与管道内壁顶接,接着使连接气囊的二位三通电磁阀得电,气泵朝连接气囊内充气,连接气囊朝前水平延伸,橡皮筋自然状态随连接气囊拉伸而拉伸,变为绷紧状态,连接气囊充气完毕后,前环形气囊随连接气囊前进相应距离,接着通过控制器使前环形气囊的二位三通电磁阀得电,气泵对前环形气囊内充气,使前环形气囊外表面与管道内壁顶接,最后先使后环形气囊的二位三通电磁阀断电,后环形气囊放气,接着通使连接气囊的二位三通电磁阀断电,连接气囊放气,在橡皮筋收缩的作用下,连接气囊与后环形气囊均随之前移,带动后方挂接的线缆前移,后使前环形气囊的二位三通电磁阀断电并依此循环上述操作,直到装置从另一端管道穿出,即穿线缆过程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该气动管道穿行装置,可以取代人工穿接方式,使管道内穿线效率提高,有效解决了因穿接过程中遇到管道弯、折,难以穿过导致效率降低且工人劳动强度增大的问题,该气动管道穿行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后环形气囊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挂接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控制流程示意图。图中:1-环形气囊,2-连接气囊,3-橡皮筋,4-前环形气囊,5-后环形气囊,6-环形钢圈,7-挂接杆,8-挂接孔,9-半圆环,10-管道,11-线缆。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5所示,一种气动管道穿行装置,包括有两环形气囊1,两环形气囊间连接有水平延伸的连接气囊2,两环形气囊均与连接气囊相连但均不相通,连接气囊内设置有橡皮筋3,该橡皮筋与连接气囊长度方向同向延伸,且橡皮筋两端与连接气囊两端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两环形气囊可根据在管道的位置分为前环形气囊4与后环形气囊5,所述前环形气囊、后环形气囊、连接气囊的充气口处分别通过二位三通电磁阀与气泵相连通;该气泵外接有一控制器控制驱动,该控制器具体驱动方式均为常规技术,对此不作过多赘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后环形气囊中心固连有一环形钢圈6,该环形钢圈内水平架设有一挂接杆7,所述挂接杆朝左右延伸至环形钢圈内表面并固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挂接杆后表面沿左右延伸方向均布有若干挂接孔8,该挂接孔均由若干半圆环9两端固接在挂接杆后表面形成。一种气动管道穿行装置的工作方法,并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在挂接杆的挂接孔中挂接需要穿过管道10的线缆11,接着将装置放置在管道内,通过控制器使后环形气囊的二位三通电磁阀得电,气泵朝后环形气囊内充气,使得后环形气囊充气后外表面均与管道内壁顶接,接着使连接气囊的二位三通电磁阀得电,气泵朝连接气囊内充气,连接气囊朝前水平延伸,橡皮筋自然状态随连接气囊拉伸而拉伸,变为绷紧状态,连接气囊充气完毕后,前环形气囊随连接气囊前进相应距离,接着通过控制器使前环形气囊的二位三通电磁阀得电,气泵对前环形气囊内充气,使前环形气囊外表面与管道内壁顶接,最后先使后环形气囊的二位三通电磁阀断电,后环形气囊放气,接着通使连接气囊的二位三通电磁阀断电,连接气囊放气,在橡皮筋收缩的作用下,连接气囊与后环形气囊均随之前移,带动后方挂接的线缆前移,后使前环形气囊的二位三通电磁阀断电并依此循环上述操作,直到装置从另一端管道穿出,即穿线缆过程完成。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气动管道穿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管道穿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环形气囊,两环形气囊间连接有水平延伸的连接气囊,两环形气囊均与连接气囊相连但均不相通,连接气囊内设置有橡皮筋,该橡皮筋与连接气囊长度方向同向延伸,且橡皮筋两端与连接气囊两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管道穿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环形气囊,两环形气囊间连接有水平延伸的连接气囊,两环形气囊均与连接气囊相连但均不相通,连接气囊内设置有橡皮筋,该橡皮筋与连接气囊长度方向同向延伸,且橡皮筋两端与连接气囊两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管道穿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环形气囊可根据在管道的位置分为前环形气囊与后环形气囊,所述前环形气囊、后环形气囊、连接气囊的充气口处分别通过二位三通电磁阀与气泵相连通,该气泵外接有一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管道穿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环形气囊中心固连有一环形钢圈,该环形钢圈内水平架设有一挂接杆,所述挂接杆朝左右延伸至环形钢圈内表面并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动管道穿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杆后表面沿左右延伸方向均布有若干挂接孔,该挂接孔均由若干半圆环两端固接在挂接杆后表面形成。5.一种气动管道穿行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守宽陈扬鑫孙依林陈佳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