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8897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2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非显示区和隔离所述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沟道。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表面具有连续分布的多个凸起部和多个凹陷部,所述多个凸起部和凹陷部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层覆盖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具有均匀的厚度。所述第三绝缘层包括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绝缘条,所述多个绝缘条与所述多个凹陷部对应设置。

Display panel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被一再减小,因此显示面板的边框处的各项工艺对加工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在薄膜晶体管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涂覆聚酰亚胺,实现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电绝缘。因此,所述聚酰亚胺要在覆盖所述显示区的导电层的同时不覆盖位于非显示区的导电层。参见图1,由于目前聚酰亚胺的印刷精度无法准确控制,容易导致聚酰亚胺外扩,覆盖位于非显示区的导电薄膜,导致银胶点无法与非显示区电连接,造成显示面板工作异常。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银胶点无法与非显示区电连接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非显示区和隔离所述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沟道,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表面具有连续分布的多个凸起部和多个凹陷部,所述多个凸起部和凹陷部交替设置;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覆盖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具有均匀的厚度;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包括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绝缘条,所述多个绝缘条与所述多个凹陷部对应设置。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银胶点,所述多个银胶点间隔分布在所述沟道中;其中,所述银胶点的顶部溢出所述沟道,并延伸覆盖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导电层。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每一个所述凹陷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水平面上的投影覆盖与所述凹陷部对应的绝缘条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投影。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任意一个所述凸起部的侧壁和与所述凸起部对应的凹陷部的侧壁平滑连接。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多个凸起部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所述多个凹陷部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多个凸起部的最高点与所述多个凹陷部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绝缘条的厚度的五倍。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多个凸起部的顶部为光滑的弧面。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形成所述第三绝缘层的材料为聚酰亚胺;其中,所述聚酰亚胺的固化浓度低于6.5%,粘度小于35%。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环绕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显示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述非显示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沟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边界上。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环绕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形成覆盖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绝缘层和覆盖所述第二区域的钝化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钝化层之间存在沟道;形成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二绝缘层和覆盖所述钝化层的平坦化层,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表面具有连续分布的多个凸起部和多个凹陷部,所述多个凸起部和凹陷部交替设置;形成覆盖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第一导电层和覆盖所述平坦化层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具有均匀的厚度;形成第三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包括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绝缘条,所述多个绝缘条与所述多个凹陷部对应设置;所述第四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二导电层。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形成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二绝缘层和覆盖所述钝化层的平坦化层的方法包括:形成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沟道和所述钝化层的绝缘介质层;形成覆盖所述绝缘介质层的光刻胶;采用掩膜版对所述光刻胶进行显影;将所述光刻胶的图案转移到所述绝缘介质层上;其中,所述掩膜版包括与所述平坦化层对应的第一图案、与所述沟道对应的第二图案和与所述第二绝缘层对应的第三图案;其中,所述第三图案对应的掩膜版区域为半色调掩膜版,所述半色调掩膜版中对应所述多个凹陷部的图像具有第一透光率,对应所述多个凸起部的图像具有第二透光率,所述第一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透光率。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形成第三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的方法包括:形成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聚酰亚胺,所述聚酰亚胺具有流动性;静置所述显示面板,使位于第一导电层上的聚酰亚胺聚集到所述多个凹陷部中;固化所述聚酰亚胺,形成位于所述多个凹陷部底部的多个绝缘条和覆盖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四绝缘层。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聚酰亚胺的固化浓度低于6.5%,粘度小于35%。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每一个所述凹陷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水平面上的投影覆盖与所述凹陷部对应的绝缘条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投影。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任意一个所述凸起部的侧壁和与所述凸起部对应的凹陷部的侧壁平滑连接。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多个凸起部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所述多个凹陷部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多个凸起部的最高点与所述多个凹陷部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绝缘条的厚度的五倍。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所述多个凸起部的顶部为光滑的弧面。根据本申请的其中一个方面,形成第三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形成多个银胶点,所述多个银胶点间隔分布在所述沟道中;其中,所述银胶点的顶部溢出所述沟道,并延伸覆盖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导电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表面平坦的非显示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具有连续分布的多个凸起部和多个凹陷部,所述多个凸起部和凹陷部交替设置。因此,本申请能够将覆盖非显示区的第一导电层的第三绝缘层限定在所述凹陷部中,使所述第一导电层暴露在第三绝缘层之外,从而可以实现第一导电层和银胶点的电连接,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银胶点无法与非显示区电连接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理想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形成第二绝缘层之后的剖面图;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形成第一导电层之后的剖面图;图5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形成绝缘介质层之后的剖面图;图6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形成第三介质层之后的剖面图;图7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形成银胶点之后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首先对现有技术进行简要说明。参见图1,图1为理想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薄膜晶体管层110、钝化层120、平坦化层130、导电层140和绝缘层150。沟道160贯穿所述钝化层120、平坦化层130和导电层140,实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的电绝缘。理想情况中,所述绝缘层150覆盖且仅覆盖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从而通过银胶点将非显示区NA的导电层140引出,实现非显示区NA的电学功能,例如静电引出、引线接口等。然而,参见图2,在实际中,随着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非显示区NA的宽度越来越小。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非显示区和隔离所述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沟道,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表面具有连续分布的多个凸起部和多个凹陷部,所述多个凸起部和凹陷部交替设置;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覆盖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具有均匀的厚度;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包括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绝缘条,所述多个绝缘条与所述多个凹陷部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非显示区和隔离所述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沟道,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表面具有连续分布的多个凸起部和多个凹陷部,所述多个凸起部和凹陷部交替设置;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覆盖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具有均匀的厚度;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包括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间隔分布的多个绝缘条,所述多个绝缘条与所述多个凹陷部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银胶点,所述多个银胶点间隔分布在所述沟道中;其中,所述银胶点的顶部溢出所述沟道,并延伸覆盖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导电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凹陷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水平面上的投影覆盖与所述凹陷部对应的绝缘条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投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凸起部的侧壁和与所述凸起部对应的凹陷部的侧壁平滑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部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所述多个凹陷部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部的最高点与所述多个凹陷部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绝缘条的厚度的五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部的顶部为光滑的弧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三绝缘层的材料为聚酰亚胺;其中,所述聚酰亚胺的固化浓度低于6.5%,粘度小于3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环绕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显示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述非显示区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沟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边界上。10.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环绕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形成覆盖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绝缘层和覆盖所述第二区域的钝化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钝化层之间存在沟道;形成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二绝缘层和覆盖所述钝化层的平坦化层,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表面具有连续分布的多个凸起部和多个凹陷部,所述多个凸起部和凹陷部交替设置;形成覆盖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第一导电层和覆盖所述平坦化层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何米田公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