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碳化硅原料混合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40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化硅原料混合釜,属于混合装置领域,包括混合釜本体、内筒体、第一驱动装置和搅拌装置。混合釜本体的内部形成容纳空间,混合釜本体上进料口。内筒体的内部形成具有顶部开口的盛料空间,内筒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内部形成出料通道,内筒体可移动地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出料管延伸至混合釜本体外,进料口通向盛料空间。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内筒体相对混合釜本体上下往复移动。搅拌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搅拌桨,搅拌桨可转动地设置于混合釜本体,搅拌桨竖向延伸至盛料空间内,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搅拌桨相对混合釜本体转动。这种碳化硅原料混合釜可有效保证混合后的碳化硅原料的均匀性。

A Silicon Carbide Raw Material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硅原料混合釜
本技术涉及混合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碳化硅原料混合釜。
技术介绍
碳化硅又名金刚砂,其有石英砂、石油焦、木屑等原料在高温环境下冶炼而成,在冶炼前需要通过混合釜对碳化硅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现有的混合釜对碳化硅的原料搅拌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硅原料混合釜,以改善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碳化硅原料混合釜,包括混合釜本体、内筒体、第一驱动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混合釜本体的内部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混合釜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内筒体的内部形成具有顶部开口的盛料空间,所述内筒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内部形成与所述盛料空间连通的出料通道,所述内筒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内筒体能够相对所述混合釜本体上下移动,所述出料管延伸至所述混合釜本体外,所述进料口通向所述盛料空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内筒体相对所述混合釜本体上下往复移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混合釜本体,所述搅拌桨竖向延伸至所述盛料空间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桨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原料混合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釜本体,所述混合釜本体的内部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混合釜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进料口;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内部形成具有顶部开口的盛料空间,所述内筒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内部形成与所述盛料空间连通的出料通道,所述内筒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内筒体能够相对所述混合釜本体上下移动,所述出料管延伸至所述混合釜本体外,所述进料口通向所述盛料空间;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内筒体相对所述混合釜本体上下往复移动;及其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混合釜本体,所述搅拌桨竖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原料混合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釜本体,所述混合釜本体的内部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混合釜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进料口;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内部形成具有顶部开口的盛料空间,所述内筒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内部形成与所述盛料空间连通的出料通道,所述内筒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内筒体能够相对所述混合釜本体上下移动,所述出料管延伸至所述混合釜本体外,所述进料口通向所述盛料空间;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内筒体相对所述混合釜本体上下往复移动;及其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混合釜本体,所述搅拌桨竖向延伸至所述盛料空间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桨相对所述混合釜本体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原料混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的底部设有凸出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转环和驱动机构,所述转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环绕所述混合釜本体的轴线转动;其中,所述转环轴向的一端的端面为引导斜面,所述内筒体位于所述转环的上侧,所述凸出部放置于所述引导斜面上;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环转动时,所述引导斜面能够使所述内筒体相对所述混合釜本体上下往复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化硅原料混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斜面包括第一斜面段和第二斜面段,所述第一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周李运平梁广伟谢宇蔡泽昱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