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步加热法溶解重组蛛丝蛋白包涵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一步加热法溶解重组蛛丝蛋白包涵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蜘蛛丝具有优良的性能,但是无法像饲养家蚕一样大规模获取蛛丝纤维,严重阻碍了蜘蛛丝的大规模应用。然而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重组表达蛛丝蛋白制备仿生蜘蛛丝。大肠杆菌作为表达外源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具有周期短、培养成本低、操作简单、表达水平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因大肠杆菌缺乏内质网和伴侣蛋白等真核生物中用于蛋白质折叠的关键元件,从而导致一些真核来源的蛋白或者对细胞有毒性的蛋白时经常聚集形成包涵体蛋白。传统溶解包涵体蛋白的方法一般需要用强变性剂,如8M尿素或6M盐酸胍,通过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多肽伸展而可溶。变性的蛋白通过缓慢去除变性剂使目标蛋白从变性的伸展状态恢复到正确的高级结构。由于含有高浓度的变性剂在复性过程中需要多次重复更换缓冲液,因此需要大体积的缓冲液且耗时长。CN103833824A公开了一种溶解包涵体蛋白的方法,采用低浓度的变性剂与-20℃低温冷冻相结合的方法来溶解包涵体蛋白,该方法虽然可以有效的溶解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解重组蛛丝蛋白包涵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重组蛛丝蛋白包涵体重悬于含有尿素的缓冲液中,得到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尿素的浓度为2‑4M,所述缓冲液的pH为5‑10,然后将所述悬浮液加热至40~100℃,使重组蛛丝蛋白包涵体蛋白溶解,离心后分离出上清液,即得到可溶重组蛛丝蛋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解重组蛛丝蛋白包涵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重组蛛丝蛋白包涵体重悬于含有尿素的缓冲液中,得到悬浮液,所述悬浮液中尿素的浓度为2-4M,所述缓冲液的pH为5-10,然后将所述悬浮液加热至40~100℃,使重组蛛丝蛋白包涵体蛋白溶解,离心后分离出上清液,即得到可溶重组蛛丝蛋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蛛丝蛋白包涵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重组表达蛛丝蛋白包涵体的菌体破碎后离心,弃上清液后,将得到的沉淀物用洗涤缓冲液洗涤3-5次,即得到所述重组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