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与外管固定连接导引套筒的载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63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与外管固定连接导引套筒的载杆。为提供一种结合牢固、杜绝导引套筒轴向移动的家具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外管、内管及组设在外管连接端并滑动套设于内管外周的导引套筒;外管连接端及导引套筒分别设有互补并固接的固接部;导引套筒藉由其上与外管连接端固接部互补并固接的固接部与外管固定连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家具部件,特别是一种具有与外管固定连接导引套筒的载杆。德专利案DE-A4402327公开的习知伸缩杆包括内管、外管及置于内、外之间的导引套。导引套筒设有在压座中嵌入外管中的可挠部段及张开锥形部。张开锥形部突伸超出可挠部段并具有外锥形及内锥形。张开锥形部的外锥形锥形角度大于内锥形锥角,其最大内径略大内管的直径。如此,内管可相对于导引套筒及外管构成无间隙组接方式。然而,由于制造的容许误差较大,并不能持续确保可挠部段摩擦接合的牢固性,从而影响内管移动时导引套筒固定于外管壁上的牢固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牢固、杜绝导引套筒轴向移动的具有与外管固定连接导引套筒的载杆。本技术包括外管、内管及组设在外管连接端并滑动套设于内管外周的导引套筒;外管连接端及导引套筒分别设有互补并固接的固接部;导引套筒藉由其上与外管连接端固接部互补并固接的固接部与外管固定连接。其中导引套筒设有与内管外周面相对应并轴向滑动套组的通孔,其包括套体及自套体顶端朝外凸设的突缘。导引套筒包括套体及自套体顶端朝内凸设的突缘;套体内周与外管连接端外周相对应;突缘形成与内管外周面相对应并轴向滑动套组通孔。导引套筒套体沿其周围均布由切口分隔开的卡合舌片;切口的开口朝向其自由端边缘。外管连接端固接部为凹设于连接端内壁的环状嵌槽;导引套筒的固接部为凸设于其套体外周并位于卡合舌片段与外管连接端内壁环状嵌槽互补并固接的凸缘。外管连接端固接部为凸设于连接端内壁的环状嵌缘;导引套筒的固接部为凹设于其套体外周并位于卡合舌片段与外管连接端内壁环状嵌缘互补并固接的嵌槽。外管连接端的固接部为凸设于连接端外壁的环状嵌缘;导引套筒的固接部为凹设于其套体内周与外管连接端外壁环状嵌缘互补并固接的嵌槽。外管连接端的固接部为设置于连接端内周的内螺纹;导引套筒的固接部为设置于其套体外周与外管内螺纹相对应并螺接的外螺纹。导引套筒通孔内壁凹设两道嵌组矩形或圆形横截面弹性支持环的环槽。导引套筒由两个半部对接构成。导引套筒通孔内壁凹设嵌组长条形横截面弹性支持环的环槽。弹性支持环为弹性或毛毡材料制成的弹性支持环。弹性支持环为弹性或毛毡材料制成的弹性支持环。导引套筒通孔内壁轴向凸设数构成弹性支持环的端部变尖的可弯曲肋条。由于本技术包括外管、内管及组设在外管连接端并滑动套设于内管外周的导引套筒;外管连接端及导引套筒分别设有互补并固接的固接部。导引套筒藉由其上与外管连接端固接部互补并固接的固接部与外管固定连接,内管轴向滑动套组于导引套筒的通孔内。结合牢固、杜绝导引套筒轴向移动,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导引套筒固接部为凸缘)。图2、为本技术导引套筒结构示意上视立体图(导引套筒固接部为凸缘)。图3、为本技术导引套筒结构示意下视立体图(导引套筒固接部为凸缘)。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导引套筒固接部为环槽)。图5、为本技术导引套筒结构示意上视立体图(导引套筒固接部为环槽)。图6、为本技术导引套筒结构示意下视立体图(导引套筒固接部为环槽)。图7、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导引套筒固接部为内周环槽)。图8、为本技术导引套筒结构示意上视立体图(导引套筒固接部为内周环槽)。图9、为本技术导引套筒结构示意立体图(导引套筒固接部为螺纹)。图10为本技术导引套筒结构示意剖视图(导引套筒固接部为螺纹、设有弹性支持环)。图11、为本技术导引套筒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导引套筒由两半部构成、固接部为螺纹)。图1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导引套筒固接部为螺纹、设有弹性支持环)。图1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导引套筒固接部为螺纹、设有弹性支持环)。图1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导引套筒固接部为螺纹、设有轴向肋条)。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系用于藉由可松开的保持元件固定小家俱、篮(Korb)或其他附件。本技术包括为金属的外管10、内管16及固设在外管10连接端18内周并滑动套设于内管16外周的导引套筒12。外管10连接端18内壁凹设为环状嵌槽24的固接部。如图2、图3所示,导引套筒12设有与内管16外周面相对应并轴向滑动套组的通孔14,其包括套体22及自套体22顶端朝外凸设的突缘20。套体22外周与外管10连接端18内周相对应并设有与连接端18内壁为嵌槽24的固接部互补并固接的为凸缘30的固接部。套体22沿其周围均布由切口32分隔开的卡合舌片34,并令为凸缘30的固接部位于卡合舌片34段;切口32的开口朝向其自由端边缘。突缘20直径大于外管10外周并顶在外管10连接端18顶端181。如图1所示,导引套筒12藉由其套体22的卡合舌片34及为凸缘30的固接部轴向固定组设于外管10连接端18内周,内管16轴向滑动套组于导引套筒12的通孔14内。如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为金属的外管10a、内管16及固设在外管10a连接端18a内周并滑动套设于内管16外周的导引套筒12a。外管10a连接端18a内壁凸设为环状嵌缘24a的固接部。如图5、图6所示,导引套筒12a设有与内管16外周面相对应并轴向滑动套组的通孔14,其包括套体22a及自套体22a顶端朝外凸设的突缘20a。套体22a外周与外管10a连接端18a内周相对应并凹设与连接端18a为嵌缘24a的固接部互补并固接的为嵌槽26的固接部。套体22a沿其周围均布由切口32分隔开的卡合舌片34a,并令为嵌槽26的固接部位于卡合舌片34a段;切口32的开口朝向其自由端边缘。突缘20a直径大于外管10a外周并顶在外管10a连接端18a顶端181a。如图4所示,导引套筒12a藉由其套体22a的卡合舌片34a及为嵌槽24a的固接部轴向固定组设于外管10a连接端18a内周,内管16轴向滑动套组于导引套筒12a通孔14内。如图7所示,本技术包括为金属的外管10b、内管16及固设在外管10b连接端18b外周并滑动套设于内管16外周的导引套筒12b。外管10b连接端18b外壁凸设为环状嵌缘24b的固接部。如图8所示,导引套筒12b包括套体22b及自套体22b顶端朝内凸设的突缘20b。套体22b内周与外管10b连接端18b外周相对应并凹设与连接端18b为嵌缘24b的固接部互补并固接的为嵌槽28的固接部。突缘20b顶在外管10b连接端18b顶端181b,其形成与内管16外周面相对应并轴向滑动套组通孔14。导引套筒12b藉由其套体22b为嵌槽28的固接部轴向固定组设于外管10b连接端18b外周,内管16轴向滑动套组于导引套筒12b通孔14内。亦可如图9、图10所示,于外管连接端内周设有为内螺纹的固接部;导引套筒12c通孔38内壁凹设两道嵌组矩形或圆形横截面弹性支持环42的环槽40,以构成弹性通孔;其套体22c外周设有与外管为内螺纹固接部相对应并螺接的为外螺纹36的固接部。亦可如图11、图12所示,于外管连接端内周设有为内螺纹的固接部;导引套筒12d由两个半部44构成,其通孔38d内壁凹设两道嵌组矩形或圆形横截面弹性支持环的环槽40d,以构成弹性通孔;其套体22d外周设有与外管为内螺纹固接部相对应并螺接的为外螺纹36d的固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与外管固定连接导引套筒的载杆,它包括外管、内管及组设在外管连接端并滑动套设于内管外周的导引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连接端及导引套筒分别设有互补并固接的固接部;导引套筒藉由其上与外管连接端固接部互补并固接的固接部与外管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淑碧
申请(专利权)人:劲桥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