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救生消防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61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极地救生消防车,其结构包括车架、位于车架两端的前驾驶室和后驾驶室、设置于两个驾驶室之间的车厢以及前车轮、中间车轮和后车轮,还包括设置于车厢内的蓄电池、用于驱动消防车前后行使的浮动驱动桥系统、用于控制前车轮和后车轮在狭窄通道内转向的万能转向系统、用于在缺氧或空气严重污染条件下提供高压空气的微增压呼吸系统、可降低车身温度的降温系统以及用于控制各个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该极地救生消防车能够在缺氧、高温、火场的极端恶劣环境下,能够正常、顺畅地行驶并且能够方便、安全地救生,通过性强。

Polar lifesaving fire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地救生消防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车
,具体涉及极地救生消防车。
技术介绍
在各种火灾当中,往往有被困在火场内的人员需要紧急救出,但由于火场内情况极其危险且缺氧,现有消防车无法贴近火场。虽然消防员靠穿带防火保护服及背带空呼器,但经过很长的路穿越火场之后,还来不及救人,自己就由于氧气快耗尽而不得不先撤出来,有的甚至就在火场内牺牲了。有的消防车虽然在前期快速地贴近了火场,但后来在浓烟滚滚和通道变窄或有障碍物时,消防车由于缺氧无法启动,再也开不出来,本来已被救到车上的群众、车内的消防人员和消防车一起在大火中失去了。如在隧道中发生火灾时,现有消防车更加难以接近火场,有的在离火场还有800米时,发动机就会因缺氧而开始熄火,消防车开不进去了。消防员也无法启动消防泵抽水灭火,也无法将被困群众救出来,造成众多遇险群众因窒息而丧失生命。若长时间停留在缺氧环境中,呼吸器的空气被耗尽后,消防员的生命也无法保障。在以上这些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现有的消防车因其驱动、自保都依赖于氧气,根本无能为力,从而无法实现救援的目的。因此,亟需研究能够在各种极端恶劣环境下能够正常、顺畅地行驶并且能够救生的消防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极地救生消防车,该消防车能够在缺氧、高温、火场的极端恶劣环境下,能够正常、顺畅地行驶并且能够方便、安全地救生。提供极地救生消防车,包括车架、位于车架两端的前驾驶室和后驾驶室、设置于两个驾驶室之间的车厢以及前车轮、中间车轮和后车轮,还包括设置于车厢内的蓄电池、用于驱动消防车前后行使的浮动驱动桥系统、用于控制前车轮和后车轮在狭窄通道内转向的万能转向系统、用于在缺氧或空气严重污染条件下提供高压空气的微增压呼吸系统、可降低车身温度的降温系统以及用于控制各个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浮动驱动桥系统包括用于驱动中间车轮转动的浮动驱动桥和浮动装置,所述浮动驱动桥通过所述浮动装置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浮动驱动桥通过电控系统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控系统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万能转向系统包括用于驱动前车轮转向的前驱动桥、用于驱动后车轮转向的后驱动桥以及分别与所述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连接的前转向液压系统和后转向液压系统,所述前转向液压系统和后转向液压系统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为微增压呼吸系统包括设置于车厢内的高压气瓶组以及与所述高压气瓶组连接的放气管,所述放气管分别延伸至所述前驾驶室和后驾驶室内,位于所述前驾驶室和后驾驶室内的放气管上开设有多个放气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放气管与高压气瓶组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减压阀、流量控制阀和流量计,所述流量控制阀和流量计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降温系统包括设置于车厢内的水罐和消防水泵以及位于消防车上的若干个喷嘴,所述消防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罐连接,所述消防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路与所述喷嘴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嘴设置于消防车的车顶和/或车底。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万能转向系统还包括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通过供油管路分别与所述前转向液压系统和后转向液压系统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油管路上设置有电动液压泵,所述电动液压泵与所述蓄电池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均设置有转角感应器,所述转角感应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驾驶室和后驾驶室内均设置有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控制面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驾驶室和后驾驶室内均设置有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方向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极地救生消防车到达或者快要火灾现场时,在缺氧、发动机自动熄灭的情况下,马上启动蓄电池、电控系统和浮动驱动桥系统,通过浮动装置将浮动驱动桥下沉到位并锁定位置,浮动驱动桥驱动中间车轮转动,从而驱动消防车往前或往后行驶;在缺氧或空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马上关闭所有车窗和车门,启动车内微增压呼吸系统,向消防车内提供高压空气,从而微微地增加了车内气压,以防止有毒气体进入车内,保证车内人员的呼吸安全;在外界温度过高或消防车受到火灾威胁时,马上启动降温系统,从而降低车身外表的温度,防止车外火热传导至车内造成车内温度过高,同时防止消防车本身被烧伤;当消防车进入通道狭窄难以通过时,马上启用万能转向系统,中央控制单元根据方向盘的转向指令计算前车轮和后车轮的理论转向角度进而驱动前车轮和后车轮的多种转向模式,随意切换;当消防车在狭窄通道无法调头时,前、后驾驶室可进行双向驾驶操作,无需调头。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该极地救生消防车能在火场的极端环境下,方便、安全地救生;(2)在缺氧、高温的极端条件下,能正常、顺畅地行驶;(3)在火场的极端环境下,能在车内形成人员存活的环境,呼吸安全,温度适宜;(4)通过性强,能实现消防车的平移、原地拐弯、窄道直角捌弯、避障、双向驾驶的功能。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极地救生消防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极地救生消防车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极地救生消防车的浮动驱动桥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极地救生消防车的万能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极地救生消防车的微增压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前驾驶室1、控制面板11、后驾驶室2、车厢3、蓄电池4;浮动驱动桥系统5、浮动驱动桥51、浮动装置52、电控系统53;万能转向系统6、前驱动桥61、后驱动桥62、前转向液压系统63、后转向液压系统64、液压油箱65、转角感应器66、方向盘67;微增压呼吸系统7、高压气瓶组71、放气管72、放气嘴721、减压阀73、流量控制阀74、流量计75;降温系统8、水罐81、消防水泵82、供水管路83、喷嘴831;中央控制单元9;前车轮10、后车轮20、中间车轮30。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的极地救生消防车,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车架、位于车架两端的前驾驶室1和后驾驶室2、设置于两个驾驶室之间的车厢3以及前车轮10、中间车轮30和后车轮20,还包括设置于车厢3内的蓄电池4、用于驱动消防车前后行使的浮动驱动桥系统5、用于控制前车轮10和后车轮20在狭窄通道内转向的万能转向系统6、用于在缺氧或空气严重污染条件下提供高压空气的微增压呼吸系统7、可降低车身温度的降温系统8以及用于控制各个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9;前驾驶室1和后驾驶室2内均设置有与中央控制单元9电连接的控制面板11,便于驾驶员进行操作。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浮动驱动桥系统5包括用于驱动中间车轮30转动的浮动驱动桥51和浮动装置52,浮动驱动桥51位于消防车中部的车架下方,浮动驱动桥51通过浮动装置52与车架连接,浮动驱动桥51通过电控系统53与蓄电池4电连接,电控系统53与中央控制单元9电连接,前驾驶室1和后驾驶室2的控制面板11通过中央控制单元9与电控系统53进行电路连接。当在缺氧、发动机自动熄灭的情况下,消防车正常自由行驶的工作原理是:在前驾驶室1或后驾驶室2内操作控制面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极地救生消防车,包括车架、位于车架两端的前驾驶室和后驾驶室、设置于两个驾驶室之间的车厢以及前车轮、中间车轮和后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车厢内的蓄电池、用于驱动消防车前后行使的浮动驱动桥系统、用于控制前车轮和后车轮在狭窄通道内转向的万能转向系统、用于在缺氧或空气严重污染条件下提供高压空气的微增压呼吸系统、可降低车身温度的降温系统以及用于控制各个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浮动驱动桥系统包括用于驱动中间车轮转动的浮动驱动桥和浮动装置,所述浮动驱动桥通过所述浮动装置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浮动驱动桥通过电控系统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控系统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万能转向系统包括用于驱动前车轮转向的前驱动桥、用于驱动后车轮转向的后驱动桥以及分别与所述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连接的前转向液压系统和后转向液压系统,所述前转向液压系统和后转向液压系统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极地救生消防车,包括车架、位于车架两端的前驾驶室和后驾驶室、设置于两个驾驶室之间的车厢以及前车轮、中间车轮和后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车厢内的蓄电池、用于驱动消防车前后行使的浮动驱动桥系统、用于控制前车轮和后车轮在狭窄通道内转向的万能转向系统、用于在缺氧或空气严重污染条件下提供高压空气的微增压呼吸系统、可降低车身温度的降温系统以及用于控制各个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浮动驱动桥系统包括用于驱动中间车轮转动的浮动驱动桥和浮动装置,所述浮动驱动桥通过所述浮动装置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浮动驱动桥通过电控系统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控系统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万能转向系统包括用于驱动前车轮转向的前驱动桥、用于驱动后车轮转向的后驱动桥以及分别与所述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连接的前转向液压系统和后转向液压系统,所述前转向液压系统和后转向液压系统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地救生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为微增压呼吸系统包括设置于车厢内的高压气瓶组以及与所述高压气瓶组连接的放气管,所述放气管分别延伸至所述前驾驶室和后驾驶室内,位于所述前驾驶室和后驾驶室内的放气管上开设有多个放气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地救生消防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海关鸿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永强奥林宝国际消防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