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北大学专利>正文

非对称场流分离装置及分离检测样品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6366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对称场流分离装置及分离检测样品的方法,所述非对称场流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池道、载液供应装置、交叉流流速监测调控装置、流道转换控制部件及若干条流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管道及其连接方式,并选择合适的管道内径范围,提高了非对称场流分离装置的分离上限,使其具有较广泛的检测范围1 nm~20μm,扩大了适用范围,优化了样品的分离条件,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解决了商品化AF4分离装置分离范围狭窄和管道堵塞不易拆卸清洗的问题,装置成本低,性价比高,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Asymmetric Field-Flow Sepa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Samp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对称场流分离装置及分离检测样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对称场流分离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非对称场流分离装置及分离检测样品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分离表征生物样品的主要技术有尺寸排阻色谱法(Sizeexclusionchromatography,SEC)、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和动态光散射法(Dynamiclightscattering,DLS)等。SEC是一种利用多孔填料柱将溶液中的高分子按尺寸大小分离的色谱技术。它是基于体积排阻的分离机理,通过具有分子筛性质的固定相,用来分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并且还可以分析体积不同、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高分子同系物。由于SEC是基于样品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一种分离技术,具有剪切力,对分离样品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不适用于剪切力敏感的生物样品的分离。色谱柱的分离上限以及在分析过程中的剪切作用都会严重影响样品分离结果的精确性。DLS分析时间短,但对于多分散的样品,动态光散射测得的样品粒径分布误差较大。因此对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需要一种温和的分离表征技术。鉴于上述分离表征方法的缺陷,非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对称场流分离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液供应装置,经载液供给流道和第一载液流道与分离池道的第一入口相接,或者,经载液供给流道和第三载液流道与分离池道的第一入口相接;经载液供给流道和第二载液流道与分离池道的第一出口相接;交叉流流速监测调控装置,包括交叉流流速监测装置和交叉流流速调控部件,所述交叉流流速监测装置经交叉流流道与分离池道的第二出口相接,所述交叉流流速调控部件设置在交叉流流道上;以及流道转换控制部件,包括第一流道转换部件和第二流道转换部件;所述第一流道转换部件用以转换与分离池道的第一入口相接的第一载流流道和第三载流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转换部件用以转换与分离池道的第一出口相接的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对称场流分离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液供应装置,经载液供给流道和第一载液流道与分离池道的第一入口相接,或者,经载液供给流道和第三载液流道与分离池道的第一入口相接;经载液供给流道和第二载液流道与分离池道的第一出口相接;交叉流流速监测调控装置,包括交叉流流速监测装置和交叉流流速调控部件,所述交叉流流速监测装置经交叉流流道与分离池道的第二出口相接,所述交叉流流速调控部件设置在交叉流流道上;以及流道转换控制部件,包括第一流道转换部件和第二流道转换部件;所述第一流道转换部件用以转换与分离池道的第一入口相接的第一载流流道和第三载流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转换部件用以转换与分离池道的第一出口相接的第二载流流道和检测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场流分离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液流道包括第三分离管道、第五分离管道、第六分离管道和第七分离管道;所述第三载液流道包括第三分离管道和第七分离管道;所述第三分离管道经三通与所述载液供应流道相接,所述第七分离管道与分离池道的第一入口相接;所述第一流道转换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分离管道、第五分离管道、第六分离管道和第七分离管道相接;在所述第五分离管道和所述第六分离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一针型阀;所述第二载液流道包括第二分离管道和第四分离管道,所述第二分离管道经三通与所述载液供应流道相接,所述第四分离管道与分离池道的第一出口相接;所述检测流道包括第四分离管道和检测管道,所述第二流道转换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分离管道、检测管道和第四分离管道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对称场流分离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转换部件为四通旋塞阀,所述第二流道转换部件为L型三通旋塞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对称场流分离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管道、第三分离管道、第四分离管道采用内径为0.01"~0.02"、外径为1/16"的管;所述第七分离管道采用内径为0.005"~0.02"、外径1/16"的管;所述检测管道采用内径0.01"~0.02"、外径1/16"的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场流分离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流流道包括第八分离管道、第九分离管道和第十分离管道,所述第八分离管道与分离池道的第二出口相接,所述第十分离管道与所述交叉流流速监测装置相接;所述交叉流流速调控部件包括截止阀和第二针型阀,在所述第八分离管道和所述第九分离管道之间设置有截止阀,用以控制所述交叉流流道的启闭;在所述第九分离管道和所述第十分离管道之间设置有交叉流流速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海洋陈雪宋天歌申世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