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燕专利>正文

一种天然橡胶输送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621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具体是一种天然橡胶输送除湿装置,包括下底板座、上底板座、驱动机构、支撑架、主动轮、多孔传送带和从动轮,所述下底板座的上方设置有角度可调节的上底板座,多孔传送带的上水平部上侧设置有两条上除湿管;上底板座上固定设置有U形管,U形管的两个上端分别对应与两个上除湿管连接,上底板座的下侧还设置有与U形管连接的第二温控热风机;多孔传送带的上水平部下侧设置有一条下除湿管;下除湿管还通过连接管与第一温控热风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工况适应性好,且在物料输送时进行同步高效除湿作业,显著提升加工效率和企业效益。

A Dehumidification Device for Natural Rubber Conve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橡胶输送除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具体是一种天然橡胶输送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农副产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等产业进行初级加工形成的产品就是农副产品。在农副产品的植物类中包括粮食、蔬菜、烟叶、茶叶、园艺植物、药用植物、油料植物、纤维植物、糖料植物、林业产品以及其他植物等。其中,林业产品是指乔木、灌木和竹类植物,以及天然树脂、天然橡胶。天然橡胶是一种以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份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橡胶有较好的耐酸碱性能,但不耐浓强酸。由于天然橡胶是非极性橡胶,只能耐一些极性溶剂,而在非极性溶剂中则容易发生溶胀,因此,其耐油性和耐溶剂性很差。天然橡胶由于具有上述一系列物理化学特性,尤其是优良的回弹性、绝缘性、隔水性及可塑性等特性,并且,经过适当处理后还具有耐油、耐酸碱、耐热、耐寒、耐压、耐磨等特性,所以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运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医药卫生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在进行天然橡胶加工时,需要对物料进行输送和除湿作业,现有的装置不能做到输送和除湿同步进行,工况适应性差,影响物料加工效率和企业效益。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天然橡胶输送除湿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橡胶输送除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然橡胶输送除湿装置,包括下底板座、上底板座、驱动机构、支撑架、主动轮、多孔传送带和从动轮,所述下底板座的上方设置有角度可调节的上底板座,所述上底板座的顶部两端各安装有一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上端分别安装有从动轮和主动轮,从动轮和主动轮的外侧绕接有多孔传送带,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多孔传送带的上水平部上侧设置有两条上除湿管,两条所述上除湿管的下侧安装有多个上吹气头;所述上底板座上固定设置有U形管,U形管的两个上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上除湿管连接,所述上底板座的下侧还设置有与U形管连接的第二温控热风机;所述多孔传送带的上水平部下侧设置有一条下除湿管,所述下除湿管的上侧安装有多个下吹气头;所述下除湿管还通过连接管与第一温控热风机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底板座和下底板座之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柱和伸缩装置,且所述支撑柱和伸缩装置的上端均与上底板座铰接连接,支撑柱的下端固定于下底板座上,伸缩装置的下端铰接于下底板座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条所述上除湿管沿多孔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条所述上除湿管分别位于多孔传送带的前后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吹气头为下端朝向多孔传送带的中部倾斜设置,上吹气头的下端分别对应位于挡料板的内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除湿管沿多孔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下除湿管位于多孔传送带的中间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吹气头竖直设置,下吹气头的上端与多孔传送带下表面的距离小于5cm。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底板座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倒U形支撑杆,下除湿管固定设置于倒U形支撑杆的水平部上,第一温控热风机通过多根斜撑杆与其中一个所述倒U形支撑杆连接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孔传送带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状,挡料板的高度大于10cm,挡料板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孔传送带上沿其宽度方向还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挡料凸棱,且挡料凸棱的俯视呈波浪形状,挡料凸棱的高度小于挡料板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支撑柱和伸缩装置的设置,方便对上底板座进行角度调节,进而对多孔传送带进行调控,适应不同高度跨度的物料输送需要;2)通过第二温控热风机工作,可输送热风至U形管内,后通过U形管向两个上除湿管输送,最终从各个上吹气头排出,可对多孔传送带上两侧的物料除湿及推动;通过第一温控热风机工作,可向下除湿管输送热风,后从各个下吹气头排出,可对多孔传送带中部的物料进行除湿及推动;通过上吹气头和下吹气头的相互配合工作,利于多孔传送带上物料的翻动,提升除湿的全面性和效率;3)通过多孔传送带上挡料板和挡料凸棱的设置,能够适应上吹气头和下吹气头的除湿作业,通过挡料板防止物料侧向掉出,以及通过挡料凸棱进行物料局部限位,进一步提升物料的除湿和输送效果。综上所述,该装置工况适应性好,且在物料输送时进行同步高效除湿作业,显著提升加工效率和企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向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孔传送带部分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下底板座,3-带刹车万向轮,4-上底板座,5-倒U形支撑杆,6-第一温控热风机,7-第二温控热风机,8-驱动电机,9-主动带轮,10-伸缩装置,11-支撑架,12-传动带,13-主动轮,14-从动带轮,15-挡料板,16-多孔传送带,17-下除湿管,18-下吹气头,19-U形管,20-连接管,21-上除湿管,22-上吹气头,23-从动轮,24-斜撑杆,25-挡料凸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天然橡胶输送除湿装置,包括下底板座2、上底板座4、驱动机构、支撑架11、主动轮13、多孔传送带16和从动轮23,所述下底板座2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多个带刹车万向轮3,通过带刹车万向轮3方便装置的移动,所述下底板座2的上方设置有角度可调节的上底板座4,具体的,所述上底板座4和下底板座2之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柱1和伸缩装置10,且所述支撑柱1和伸缩装置10的上端均与上底板座4铰接连接,支撑柱1的下端固定于下底板座2上,伸缩装置10的下端铰接于下底板座2上,通过控制伸缩装置10伸缩,即可对上底板座4进行倾斜角度调节。所述上底板座4的顶部两端各安装有一个支撑架11,两个支撑架11的上端分别安装有从动轮23和主动轮13,从动轮23和主动轮13的外侧绕接有多孔传送带16,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主动轮13转动,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8、主动带轮9、传动带12和从动带轮14,所述驱动电机8固定设置于上底板座4上,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橡胶输送除湿装置,包括下底板座(2)、上底板座(4)、驱动机构、支撑架(11)、主动轮(13)、多孔传送带(16)和从动轮(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座(2)的上方设置有角度可调节的上底板座(4),所述上底板座(4)的顶部两端各安装有一个支撑架(11),两个支撑架(11)的上端分别安装有从动轮(23)和主动轮(13),从动轮(23)和主动轮(13)的外侧绕接有多孔传送带(16),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主动轮(13)转动;所述多孔传送带(16)的上水平部上侧设置有两条上除湿管(21),两条所述上除湿管(21)的下侧安装有多个上吹气头(22);所述上底板座(4)上固定设置有U形管(19),U形管(19)的两个上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上除湿管(21)连接,所述上底板座(4)的下侧还设置有与U形管(19)连接的第二温控热风机(7);所述多孔传送带(16)的上水平部下侧设置有一条下除湿管(17),所述下除湿管(17)的上侧安装有多个下吹气头(18);所述下除湿管(17)还通过连接管(20)与第一温控热风机(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橡胶输送除湿装置,包括下底板座(2)、上底板座(4)、驱动机构、支撑架(11)、主动轮(13)、多孔传送带(16)和从动轮(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座(2)的上方设置有角度可调节的上底板座(4),所述上底板座(4)的顶部两端各安装有一个支撑架(11),两个支撑架(11)的上端分别安装有从动轮(23)和主动轮(13),从动轮(23)和主动轮(13)的外侧绕接有多孔传送带(16),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主动轮(13)转动;所述多孔传送带(16)的上水平部上侧设置有两条上除湿管(21),两条所述上除湿管(21)的下侧安装有多个上吹气头(22);所述上底板座(4)上固定设置有U形管(19),U形管(19)的两个上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上除湿管(21)连接,所述上底板座(4)的下侧还设置有与U形管(19)连接的第二温控热风机(7);所述多孔传送带(16)的上水平部下侧设置有一条下除湿管(17),所述下除湿管(17)的上侧安装有多个下吹气头(18);所述下除湿管(17)还通过连接管(20)与第一温控热风机(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橡胶输送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座(4)和下底板座(2)之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柱(1)和伸缩装置(10),且所述支撑柱(1)和伸缩装置(10)的上端均与上底板座(4)铰接连接,支撑柱(1)的下端固定于下底板座(2)上,伸缩装置(10)的下端铰接于下底板座(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橡胶输送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上除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燕
申请(专利权)人:杨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