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航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598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偏航制动系统,包括制动钳、前机舱底座、偏航摩擦盘、偏航轴承、第一螺栓、塔筒法兰和第二螺栓,前机舱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制动钳,多个制动钳均位于偏航轴承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分布全面、均匀,大幅降低了因前机舱底座刚度的分布不均对前机舱底座和第一螺栓连接强度的影响,使第一螺栓均匀受力,延长了前机舱底座和第一螺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更换频率和运行成本。

A Yaw Brak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航制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偏航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前机舱底座的刚度变化对前机舱底座和偏航轴承连接螺栓的影响较大,且在倾覆力矩作用下,这种影响尤为突出;由于前机舱底座形状复杂,所以刚度变化较大,以至于前机舱底座和用来固定偏航轴承的第一螺栓受载不均匀;现有的偏航制动系统采用块体较大的制动钳,且分布片面,进一步加剧了前机舱底座和第一螺栓受载不均匀的现象,导致前机舱底座和第一螺栓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维修更换较为频繁,运行成本较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分布全面、均匀,延长了前机舱底座和第一螺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更换频率和运行成本的偏航制动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偏航制动系统,包括制动钳、前机舱底座、偏航摩擦盘、偏航轴承、第一螺栓、塔筒法兰和第二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偏航轴承;所述偏航轴承中穿插连接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第一螺栓,每个所述第一螺栓的螺纹端均插入螺接在前机舱底座的上方内部,从而将所述偏航轴承固定在前机舱底座的上方;所述偏航轴承的上方设置有偏航摩擦盘,所述偏航摩擦盘的上方设置有塔筒法兰;所述前机舱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制动钳,多个所述制动钳均与偏航摩擦盘相连且均位于偏航轴承的内侧;每个所述制动钳中均穿插连接有四个第二螺栓,每个所述第二螺栓的螺纹端均向下插入螺接在前机舱底座的上方内部,从而将所述制动钳固定在前机舱底座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前机舱底座的上方内侧向外形成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内端上侧向外形成有凸圈,所述制动钳固定在凸圈的上侧侧面上。优选地,所述制动钳的外侧向外形成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制动块,两个所述制动块分别贴合在偏航摩擦盘的上下两侧平面上。优选地,所述制动块的两侧均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斜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体积小,分布全面、均匀,大幅降低了因前机舱底座刚度的分布不均对前机舱底座和第一螺栓连接强度的影响,使第一螺栓均匀受力,延长了前机舱底座和第一螺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更换频率和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在A处的剖面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制动钳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偏航制动系统,包括制动钳1、前机舱底座3、偏航摩擦盘4、偏航轴承5、第一螺栓6、塔筒法兰7和第二螺栓2,前机舱底座3的上方设置有偏航轴承5;偏航轴承5中穿插连接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第一螺栓6,每个第一螺栓6的螺纹端均插入螺接在前机舱底座3的上方内部,从而将偏航轴承5固定在前机舱底座3的上方;偏航轴承5的上方设置有偏航摩擦盘4,偏航摩擦盘4的上方设置有塔筒法兰7;前机舱底座3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制动钳1,多个制动钳1均与偏航摩擦盘4相连且均位于偏航轴承5的内侧;每个制动钳1中均穿插连接有四个第二螺栓2,每个第二螺栓2的螺纹端均向下插入螺接在前机舱底座3的上方内部,从而将制动钳1固定在前机舱底座3的上方;前机舱底座3的上方内侧向外形成有延伸板31,延伸板31的内端上侧向外形成有凸圈32,制动钳1固定在凸圈32的上侧侧面上;制动钳1的外侧向外形成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制动块11,两个制动块11分别贴合在偏航摩擦盘4的上下两侧平面上,制动块11的两侧均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斜面12。使用时,塔筒法兰7带动偏航摩擦盘4并借助偏航轴承5在前机舱底座3的上方转动,因偏航摩擦盘4上设置有多个制动钳1,所以偏航摩擦盘4在转动时,其内侧边缘会在每个制动钳1的两个制动块11之间转动;一旦塔筒法兰7和偏航摩擦盘4的轴向发生偏移,就会使得偏航摩擦盘4的上下两侧平面压紧在每个制动钳1上的两个制动块11的下侧或上侧侧面,从而利用摩擦力减慢塔筒法兰7的转速,偏移越大,摩擦力越大,制动力也越大,最终实现了自动制动。前机舱底座的刚度变化对前机舱底座和偏航轴承连接螺栓的影响较大,且在倾覆力矩作用下,这种影响尤为突出;由于前机舱底座形状复杂,所以刚度变化较大,以至于前机舱底座3和用来固定偏航轴承5的第一螺栓6受载不均匀;现有的偏航制动系统采用块体较大的制动钳,且分布片面,进一步加剧了前机舱底座3和第一螺栓6受载不均匀的现象,导致前机舱底座3和第一螺栓6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维修更换较为频繁,运行成本较高;本技术体积小,分布全面、均匀,大幅降低了因前机舱底座刚度的分布不均对前机舱底座和第一螺栓6连接强度的影响,使第一螺栓6均匀受力,延长了前机舱底座3和第一螺栓6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更换频率和运行成本。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航制动系统,包括制动钳、前机舱底座、偏航摩擦盘、偏航轴承、第一螺栓、塔筒法兰和第二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偏航轴承;所述偏航轴承中穿插连接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第一螺栓,每个所述第一螺栓的螺纹端均插入螺接在前机舱底座的上方内部,从而将所述偏航轴承固定在前机舱底座的上方;所述偏航轴承的上方设置有偏航摩擦盘,所述偏航摩擦盘的上方设置有塔筒法兰;所述前机舱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制动钳,多个所述制动钳均与偏航摩擦盘相连且均位于偏航轴承的内侧;每个所述制动钳中均穿插连接有四个第二螺栓,每个所述第二螺栓的螺纹端均向下插入螺接在前机舱底座的上方内部,从而将所述制动钳固定在前机舱底座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航制动系统,包括制动钳、前机舱底座、偏航摩擦盘、偏航轴承、第一螺栓、塔筒法兰和第二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偏航轴承;所述偏航轴承中穿插连接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第一螺栓,每个所述第一螺栓的螺纹端均插入螺接在前机舱底座的上方内部,从而将所述偏航轴承固定在前机舱底座的上方;所述偏航轴承的上方设置有偏航摩擦盘,所述偏航摩擦盘的上方设置有塔筒法兰;所述前机舱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制动钳,多个所述制动钳均与偏航摩擦盘相连且均位于偏航轴承的内侧;每个所述制动钳中均穿插连接有四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爱华王安正于长生覃敏范井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