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架T连碟叉立交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架T连碟叉立交桥。
技术介绍
交通问题早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尽管城市管理的交管、城管、市政、城建、规化、设计等相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大的方面有:兴建地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等,修建高架路、立交桥、人行天桥或地下人行通道,停车场;小的方面有:拓宽十字路口或直接拓宽道路,非机动车道改为机动车道;还有管理规则方面:加强交通组织,实行渠化设计,优化信号配置,比如利用直行绿灯时允许左弯车进入待驶区,直行红灯时,短暂借用逆行道以拓展左弯车流量;这些措施的实施,旨在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交通设施的利用率,对缓解交通压力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问题是随着汽车产量的增长,汽车保有量的攀升,拥堵问题不仅得到不到解决,甚至越来越恶化。城市交通网络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路与路之间的交结点是交通网络的基础,其中主干路之间交结点更是交通的关键点。目前,各大城市的环线与主干线采用立交已经普及,但城市核心区域的主干线交叉路口仍采用平交方式,车流量特别大的平交路口成为交通拥堵的焦点。造成十字路口拥堵的原因主要车辆左拐时需要占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架T连碟叉立交桥,应用于十字路,所述十字路由连接第一方位和第二方位的Y轴向通道和连接第三方位和第四方位的X轴向通道交叉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交桥包括跨线桥、设置在跨线桥两侧与跨线桥连接的右侧蝶叉匝道和左侧蝶叉匝道;所述跨线桥架空设置在Y轴向通道正上方,所述跨线桥两端与Y轴向通道连接,跨线桥为双向通道,所述X轴向通道为双向通道,从跨线桥下方穿过,X轴向通道在跨线桥下方从第三方位朝第四方位行车车道上设有右弯车道、直行车道、X轴正轴向第一左弯车道(51h)和X轴正轴向第一直行车道(51q),在从第四方位朝第三方位行车车道上设有右弯车道、直行车道、X轴负轴向第一左弯车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架T连碟叉立交桥,应用于十字路,所述十字路由连接第一方位和第二方位的Y轴向通道和连接第三方位和第四方位的X轴向通道交叉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交桥包括跨线桥、设置在跨线桥两侧与跨线桥连接的右侧蝶叉匝道和左侧蝶叉匝道;所述跨线桥架空设置在Y轴向通道正上方,所述跨线桥两端与Y轴向通道连接,跨线桥为双向通道,所述X轴向通道为双向通道,从跨线桥下方穿过,X轴向通道在跨线桥下方从第三方位朝第四方位行车车道上设有右弯车道、直行车道、X轴正轴向第一左弯车道(51h)和X轴正轴向第一直行车道(51q),在从第四方位朝第三方位行车车道上设有右弯车道、直行车道、X轴负轴向第一左弯车道(61h)和X轴负轴向第一直行车道(61q);所述右侧蝶叉匝道包括将车辆从第一方位引导到第三方位的第一左弯匝道和将车辆从第三方位引导到第二方位的第二左弯匝道;所述左侧蝶叉匝道包括将车辆从第二方位引导到第四方位的第三左弯匝道和将车辆从第四方位引导到第一方位的第四左弯匝道;所述第一左弯匝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出桥引道(71)、第一碟形环道(72)和第一下坡引道(73),所述第一出桥引道(71)与跨线桥上第一方位朝第二方位行车的最外侧桥上Y轴正轴向第一左弯车道(13h)连接,所述第一下坡引道(73)与X轴负轴向第一直行车道(61q)连接,所述第二左弯匝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入桥引道(81)、第二碟形环道(82)和第一上坡引道(83),所述第一上坡引道(83)与X轴正轴向第一左弯车道(51h)连接,所述第一入桥引道(81)与跨线桥上第一方位朝第二方位行车的最外侧的桥上Y轴正轴向第三直线车道(13q)连接,所述第三左弯匝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出桥引道(91)、第三碟形环道(92)和第二下坡引道(93),所述第二出桥引道(91)与跨线桥上第二方位朝第一方位行车的最外侧桥上Y轴负轴向第一左弯车道(23h)连接,所述第二下坡引道(93)与X轴正轴向第一直行车道(51q)连接,所述第四左弯匝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入桥引道(101)、第四碟形环道(102)和第二上坡引道(103),所述第二上坡引道(103)与X轴负轴向第一左弯车道(61h)连接,所述第二入桥引道(101)与跨线桥上第二方位朝第一方位行车的最外侧的桥上Y轴负轴向第三直线车道(23q)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T连碟叉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线桥包括其内车辆从第一方位朝第二方位移动的第一桥(1)和其内车辆从从第二方位朝第一方位移动的第二桥(2),所述第一桥(1)包括桥上Y轴正轴向第一直线车道(11)、桥上Y轴正轴向第二直线车道(12)、桥上Y轴正轴向第三直行车道(13q)和桥上Y轴正轴向左弯车道(13h);所述第二桥包括桥上Y轴负轴向第一直线车道(21)、桥上Y轴负轴向第二直线车道(22)、桥上Y轴负轴向第三直行车道(23q)和桥上Y轴负轴向左弯车道(23h);所述Y轴向通道包括其内车辆从第一方位朝第二方位移动的Y轴正轴向通道(3)和其内车辆从从第二方位朝第一方位移动的Y轴负轴向通道(4);所述Y轴正轴向通道(3)包括Y轴正轴向第一直行通道(31)、Y轴正轴向第二直行通道(32)、Y轴正轴向左弯车道(33)和Y轴正轴向右弯车道(34),Y轴正轴向第一直行通道(31)与桥上Y轴正轴向第一直线车道(11)连通,Y轴正轴向第二直行通道(32)与桥上Y轴正轴向第二直线车道(12)连接,Y轴正轴向左弯车道(33)与桥上Y轴正轴向左弯车道(13h)连接;Y轴负轴向通道(4)包括Y轴负轴向第一直行通道(41)、Y轴负轴向第二直行通道(42)、Y轴负轴向左弯车道(43)和Y轴负轴向右弯车道(44),Y轴负轴向第一直行通道(41)与桥上Y轴负轴向第一直线车道(21)连通,Y轴负轴向第二直行通道(42)与桥上Y轴负轴向第二直线车道(22)连接,Y轴负轴向左弯车道(43)与桥上Y轴负轴向左弯车道(23h)连接;所述X轴向通道为双向通道,所述X轴向通道包括其内车辆从第三方位朝第四方位移动的X正轴向通道(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