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上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5696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纤维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上浆装置。所述聚酰亚胺纤维上浆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清洗装置、上浆装置和干燥装置,所述聚酰亚胺纤维依次通过所述预处理装置、清洗装置、上浆装置完成上浆,所述干燥装置对完成上浆的所述聚酰亚胺纤维烘干;所述预处理装置中盛有预处理溶液,对所述聚酰亚胺纤维蚀刻;所述干燥装置为微波加热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预处理溶液增加了浆液与所述聚酰亚胺纤维的抱合力;微波烘干使得纤维丝束内外同时加热,受热比较均匀,大大提高了烘干效率,同时减少了电能的浪费;该上浆装置上浆均匀,上浆效率高,可有效的改善纤维的表面功能效果,上浆量稳定,避免了浆液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A Sizing Device for Polyimide Fib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上浆装置
本专利技术纤维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上浆装置。
技术介绍
聚酰亚胺纤维是指分子链中含有芳酰亚胺结构的纤维,从上世纪60年代国外研发到如今国内重点开展,聚酰亚胺纤维的发展正在逐步飞升,性能也在逐渐提高,但聚酰亚胺纤维一直处于强度不高,性能不稳定的状态,技术突破无法逾越壁垒。聚酰亚胺纤维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耐辐照、阻燃、耐高温、耐低温、化学性能稳定、低介电、低吸水率等优点,潜力巨大,所以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核电、消防领域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聚酰亚胺纤维成品表面较光滑,而且自身带有阻抗作用较大的苯环结构,所以下游与复合材料结合时界面结合性能有所欠缺,而纤维作为其中的增强体,界面性能的欠缺会严重影响复合材料整体的性能。另外,纤维在后期编织过程中,由于表面带有静电容易出现毛丝,并形成缠绕成团现象。为了改善这一现象,需要对聚酰亚胺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即完成上浆,提高纤维的集束性和抗静电性,增加纤维与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合二为一,有效传递界面之间的应力。传统的上浆工艺存在上浆量无法控制,上浆不均匀,上浆液浪费较严重,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上浆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清洗装置、上浆装置和干燥装置,所述聚酰亚胺纤维依次通过所述预处理装置、清洗装置、上浆装置完成上浆,所述干燥装置对完成上浆的所述聚酰亚胺纤维烘干;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中盛有预处理溶液,对所述聚酰亚胺纤维蚀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上浆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清洗装置、上浆装置和干燥装置,所述聚酰亚胺纤维依次通过所述预处理装置、清洗装置、上浆装置完成上浆,所述干燥装置对完成上浆的所述聚酰亚胺纤维烘干;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中盛有预处理溶液,对所述聚酰亚胺纤维蚀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纤维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溶液为碱液。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亚胺纤维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为预处理槽,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铷、氢氧化铯、氨水中的一种,所述碱液盛于所述预处理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纤维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为清洗槽,所述清洗槽中盛有去离子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纤维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装置为上浆槽,所述上浆槽中盛有浆液,所述浆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恩林刘少飞牛鸿庆武德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先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