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浴一步式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2697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39
一种一浴一步式染色装置,包括支架、封闭式循环浴缸及浸染液供应单元,封闭式循环浴缸包括底座及连接底座两端的顶部连接管,底座的形状为V字形,顶部连接管的第一端的内部且位于底座的第一端的上方转动设置有滚筒,顶部连接管的第二端的内部且位于底座的第二端的上方转动设置有第一随动辊,底座的中部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二随动辊,底座的第二端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相邻的挤压辊。如此能自动工作实施一浴一步染色法,且避免浸染液蒸发损失。

One Bath One Step Dye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浴一步式染色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染
,特别是一种一浴一步式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一浴一步染色法是混纺织物选用各种染料及试剂在同一染浴缸中进行浸染,又用同一种固色工艺固色的染色工艺。现有的操作方式是将织物浸入染缸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凉置一段时间,再浸入相同的染缸,如此反复进行。操作比较麻烦,而且浸染液容易蒸发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工作且避免浸染液蒸发损失的一浴一步式染色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一浴一步式染色装置,用于对织物100进行印染,包括支架10、设置于支架10上的封闭式循环浴缸20及位于封闭式循环浴缸20一侧的浸染液供应单元30,封闭式循环浴缸20包括底座21及连接底座21两端的顶部连接管22,底座21的形状为V字形,顶部连接管22的第一端的内部且位于底座21的第一端的上方转动设置有滚筒24,顶部连接管22的第二端的内部且位于底座21的第二端的上方转动设置有第一随动辊28,底座21的中部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二随动辊26,底座21的第二端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相邻的挤压辊27,织物100绕过第一随动辊28、滚筒24、第二随动辊26后从两个挤压辊27之间穿过,浸染液供应单元30包括上方开口的混料筒31、一端位于混料筒31内的供水管32、一端位于混料筒31内且另一端与底座21连通的吸料管33及与吸料管33连接的抽料泵。进一步地,所述顶部连接管22包括相连通的窄部221及宽部222,宽部222的径向尺寸大于窄部221的径向尺寸,宽部222远离窄部221的一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转动设置有活动盖23。进一步地,所述顶部连接管22中设有加热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混料筒31内设有搅拌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滚筒2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圆形端板241、连接两个圆形端板241的若干支撑柱242及穿过两个圆形端板241中心的转轴243,若干支撑柱242沿圆形端板241的边缘分布,转轴243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宽部22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转轴243的一端还穿过宽部222并与一驱动装置25的输出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浴一步式染色装置包括支架10、设置于支架10上的封闭式循环浴缸20及位于封闭式循环浴缸20一侧的浸染液供应单元30,封闭式循环浴缸20包括底座21及连接底座21两端的顶部连接管22,底座21的形状为V字形,顶部连接管22的第一端的内部且位于底座21的第一端的上方转动设置有滚筒24,顶部连接管22的第二端的内部且位于底座21的第二端的上方转动设置有第一随动辊28,底座21的中部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二随动辊26,底座21的第二端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相邻的挤压辊27,织物100绕过第一随动辊28、滚筒24、第二随动辊26后从两个挤压辊27之间穿过,浸染液供应单元30包括上方开口的混料筒31、一端位于混料筒31内的供水管32、一端位于混料筒31内且另一端与底座21连通的吸料管33及与吸料管33连接的抽料泵。如此能自动工作实施一浴一步染色法,且避免浸染液蒸发损失。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浴一步式染色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浴一步式染色装置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浴一步式染色装置的另一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浴一步式染色装置包括支架10、设置于支架10上的封闭式循环浴缸20、位于封闭式循环浴缸20一侧的浸染液供应单元30及控制箱40。封闭式循环浴缸20包括底座21及连接底座21两端的顶部连接管22。底座21的形状为V字形。顶部连接管22包括相连通的窄部221及宽部222,宽部222远离窄部221的一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转动设置有活动盖23。顶部连接管22中设有加热组件。底座21的径向尺寸远大于顶部连接管22的径向尺寸。浸染液供应单元30包括上方开口的混料筒31、一端位于混料筒31内的供水管32、一端位于混料筒31内且另一端与底座21连通的吸料管33及与吸料管33连接的抽料泵。混料筒31内设有搅拌组件。供水管32的另一端与外部供水管道连接。染料及试剂从混料筒31的开口加入,搅拌组件将水与染料、试剂搅拌均匀,形成浸染液,抽料泵通过吸料管33将浸染液传送到底座21中。控制箱40设置于支架10上。请参考图2,宽部222内且位于底座21的第一端的上方转动设置有滚筒24,窄部221内且位于底座21的第二端的上方转动设置有第一随动辊28,底座21的中部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二随动辊26,底座21的第二端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相邻的挤压辊27,织物100绕过第一随动辊28、滚筒24、第二随动辊26后从两个挤压辊27之间穿过。浸染液容置于底座21的中部。第一随动辊28、滚筒24、第二随动辊26及挤压辊27处均设有开口,开口处活动设有侧盖,如此便于织物100的装入及设置。宽部222的径向尺寸大于窄部221的径向尺寸,从而提供一个更宽阔的凉置环境,增大织物10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凉置效果。请参考图3,滚筒2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圆形端板241、连接两个圆形端板241的若干支撑柱242及穿过两个圆形端板241中心的转轴243,若干支撑柱242沿圆形端板241的边缘分布。转轴243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宽部22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转轴243的一端还穿过宽部222并与一驱动装置25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装置25驱动滚筒24转动。驱动装置25及抽料泵均与控制箱40连接。滚筒24带动织物100在封闭式循环浴缸20内循环移动,即先浸入底座21中部的浸染液中,然后由两个挤压辊27挤压脱水,进入顶部连接管22中,加热组件烘烤织物100,之后再次浸入底座21的浸染液中,如此反复,自动实施一浴一步染色法。如此实现自动工作且避免浸染液蒸发损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浴一步式染色装置包括支架10、设置于支架10上的封闭式循环浴缸20及位于封闭式循环浴缸20一侧的浸染液供应单元30,封闭式循环浴缸20包括底座21及连接底座21两端的顶部连接管22,底座21的形状为V字形,顶部连接管22的第一端的内部且位于底座21的第一端的上方转动设置有滚筒24,顶部连接管22的第二端的内部且位于底座21的第二端的上方转动设置有第一随动辊28,底座21的中部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二随动辊26,底座21的第二端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相邻的挤压辊27,织物100绕过第一随动辊28、滚筒24、第二随动辊26后从两个挤压辊27之间穿过,浸染液供应单元30包括上方开口的混料筒31、一端位于混料筒31内的供水管32、一端位于混料筒31内且另一端与底座21连通的吸料管33及与吸料管33连接的抽料泵。如此能自动工作实施一浴一步染色法,且避免浸染液蒸发损失。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技术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浴一步式染色装置,用于对织物(100)进行印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设置于支架(10)上的封闭式循环浴缸(20)及位于封闭式循环浴缸(20)一侧的浸染液供应单元(30),封闭式循环浴缸(20)包括底座(21)及连接底座(21)两端的顶部连接管(22),底座(21)的形状为V字形,顶部连接管(22)的第一端的内部且位于底座(21)的第一端的上方转动设置有滚筒(24),顶部连接管(22)的第二端的内部且位于底座(21)的第二端的上方转动设置有第一随动辊(28),底座(21)的中部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二随动辊(26),底座(21)的第二端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相邻的挤压辊(27),织物(100)绕过第一随动辊(28)、滚筒(24)、第二随动辊(26)后从两个挤压辊(27)之间穿过,浸染液供应单元(30)包括上方开口的混料筒(31)、一端位于混料筒(31)内的供水管(32)、一端位于混料筒(31)内且另一端与底座(21)连通的吸料管(33)及与吸料管(33)连接的抽料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浴一步式染色装置,用于对织物(100)进行印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设置于支架(10)上的封闭式循环浴缸(20)及位于封闭式循环浴缸(20)一侧的浸染液供应单元(30),封闭式循环浴缸(20)包括底座(21)及连接底座(21)两端的顶部连接管(22),底座(21)的形状为V字形,顶部连接管(22)的第一端的内部且位于底座(21)的第一端的上方转动设置有滚筒(24),顶部连接管(22)的第二端的内部且位于底座(21)的第二端的上方转动设置有第一随动辊(28),底座(21)的中部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二随动辊(26),底座(21)的第二端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相邻的挤压辊(27),织物(100)绕过第一随动辊(28)、滚筒(24)、第二随动辊(26)后从两个挤压辊(27)之间穿过,浸染液供应单元(30)包括上方开口的混料筒(31)、一端位于混料筒(31)内的供水管(32)、一端位于混料筒(31)内且另一端与底座(21)连通的吸料管(33)及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汇泉染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