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柔性大牵伸纺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567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柔性大牵伸纺纱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小后区牵伸倍数实现对喂入的粗纱的小的解捻,采用大后区握持距实现粗纱捻回的再分配,从而一方面有利于粗纱捻度的保存,另一方面使得粗纱内原来捻度较弱的区域重新获得捻回,减小粗纱弱捻区的纤维滑移,使得后须条内的捻度分布更加一致;经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的前牵伸区的牵伸得到前须条,保留着粗纱85%以上捻度的后须条使须条在径向上收紧,有效提高须条径向的紧密度,防止纤维因大牵伸而出现扩散现象,增强了须条的内摩擦力,须条中的纤维之间摩擦力提升,使浮游纤维受到的控制力得到大幅度提高,采用大前区握持距,使得纤维的变速点靠近前罗拉钳口,从而实现柔性牵伸。

Flexible Large Draft Spinn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大牵伸纺纱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涉及一种细纱纺织方法,具体为柔性大牵伸纺纱方法。
技术介绍
细纱工序是成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其通过对粗纱进行数十倍的牵伸并加捻,纺制成具有一定特数、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细纱,细纱的质量好坏最终决定了成品的质量。同时细纱工序也是棉纺织厂最为重要的一道工序。纺织厂生产规模的大小就是以细纱机总锭数表示的,细纱机单产的高低反映了纺织企业的生产水平,细纱的质量、原料物料耗电量等指标、劳动生产率等是纺织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体现。细纱工序消耗的多少决定了纺纱的成本,细纱千锭时的断头率是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当前,中国纺织行业正经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关键时期,采用大牵伸技术有效提高纺纱效率已成为现代化的纺织厂的发展趋势。这其中,采用具有纺纱条件包容性好、品种适用范围广、产品综合质量优、生产成本低等优势的“重定量、大牵伸”的高效纺纱工艺已成为目前的探究热点之一,比如“以前纺大定量、细纱大牵伸”为重要特点的高效工艺。在现代纺织企业中,相对于的传统纺纱工艺,应用重定量、大牵伸纺纱工艺能够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但必须在梳理、牵伸等关键工艺流程上采取较为合理的、具有普适性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给出柔性大牵伸纺纱方法,细纱机牵伸系统采用三罗拉双区牵伸结构,将具有大捻系数的粗纱喂入到牵伸区,经后罗拉和中罗拉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得到后须条,采用小后区牵伸倍数实现对喂入的粗纱的小的解捻,采用大后区握持距实现粗纱捻回的再分配,从而一方面有利于粗纱捻度的保存,另一方面使得粗纱内原来捻度较弱的区域重新获得捻回,减小粗纱弱捻区的纤维滑移,使得后须条内的捻度分布更加一致;经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的前牵伸区的牵伸得到前须条,保留着粗纱85%以上捻度的后须条使须条在径向上收紧,有效提高须条径向的紧密度,防止纤维因大牵伸而出现扩散现象,增强了须条的内摩擦力,须条中的纤维之间摩擦力提升,使浮游纤维受到的控制力得到大幅度提高,采用大前区握持距,使得纤维的变速点靠近前罗拉钳口,从而实现柔性牵伸。技术方案:柔性大牵伸纺纱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环锭细纱机将重定量、大捻系数的粗纱经牵伸系统的柔性大牵伸制得无捻须条,将制得的无捻须条经卷捻系统的加捻卷绕制得具有一定强力的有捻细纱,环锭细纱机的牵伸系统采用三罗拉双区牵伸结构,三罗拉分别包括后下罗拉、中下罗拉、前下罗拉,在后下罗拉、中下罗拉、前下罗拉上分别设置于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加装在加压摇架上,其中前上胶辊采用大直径、窄宽度的胶辊,中上胶辊采用大直径的胶辊;纺纱时,加压摇架下压,从而使得后下罗拉与后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中下罗拉与中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前下罗拉与前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卷绕在粗纱管上的重定量、大捻系数的粗纱经喂入喇叭口后由后下罗拉与后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喂入,从而进入到环锭细纱机的牵伸系统,此过程中后下罗拉的主动转动带动后上胶辊被动的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粗纱不断的由粗纱管上被动退绕后进入到环锭细纱机的牵伸系统,喂入的粗纱随后被中下罗拉与中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输出,经后罗拉和中罗拉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得到后须条,此过程中设置中下罗拉的转动速度大于后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中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与后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之比为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在小的后牵伸区牵伸倍数产生的小的后牵伸力作用下,喂入的粗纱内的纤维之间发生滑移作用,从而使得粗纱的线密度减小,且在滑移过程中使得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得喂入的粗纱的捻度被部分的解除,且由于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小,使得粗纱的解捻作用小,同时由于喂入的粗纱的捻系数大,使得粗纱内的纤维在滑移时,粗纱内原有的捻回沿着粗纱的长度方向进行传播,通过后牵伸区设置大握持距,使得位于后牵伸区内的粗纱长度大,从而使得粗纱内的捻回具有大的传播时间,继而实现粗纱捻回的再分配,通过粗纱捻回的再分配,使得粗纱内原来捻度弱的区域重新获得捻回,从而减小粗纱弱捻区的纤维滑移,使得得到的后须条内的捻度分布更加一致,同时由于粗纱弱捻区的纤维滑移的减小,使得后须条内保留有更多的粗纱捻度;中下罗拉的主动转动带动中上胶辊被动的同步转动,随后被前下罗拉与前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输出,在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的前牵伸区的大牵伸作用下,后须条内的纤维在靠近前罗拉钳口处被抽取出来得到无捻的前须条,此过程中设置前下罗拉的转动速度大于中下罗拉的转动速度,前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与中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之比为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在大的前牵伸区牵伸倍数产生的大的前牵伸力作用下,喂入的后须条内的纤维之间发生滑移作用,从而使得后须条的线密度减小,且在滑移过程中使得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得喂入的后须条的捻度被完全解除,在解捻过程中,由于后须条的大捻系数和重定量,使得中上胶辊上加装的上皮圈、中下罗拉上加装的下皮圈对后须条的控制能力得到强化,后须条在皮圈内部的扩散、解捻情况得到较好的控制,后须条只有在离开上下皮圈之间的钳口后才具有翻转解捻的可能性,但牵伸张紧效应使后须条在离开上下皮圈钳口后无法即刻实现翻转解捻,因此在浮游区里的后须条是在纤维抽长拉细的过程中,由于快速纤维的不断抽出而逐步完成解捻,因此后须条的内摩擦力从上下皮圈钳口到前罗拉钳口逐步减小,前牵伸区内浮游段摩擦力界的变化曲线是平滑、柔和而且向前伸延的;在前牵伸区的纤维的浮游段,越接近上下皮圈钳口,后须条内部的摩擦力界越大,对浮游纤维的控制能力越强,从而有效防止浮游纤维提前变速,缩短浮游纤维的浮游区间,减小纤维的移居偏差,而在除了前罗拉钳口产生的对快速纤维具有引导作用的摩擦力界以外的靠近前罗拉钳口的位置处,须条内部的摩擦力界相对较小,从而有利于快速纤维从慢速纤维中抽出,从而实现牵伸力稳定性;在前牵伸区内,采用大的握持距,由于后须条带有较多的粗纱的剩余捻度,在余捻和牵伸张紧效应的作用下,后须条中的纤维产生一定强度的径向压力,从而在后须条内形成较大的内摩擦力界,浮游纤维会受到内摩擦力界的柔性控制,而并不是真正处于浮游状态,从而使得纤维在牵伸区中的运行状态更加稳定、有序,在后须条内的纤维前端靠近前罗拉钳口之前,仍然会以慢速纤维的状态运行,继而使得后须条内的纤维的变速点靠近前罗拉钳口,从而实现柔性牵伸;前下罗拉的主动转动带动前上胶辊被动的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前须条不断的输出牵伸区,经牵伸区的牵伸作用输出的前须条经卷捻系统的加捻后制成具有一定强力的细纱,同时细纱不断的卷绕在细纱管上。优选的,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在1.05-1.15之间。优选的,中上胶辊被动的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保存有粗纱85%以上的捻度的后须条不断的输出。优选的,中上胶辊被动的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保存有粗纱86%以上的定量的后须条不断的输出。优选的,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在50-110之间。优选的,所述粗纱由JWF1415粗纱机制得。优选的,所述环锭细纱机为DTM129细纱机。优选的,所述方法的成纱质量为断裂强力大于95cN,强力CV大于9.5%。优选的,所述方法的成纱质量为断裂伸长大于3.7%,伸长CV大于10%。优选的,所述方法的成纱质量为≥3mm的毛羽为300-320根/m。有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柔性大牵伸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环锭细纱机将重定量、大捻系数的粗纱经牵伸系统的柔性大牵伸制得无捻须条,将制得的无捻须条经卷捻系统的加捻卷绕制得具有一定强力的有捻细纱,环锭细纱机的牵伸系统采用三罗拉双区牵伸结构,三罗拉分别包括后下罗拉、中下罗拉、前下罗拉,在后下罗拉、中下罗拉、前下罗拉上分别设置于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加装在加压摇架上,其中前上胶辊采用大直径、窄宽度的胶辊,中上胶辊采用大直径的胶辊;纺纱时,加压摇架下压,从而使得后下罗拉与后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中下罗拉与中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前下罗拉与前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卷绕在粗纱管上的重定量、大捻系数的粗纱经喂入喇叭口后由后下罗拉与后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喂入,从而进入到环锭细纱机的牵伸系统,此过程中后下罗拉的主动转动带动后上胶辊被动的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粗纱不断的由粗纱管上被动退绕后进入到环锭细纱机的牵伸系统,喂入的粗纱随后被中下罗拉与中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输出,经后罗拉和中罗拉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得到后须条,此过程中设置中下罗拉的转动速度大于后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中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与后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之比为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在小的后牵伸区牵伸倍数产生的小的后牵伸力作用下,喂入的粗纱内的纤维之间发生滑移作用,从而使得粗纱的线密度减小,且在滑移过程中使得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得喂入的粗纱的捻度被部分的解除,且由于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小,使得粗纱的解捻作用小,同时由于喂入的粗纱的捻系数大,使得粗纱内的纤维在滑移时,粗纱内原有的捻回沿着粗纱的长度方向进行传播,通过后牵伸区设置大握持距,使得位于后牵伸区内的粗纱长度大,从而使得粗纱内的捻回具有大的传播时间,继而实现粗纱捻回的再分配,通过粗纱捻回的再分配,使得粗纱内原来捻度弱的区域重新获得捻回,从而减小粗纱弱捻区的纤维滑移,使得得到的后须条内的捻度分布更加一致,同时由于粗纱弱捻区的纤维滑移的减小,使得后须条内保留有更多的粗纱捻度;中下罗拉的主动转动带动中上胶辊被动的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后须条不断的输出,随后被前下罗拉与前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输出,在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的前牵伸区的大牵伸作用下,后须条内的纤维在靠近前罗拉钳口处被抽取出来得到无捻的前须条,此过程中设置前下罗拉的转动速度大于中下罗拉的转动速度,前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与中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之比为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在大的前牵伸区牵伸倍数产生的大的前牵伸力作用下,喂入的后须条内的纤维之间发生滑移作用,从而使得后须条的线密度减小,且在滑移过程中使得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得喂入的后须条的捻度被完全解除,在解捻过程中,由于后须条的大捻系数和重定量,使得中上胶辊上加装的上皮圈、中下罗拉上加装的下皮圈对后须条的控制能力得到强化,后须条在皮圈内部的扩散、解捻情况得到较好的控制,后须条只有在离开上下皮圈之间的钳口后才具有翻转解捻的可能性,但牵伸张紧效应使后须条在离开上下皮圈钳口后无法即刻实现翻转解捻,因此在浮游区里的后须条是在纤维抽长拉细的过程中,由于快速纤维的不断抽出而逐步完成解捻,因此后须条的内摩擦力从上下皮圈钳口到前罗拉钳口逐步减小,前牵伸区内浮游段摩擦力界的变化曲线是平滑、柔和而且向前伸延的;在前牵伸区的纤维的浮游段,越接近上下皮圈钳口,后须条内部的摩擦力界越大,对浮游纤维的控制能力越强,从而有效防止浮游纤维提前变速,缩短浮游纤维的浮游区间,减小纤维的移居偏差,而在除了前罗拉钳口产生的对快速纤维具有引导作用的摩擦力界以外的靠近前罗拉钳口的位置处,须条内部的摩擦力界相对较小,从而有利于快速纤维从慢速纤维中抽出,从而实现牵伸力稳定性;在前牵伸区内,采用大的握持距,由于后须条带有较多的粗纱的剩余捻度,在余捻和牵伸张紧效应的作用下,后须条中的纤维产生一定强度的径向压力,从而在后须条内形成较大的内摩擦力界,浮游纤维会受到内摩擦力界的柔性控制,而并不是真正处于浮游状态,从而使得纤维在牵伸区中的运行状态更加稳定、有序,在后须条内的纤维前端靠近前罗拉钳口之前,仍然会以慢速纤维的状态运行,继而使得后须条内的纤维的变速点靠近前罗拉钳口,从而实现柔性牵伸;前下罗拉的主动转动带动前上胶辊被动的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前须条不断的输出牵伸区,经牵伸区的牵伸作用输出的前须条经卷捻系统的加捻后制成具有一定强力的细纱,同时细纱不断的卷绕在细纱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柔性大牵伸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环锭细纱机将重定量、大捻系数的粗纱经牵伸系统的柔性大牵伸制得无捻须条,将制得的无捻须条经卷捻系统的加捻卷绕制得具有一定强力的有捻细纱,环锭细纱机的牵伸系统采用三罗拉双区牵伸结构,三罗拉分别包括后下罗拉、中下罗拉、前下罗拉,在后下罗拉、中下罗拉、前下罗拉上分别设置于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加装在加压摇架上,其中前上胶辊采用大直径、窄宽度的胶辊,中上胶辊采用大直径的胶辊;纺纱时,加压摇架下压,从而使得后下罗拉与后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中下罗拉与中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前下罗拉与前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卷绕在粗纱管上的重定量、大捻系数的粗纱经喂入喇叭口后由后下罗拉与后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喂入,从而进入到环锭细纱机的牵伸系统,此过程中后下罗拉的主动转动带动后上胶辊被动的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粗纱不断的由粗纱管上被动退绕后进入到环锭细纱机的牵伸系统,喂入的粗纱随后被中下罗拉与中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输出,经后罗拉和中罗拉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得到后须条,此过程中设置中下罗拉的转动速度大于后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中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与后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之比为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在小的后牵伸区牵伸倍数产生的小的后牵伸力作用下,喂入的粗纱内的纤维之间发生滑移作用,从而使得粗纱的线密度减小,且在滑移过程中使得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得喂入的粗纱的捻度被部分的解除,且由于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小,使得粗纱的解捻作用小,同时由于喂入的粗纱的捻系数大,使得粗纱内的纤维在滑移时,粗纱内原有的捻回沿着粗纱的长度方向进行传播,通过后牵伸区设置大握持距,使得位于后牵伸区内的粗纱长度大,从而使得粗纱内的捻回具有大的传播时间,继而实现粗纱捻回的再分配,通过粗纱捻回的再分配,使得粗纱内原来捻度弱的区域重新获得捻回,从而减小粗纱弱捻区的纤维滑移,使得得到的后须条内的捻度分布更加一致,同时由于粗纱弱捻区的纤维滑移的减小,使得后须条内保留有更多的粗纱捻度;中下罗拉的主动转动带动中上胶辊被动的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后须条不断的输出,随后被前下罗拉与前上胶辊之间紧密按压输出,在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的前牵伸区的大牵伸作用下,后须条内的纤维在靠近前罗拉钳口处被抽取出来得到无捻的前须条,此过程中设置前下罗拉的转动速度大于中下罗拉的转动速度,前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与中下罗拉的转动速度之比为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在大的前牵伸区牵伸倍数产生的大的前牵伸力作用下,喂入的后须条内的纤维之间发生滑移作用,从而使得后须条的线密度减小,且在滑移过程中使得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得喂入的后须条的捻度被完全解除,在解捻过程中,由于后须条的大捻系数和重定量,使得中上胶辊上加装的上皮圈、中下罗拉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旭中刘新金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