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沥青熔化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65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沥青熔化槽,所述熔化槽为三层结构,所述三层熔化槽从外向内依次为蒸汽加热层、热煤油层和熔化槽本体,所述熔化槽本体内部设有与蒸汽加热层相连通的热蒸汽盘管;所述的沥青熔化槽顶部设置有顶部进口,所述顶部进口连接夹套进料管,所述夹套进料管下部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所述夹套进料管上部设置有冷却水出水口;所述的沥青熔化槽顶部中间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出口连接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设置有与烟气出口相连的换热气体进口、与换热气体进口相连通的换热气体出口、换热水进口和换热水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处理的沥青料质量好,且节能环保。

A Coal Asphalt Melt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沥青熔化槽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沥青熔化槽。
技术介绍
随着炭素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环境保护、降低生产消耗成为炭素行业首要目标。在炭素制品的生产中,沥青熔化是一道至关重要的生产工序。该工序对沥青处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和沥青消耗。目前沥青熔化装置多采用明火加热,使得被熔化的沥青局部温度过高,使沥青焦化,影响沥青使用质量;另外,大多不对烟气进行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烟气中的热量也被浪费掉,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沥青熔化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沥青熔化槽,所述熔化槽为三层结构,所述三层熔化槽从外向内依次为蒸汽加热层、热煤油层和熔化槽本体,所述熔化槽本体内部设有与蒸汽加热层相连通的热蒸汽盘管;所述的沥青熔化槽顶部设置有顶部进口,所述顶部进口连接夹套进料管,所述夹套进料管下部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所述夹套进料管上部设置有冷却水出水口;所述的沥青熔化槽顶部中间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出口连接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设置有与烟气出口相连的换热气体进口、与换热气体进口相连通的换热气体出口、换热水进口和与换热水进口相连通的换热水出口,所述换热水进口与冷却水出水口相连;所述换热气体出口连接除尘器,所述除尘器连接电捕焦油器;所述换热水出口连接蒸汽发生器进口,所述蒸汽发生器出口连接蒸汽加热层进气口,所述蒸汽加热层出气口连接热蒸汽盘管进口,所述热蒸汽盘管出口连接余热回收装置;所述沥青熔化槽顶部一侧还设有热电偶;所述沥青熔化槽下部一侧设置有液体沥青溢流出口,所述液体沥青溢流出口管道穿过蒸汽加热层、热煤油层与熔化槽本体内部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沥青熔化槽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有益效果:(1)本技术冷却水先经夹套进料管处高温换热,再与烟气出口处高温烟气换热后,提供给蒸汽发生器,节约了能源;(2)本技术蒸汽发生器提供的热蒸汽先进入蒸汽加热层,将热媒油层煤油加热,然后再进入热蒸汽盘管进口,直接对设置在沥青熔化槽本体内部的沥青进行加热,采用热煤油层加热沥青及其内部热蒸汽盘管,保证了沥青温度的均衡;同时热蒸汽先进入蒸汽加热层与热煤油换热后,才进入沥青熔化槽本体内部,避免了蒸汽发生器出口蒸汽温度过高,直接加热沥青,使沥青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焦化。(3)烟气出口处烟气经换热装置换热后,经除尘器除尘和电捕焦油器除油,节能又环保。本技术结构简单,处理的沥青料质量好,且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蒸汽加热层、2.热煤油层、3.熔化槽本体、4.热蒸汽盘管、5.顶部进口、6.夹套进料管、7.冷却水进水口、8.冷却水出水口、9.烟气出口、10.换热装置、101.换热气体进口、102.换热气体出口、103.换热水进口、104.换热水出口、11除尘器、12.电捕焦油器、13.蒸汽发生器、14.余热回收装置、15.热电偶、16.液体沥青溢流出口、17.排渣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参见图1所示,一种煤沥青熔化槽,所述熔化槽为三层结构,所述三层熔化槽从外向内依次为蒸汽加热层1、热煤油层2和熔化槽本体3,所述熔化槽本体3内部设有与蒸汽加热层1相连通的热蒸汽盘管4;所述的沥青熔化槽顶部设置有顶部进口5,所述顶部进口5连接夹套进料管6,所述夹套进料管6下部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7,所述夹套进料管6上部设置有冷却水出水口8;所述的沥青熔化槽顶部中间设置有烟气出口9,所述烟气出口9连接换热装置10,所述换热装置10设置有与烟气出口9相连的换热气体进口101、与换热气体进口101相连通的换热气体出口102、换热水进口103和与换热水进口103相连通的换热水出口104,所述换热水进口103与冷却水出水口8相连;所述换热气体出口102连接除尘器11,所述除尘器11连接电捕焦油器12;所述换热水出口104连接蒸汽发生器13进口,所述蒸汽发生器13出口连接蒸汽加热层1进气口,所述蒸汽加热层1出气口连接热蒸汽盘管4进口,所述热蒸汽盘管4出口连接余热回收装置14;所述沥青熔化槽顶部一侧还设有热电偶15;所述沥青熔化槽下部一侧设置有液体沥青溢流出口16,所述液体沥青溢流出口16管道穿过蒸汽加热层1、热煤油层2与熔化槽本体3内部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沥青熔化槽底部设置有排渣口17。有益效果:(1)本技术冷却水先经夹套进料管6处高温换热,再与烟气出口9处高温烟气换热后,提供给蒸汽发生器13,节约了能源;(2)本技术蒸汽发生器13提供的热蒸汽先进入蒸汽加热层1,将热媒油层2煤油加热,然后再进入热蒸汽盘管4进口,直接对设置在沥青熔化槽本体3内部的沥青进行加热,采用热煤油层2加热沥青及其内部热蒸汽盘管4,保证了沥青温度的均衡;同时热蒸汽先进入蒸汽加热层1与热煤油换热后,才进入沥青熔化槽本体3内部,避免了蒸汽发生器13出口蒸汽温度过高,直接加热沥青,使沥青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焦化。(3)烟气出口9处烟气经换热装置10换热后,经除尘器11除尘和电捕焦油器12除油,节能又环保。本技术结构简单,处理的沥青料质量好,且节能环保。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只要是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沥青熔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槽为三层结构,所述熔化槽从外向内依次为蒸汽加热层、热煤油层和熔化槽本体,所述熔化槽本体内部设有与蒸汽加热层相连通的热蒸汽盘管;所述的沥青熔化槽顶部设置有顶部进口,所述顶部进口连接夹套进料管,所述夹套进料管下部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所述夹套进料管上部设置有冷却水出水口;所述的沥青熔化槽顶部中间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出口连接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设置有与烟气出口相连的换热气体进口、与换热气体进口相连通的换热气体出口、换热水进口和与换热水进口相连通的换热水出口,所述换热水进口与冷却水出水口相连;所述换热气体出口连接除尘器,所述除尘器连接电捕焦油器;所述换热水出口连接蒸汽发生器进口,所述蒸汽发生器出口连接蒸汽加热层进气口,所述蒸汽加热层出气口连接热蒸汽盘管进口,所述热蒸汽盘管出口连接余热回收装置;所述沥青熔化槽顶部一侧还设有热电偶;所述沥青熔化槽下部一侧设置有液体沥青溢流出口,所述液体沥青溢流出口管道穿过蒸汽加热层、热煤油层与熔化槽本体内部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沥青熔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槽为三层结构,所述熔化槽从外向内依次为蒸汽加热层、热煤油层和熔化槽本体,所述熔化槽本体内部设有与蒸汽加热层相连通的热蒸汽盘管;所述的沥青熔化槽顶部设置有顶部进口,所述顶部进口连接夹套进料管,所述夹套进料管下部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所述夹套进料管上部设置有冷却水出水口;所述的沥青熔化槽顶部中间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出口连接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设置有与烟气出口相连的换热气体进口、与换热气体进口相连通的换热气体出口、换热水进口和与换热水进口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小平吴小勇史志立刘志强都林涛张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