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备轮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529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备轮架系统,车辆的驾驶室后围上枢接有车门,所述系统包括随动机构和支撑转动机构,所述随动机构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辆驾驶室后围的车门上,所述随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转动机构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支撑转动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辆驾驶室后围上,所述支撑转动机构在两端铰接之间设有支撑件,用于支撑放置备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备轮架系统可实现随车门转动,机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和强度,同时自重小,占用空间小,操作简便,尤其适合装甲车后置式大尺寸备轮的固定和取放。

A Standby Wheel Fram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备轮架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一种备轮架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轻量化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有利于改善汽车的性能,能有效减轻汽车自重,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辆的型式呈多样化,越野、装甲等车型上备轮配备必不可少。大尺寸备轮在装甲车上应用广泛,但是备轮架在装甲车上的布置于两侧时,为保证对称性须采用双备胎,增加了车重和尺寸。所以受整车外形尺寸的限制,装甲车上大多置于车身后侧。但是对于大尺寸备轮置于车身后的布置形式,要兼顾备轮架系统的刚度和强度,以及备轮拆装的方便,并且要实现轻便性,使得备轮架系统的设计难度增大。因此,为了探寻一种既不占用太多空间又能轻便灵活地实现备轮放置的技术方案,且使得备轮的放置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本新型拟设计一种新的备轮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备轮架系统,以轻便灵活地实现备轮的放置,且不占用太多空间,并且保证结构的刚度与强度符合使用要求。本技术的备轮架系统,车辆的驾驶室后围上枢接有车门,所述系统包括随动机构和支撑转动机构,所述随动机构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辆驾驶室后围的车门上,所述随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转动机构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支撑转动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辆驾驶室后围上,所述支撑转动机构在两端铰接之间设有支撑件,用于支撑放置备轮。上述的备轮架系统,所述随动机构包括随动连杆和连杆支架,所述连杆支架焊接在所述车门上,所述随动连杆与所述连杆支架通过销轴连接。上述的备轮架系统,所述支撑转动机构与所述驾驶室后围的铰接部分为套筒式转动连接。上述的备轮架系统,所述支撑转动机构与所述驾驶室后围的铰接部分包括支撑管、套筒和立柱,所述支撑管转动连接于所述驾驶室后围上,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支撑管外圈,所述立柱的内圈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外圈,所述立柱和所述支撑管之间通过所述套筒实现转动运动。进一步,所述支撑转动机构与所述驾驶室后围的铰接部分还包括支架和“凸”形连接块,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固定在所述车辆驾驶室后围上,所述“凸”形连接块包括上“凸”形连接块和下“凸”形连接块,所述上“凸”形连接块与所述上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下“凸”形连接块与所述下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套接在所述上“凸”形连接块和下“凸”形连接块之间。上述的备轮架系统,所述支撑转动机构的支撑件通过折弯“U”形支撑架与所述另一端铰接处连接,所述“U”形支撑架的折弯凸出部连接所述支撑件。上述的备轮架系统,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纹孔,用于安装所述备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的固定板上还设有定位销,用于与所述备轮实现预定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还包括支撑立板,所述固定板通过支撑立板与所述支撑转动机构的两端铰接处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开口,用于吊装连接。上述的备轮架系统,所述支撑转动机构上还设有限位挡块,该限位挡块设置于所述支撑转动机构上朝向驾驶室后围一侧。本技术提供的备轮架系统可实现随车门转动,机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和强度,结构紧凑,同时自重小,占用空间小,操作简便,尤其适合装甲车后置式大尺寸备轮的固定和取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备轮架系统安装后轴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备轮架系统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备轮架系统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备轮架系统侧视局部刨面图;图5是本技术备轮架系统随动机构部位轴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备轮架支撑转动机构部位轴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备轮架支撑转动机构部位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备轮架系统的轮胎固定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车辆驾驶室后围A;随动机构1;连接支架11;销轴12;随动连杆13;垫圈14;铜轴套15;开口销16;驾驶室后门2;支撑转动机构3;立柱31;U型支撑架32;支撑立板33;固定板34;固定平板341;定位销342;固定螺母343;固定螺栓344;加强板35;连杆支架36;橡胶支架37;支架4;橡胶块51;螺栓52;螺母53;螺母61;弹簧垫圈62;大垫圈63;“凸”形连接块64;铜套筒65;支撑管67;备轮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技术,现结合附图描绘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提出一种备轮架系统,其安装在车辆驾驶室后围上,并且可随驾驶室后围上的车门随动。备轮架系统从大的框架来分,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随动机构1和支撑转动机构3,随动机构1的一端铰接在车辆驾驶室后围的车门2上,随动机构1的另一端与支撑转动机构3的一端铰接连接,而支撑转动机构3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辆驾驶室后围上,图1中由支架4支撑固定另一端铰接部分。支撑转动机构3在两端铰接之间设有支撑件,用于支撑放置备轮。具体地,随动机构1可包括随动连杆和连杆支架,连杆支架焊接在车门上,随动连杆与所述连杆支架通过销轴连接。随动机构1与支撑转动机构3的铰接也可通过连杆支架和销轴来实现,其中连杆支架与支撑转动机构3焊接连接。为了保障结构的整体刚度及强度,支撑转动机构3与驾驶室后围的铰接部分为套筒式转动连接。具体地,支撑转动机构3与所述驾驶室后围的铰接部分可包括支撑管、套筒和立柱,支撑管转动连接于所述驾驶室后围上,套筒套设在所述支撑管外圈,立柱的内圈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外圈,所述立柱和所述支撑管之间通过所述套筒实现转动运动。其中套筒可采用耐磨材料。如此设计,套筒可减轻外围立柱与内部支撑管的摩擦。本新型采用内部的支撑管来代替实心轴,进一步减轻了结构的整体重量。进一步地,支撑转动机构与驾驶室后围的铰接部分还可包括支架4和“凸”形连接块,其中支架又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该上支架和下支架固定在车辆驾驶室后围上;“凸”形连接块也包括上“凸”形连接块和下“凸”形连接块,上“凸”形连接块与上支架固定连接,下“凸”形连接块与下支架固定连接。支撑管套接在所述上“凸”形连接块和下“凸”形连接块之间,形成转动结构的内部支撑件。为了形成凸起的支撑部,以方便备轮的悬挂放置,支撑转动机构的支撑件通过折弯“U”形支撑架与另一端铰接处连接,该“U”形支撑架的折弯凸出部连接所述支撑件。具体地,支撑件可包括固定板,该固定板上设有螺纹孔,用于安装备轮。为了使得备轮的放置容易操作,支撑件的固定板上还可设有定位销,用于与所述备轮实现预定位。更具体地,支撑件还可包括支撑立板,固定板通过支撑立板与支撑转动机构的两端铰接处连接。固定板的上端可设有开口,可方便从上方使用吊具吊装备轮。为了使用安全,支撑转动机构上还可设有限位挡块,该限位挡块设置于支撑转动机构上朝向驾驶室后围一侧。本技术提供的备轮架系统可实现随车门转动,机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和强度,同时自重小,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操作简便,尤其适合装甲车后置式大尺寸备轮的固定和取放。实施例如图1所示,支撑转动机构3通过两个L形支架4,固定于驾驶室后围A上,通过随动机构1与驾驶室后门2连接。当拉动车门2时,车门2推动随动机构1,从而推动支撑转动机构3,实现车门开启及备轮的随动。关闭车门时,备轮随动归位,橡胶支架37实现限位,防止运动过量。如图2、图3、图4所示,支撑转动机构3通过连杆支架36与随动连杆实现铰接,随动连杆通过焊接于驾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备轮架系统,车辆的驾驶室后围上枢接有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随动机构和支撑转动机构,所述随动机构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辆驾驶室后围的车门上,所述随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转动机构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支撑转动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辆驾驶室后围上,所述支撑转动机构在两端铰接之间设有支撑件,用于支撑放置备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备轮架系统,车辆的驾驶室后围上枢接有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随动机构和支撑转动机构,所述随动机构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辆驾驶室后围的车门上,所述随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转动机构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支撑转动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辆驾驶室后围上,所述支撑转动机构在两端铰接之间设有支撑件,用于支撑放置备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轮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机构包括随动连杆和连杆支架,所述连杆支架焊接在所述车门上,所述随动连杆与所述连杆支架通过销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备轮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转动机构与所述驾驶室后围的铰接部分为套筒式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轮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转动机构与所述驾驶室后围的铰接部分包括支撑管、套筒和立柱,所述支撑管转动连接于所述驾驶室后围上,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支撑管外圈,所述立柱的内圈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外圈,所述立柱和所述支撑管之间通过所述套筒实现转动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轮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转动机构与所述驾驶室后围的铰接部分还包括支架和“凸”形连接块,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任丽敏张堃孙鹏曲学春葛纪桃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