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车备胎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18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牵引车备胎固定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支撑板、固定钩、橡胶轮和固定板,通过螺杆对整个装置进行提升使其固定钩的底部与鞍座的锁舌固定,支撑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拉近,间接控制橡胶轮对备胎在水平方向上的固定。然后将伸缩杆伸出固定板对备胎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固定。同时装置倒置使用,将备胎安装在车厢的底部,节省车主后期购买配件的费用。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有效解决现有安装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Spare tire fixing device for tr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牵引车备胎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
,尤其涉及牵引车备胎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法规要求的日益严格,重型牵引卡车的排放要求越来越高,整车需要的功能也越来越多,相对于短轴距的卡车布置越来越紧凑。由于牵引车的零部件较多,车架的安装空间有限,致使备胎安装在牵引车的车架上方,以此迎合紧凑车型的布置形式。目前大多重汽厂商在牵引车出厂时,将备胎通过钢丝或绷带绑扎在车架上方。这样布置,如若固定不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备胎存在脱落的风险,同时极易造成安全事故。不能多次使用,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在后期车主购买车厢后让需将备胎安放,此前钢丝和绷带不能再次使用,车主需购买备胎固定装置。急需一种解决牵引车出厂时备胎固定的装置,消除备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存在脱落的隐患,同时解决车辆安装车厢后备胎固定的问题。且该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还能同时兼顾车辆出厂时的备胎固定和安装车厢后仍能继续使用固定备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备胎固定的安全隐患和车辆安装车厢后备胎固定的问题,故此提出牵引车备胎固定装置,通过装置将备胎固定在鞍座上方,用于车辆出厂时紧固备胎和安装车厢后仍能继续使用将备胎固定在车厢的底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牵引车备胎固定装置,通过装置将备胎固定在鞍座上方,包括支撑部和固定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钩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位于螺纹孔的两侧;所述固定钩的两端均设有上螺母和下螺母;所述固定钩的两端贯穿通孔,且通孔位于上螺母和下螺母之间;所述支撑板远离固定钩的一侧等间距布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橡胶轮和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橡胶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处;所述固定板靠近支撑板的一侧等间距布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二连接杆远离橡胶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圆孔,圆孔内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与螺纹孔匹配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侧壁等间距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伸缩杆。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中心盘和圆环盘,第一中心盘和圆环盘之间等间距设有第一肋板。所述第一中心盘、圆环盘和第一肋板的厚度相同。所述通孔对称分布在第一中心盘上。所述第一连接块位于第一肋板远离固定钩的一侧上。所述第二连接块和伸缩杆以固定板的中点为中心交错设置,且第二连接块与伸缩杆的数量相等。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二中心盘和圆环盘,第二中心盘和圆环盘之间等间距设有第二肋板。所述第二中心盘、圆环盘和第二肋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连接块位于第二肋板靠近支撑板的一侧上,所述伸缩杆位于第二肋板的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牵引车备胎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铰接,控制橡胶轮向外侧运动,进而实现对备胎内侧固定的功能。避免卡车在行驶过程中备胎发生左右移动,防止备胎脱落或备胎轮毂与鞍座接触损坏备胎。同时橡胶轮可以起到减震作用,有效解决轮毂圈与装置之间的共振问题,同时防止备胎轮毂圈受到装置的损坏。(2)、当固定备胎时,通过螺杆和螺纹孔配合,控制支撑板和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对备胎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同时将固定钩进行上调与鞍座锁舌紧固,避免装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晃动。(3)、本技术设有伸缩杆,当伸缩杆伸出滑槽时,调节螺杆将伸缩杆整体下移用于压紧备胎,实现对不同规格的备胎进行固定;伸缩杆收回滑槽内时,可以将装置与备胎分离,以便于将备胎取下使用。(4)、支撑板远离固定钩的一侧等间距布设有第一连接块。在固定备胎时,由于第一连接块对支撑板施加作用力,均匀布设第一连接块,可以避免支撑板受力不均匀发生偏折,保证装置的使用。(5)、固定钩的两端均设有上螺母和下螺母,固定钩的两端贯穿通孔,且通孔位于上螺母和下螺母之间。通过调节上螺母和下螺母的位置间接控制固定钩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当在固定备胎时,适合更多规格的轮胎,不仅仅限于单款轮胎规格,也能适合不同规格的鞍座。(6)、在车辆安装车厢后,将装置倒置,使用链条通过与通孔同种规格的螺栓将支撑板固定,进而将备胎吊装在车厢的底部,保证装置可以重复使用,为车主节省后期购买配件的费用。本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将备胎固定在鞍座的锁舌上,大大节约车辆的安装空间,有效解决备胎使用传统安装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适用多种规格备胎和鞍座,在安装车厢后,装置倒置进而将轮胎固定在车厢底部,同时降低车主后期购买备胎固定支架的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5为支撑板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倒置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钩,2、支撑板,3、螺杆,4、第二连接杆,5、固定板,6、橡胶轮,7、伸缩杆,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块,10、第二中心盘,11、第二肋板,12、第一连接块,13、第一肋板,14、通孔,15、第一中心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结合图1所示,牵引车备胎固定装置,包括支撑部和固定部。支撑部包括固定钩1和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支撑板2上开设有通孔14,且通孔14位于螺纹孔的两侧。防止通孔14集中一侧,支撑板2不均衡的力发生偏移或折弯,影响其功能。固定钩1的两端均设有上螺母和下螺母,固定钩1的两端贯穿通孔14,且通孔14位于上螺母和下螺母之间。通过调节上螺母和下螺母的位置间接控制固定钩1和支撑板2之间的距离。当在固定备胎时,适合更多规格的轮胎,不仅仅限于单款规格,也能适合不同规格的鞍座。支撑板2远离固定钩1的一侧等间距布设有第一连接块12。在固定备胎时,由于第一连接块12对支撑板2施加作用力,如若不均匀布设第一连接块12,支撑板2极易产生偏折现象,影响装置的使用。固定部包括固定板5、橡胶轮6和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4。第一连接杆8靠近支撑板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12铰接连接,第一连接杆8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4铰接连接,橡胶轮6铰接连接在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4的连接处。固定板5靠近支撑板2的一侧等间距布设有第二连接块9,第二连接块9与第二连接杆4远离橡胶轮6的一端铰接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4铰接,实现橡胶轮6向外侧运动,进而实现对备胎内侧的固定。避免卡车在行驶过程中备胎发生左右移动,防止备胎脱落或备胎轮毂与鞍座接触损坏备胎。同时橡胶轮6可以起到减震作用,有效解决轮毂圈与装置之间的共振问题,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牵引车备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和固定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钩(1)和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通孔(14),且通孔(14)位于螺纹孔的两侧;所述固定钩(1)的两端均设有上螺母和下螺母;所述固定钩(1)的两端贯穿通孔(14),且通孔(14)位于上螺母和下螺母之间;所述支撑板(2)远离固定钩(1)的一侧等间距布设有第一连接块(12);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5)、橡胶轮(6)和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8)靠近支撑板(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8)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4)转动连接;所述橡胶轮(6)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4)的连接处;所述固定板(5)靠近支撑板(2)的一侧等间距布设有第二连接块(9);所述第二连接块(9)与第二连接杆(4)远离橡胶轮(6)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5)的中部设有圆孔,圆孔内贯穿有螺杆(3);所述螺杆(3)与螺纹孔匹配连接;所述固定板(5)的侧壁等间距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伸缩杆(7)。

【技术特征摘要】
1.牵引车备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和固定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钩(1)和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通孔(14),且通孔(14)位于螺纹孔的两侧;所述固定钩(1)的两端均设有上螺母和下螺母;所述固定钩(1)的两端贯穿通孔(14),且通孔(14)位于上螺母和下螺母之间;所述支撑板(2)远离固定钩(1)的一侧等间距布设有第一连接块(12);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5)、橡胶轮(6)和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8)靠近支撑板(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8)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4)转动连接;所述橡胶轮(6)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4)的连接处;所述固定板(5)靠近支撑板(2)的一侧等间距布设有第二连接块(9);所述第二连接块(9)与第二连接杆(4)远离橡胶轮(6)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5)的中部设有圆孔,圆孔内贯穿有螺杆(3);所述螺杆(3)与螺纹孔匹配连接;所述固定板(5)的侧壁等间距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伸缩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车备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唐明许顺周亚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