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铁联运厢式货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19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铁联运厢式货车,包括多个车体,还包括安装在最前端车体前端的端部转向架、安装在车体后端的中间转向架和设在相邻两个车体之间的防脱连挂机构;车体包括底架、安装在底架上端的厢体、空气悬架和安装在底架后部两侧的气动连接机构;端部转向架包括端部平台,在端部平台前端设有钩缓,在端部平台后端下方设牵引梁;在牵引梁下方设第一转向部件;在牵引梁后部下端设有配重,在牵引梁中部上端安装有枕梁;在枕梁和端部平台之间的牵引梁上设有制动系统;中间转向架包括第二转向部件、安装在第二转向部件上的承载座和集成制动系统;防脱连挂机构包括子钩、母钩和中央升降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铁转换简便快捷,满足多式联运需求。

A kind of van-type freight car for combined transport of public and 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铁联运厢式货车
本技术属于物流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公铁联运厢式货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公路车辆的持续增长,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受到民众的广泛关注。为此,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将部分公路货运量转移到更加环保经济的铁路上来,积极开展货运增量行动,成为中央和铁路总公司的明确要求和行动指南。当前,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全运输链畅通已成为制约公路货运量向铁路转移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陆上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的主要优点为灵活机动、方便快捷,但单次运输载重小、能耗大、污染严重,且受公路条件限制,经常面临交通拥堵和环保要求的限制。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点为单次运输载重大,能耗小、适用于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但受限于铁路线路铺设,缺乏灵活机动。现有技术中没有首尾连接的公铁联运货车;现有技术中铁路车辆连接采用车钩连接,而车钩自重大,长度过长,拆卸不方便,不能安装在车体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铁联运厢式货车,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首尾连接的公铁联运货车等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公铁联运厢式货车,包括多个车体,还包括安装在最前端车体前端的端部转向架、安装在每个车体后端的中间转向架和设在相邻两个车体之间的防脱连挂机构;所述车体包括底架、安装在底架上端的厢体、空气悬架和安装在底架后部两侧的气动连接机构;所述底架包括底部梁和安装在底部梁前后两端的底架端梁;所述端部转向架包括端部平台,在端部平台前端设有钩缓,在端部平台后端下方设有牵引梁;在牵引梁下方设有第一转向部件;在牵引梁后部下端设有配重,在牵引梁中部上端安装有枕梁;在枕梁和端部平台之间的牵引梁上设有制动系统;所述中间转向架包括第二转向部件、安装在第二转向部件上的承载座和集成制动系统;所述防脱连挂机构包括子钩、母钩和中央升降单元。本技术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可选地,所述端部平台包括走板、设于走板前端的端梁、设于走板两端的侧梁,安装在端梁上且垂直于走板的端部护栏、安装在侧梁上且垂直于走板的扶手和脚蹬;所述牵引梁包括主梁、安装在主梁前部下端的前从板座、设于主梁中部上端的后从板座、设于主梁中部下端的上心盘和安装在主梁后部上端的牵引销引导座;所述枕梁包括枕梁上盖板、位于枕梁上盖板下方两侧的两个枕梁下盖板、连接枕梁上盖板和枕梁下盖板且位于枕梁上盖板两端的枕梁侧板、连接枕梁上盖板和枕梁下盖板的枕梁腹板以及安装在枕梁下盖板下表面的上旁承。可选地,所述承载座包括支撑座、设于支撑座下端的心盘和位于心盘两侧的常接触旁承;所述第二转向部件包括摇枕,所述心盘和常接触旁承固定连接所述摇枕。可选地,所述子钩安装在相邻两个车体中位于后面的车体前部下端,所述母钩安装在相邻两个车体中位于前面的车体后部下端,所述中央升降单元安装在母钩下方。可选地,所述子钩包括子钩安装部和设在子钩安装部前部的钩舌,所述钩舌上设有钩舌通孔;所述母钩包括钩座,所述钩座包括钩座上板、垂直连接在钩座上板两侧的钩座侧板、位于钩座下方且垂直连接钩座侧板的钩座下板以及由钩座上板、钩座侧板和钩座下板围成的钩腔;在所述钩座上板和钩座下板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上板通孔和下板通孔;所述钩舌能插入钩腔内,且使所述钩舌通孔与上板通孔和下板通孔均同轴布设;所述中央升降单元包括设在钩座下板下方的连接板以及依次设在连接板上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贯通孔;在所述第一夹板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轴杆安装在第二夹板之间,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能穿过贯通孔且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上端铰接有竖向的中心插销,所述中心插销与下板通孔正对。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为球形端部,在所述中心插销的底面开设有球形凹槽,在球形凹槽口设有环形弹性的中心销挡,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与中心插销的下端通过球面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压缩弹簧,用以助推中心插销的上下动作和固定中心插销;所述轴杆上连接有摇杆,用以转动第二连杆;所述下板通孔的下端安装有下销轴套,在下销轴套侧壁开设有止挡通孔,在所述轴杆上设有止挡杆,所述止挡杆的一端靠近所述摇杆,止挡杆的另一端能伸入所述止挡通孔内,用以防止中心插销脱落或上升。可选地,钩舌通孔内设有母球套和公球套,所述母球套和公球套组合成球套后与钩舌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球套内通过间隙配合安装有球体;在上板通孔内过盈配合安装有上销轴套,在下板通孔内通过过盈配合安装有下球套,在下球套上设有摇动座。可选地,所述钩座侧板内设有导向板,用以方便锁钩沿导向板和钩座下板之间的空间插入钩腔内。具体地,所述子钩和母钩均通过专用拉铆钉铆接于车体。子钩通过母钩内八字导向面伸入母钩钩腔内,接触钩座架内壁后初定位,子钩连接孔和母钩连接孔留有间隙,中心插销通过中央升降单元调整间隙,保证中心插销可靠连接子钩与母钩。通过连接及分解试验验证,子钩母钩连接、分解可靠。中心插销为两车连接的关键结构,采用高强度耐磨性能良好的材料来满足车与车之间力的传递。具体地,所述空气悬架为常规的空气悬架,采用成熟的公路半挂车三轴空气弹簧悬架,并装有车轴提升装置,支架和提升装置通过焊接和车体底架中的纵梁连接,空气弹簧和纵梁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空气悬架提升后满足铁路工况下胶轮离地100mm。具体地,所述气动连接机构为常规的气动连接机构,主要包括气囊、控制阀、转动板、连接销、控制管路、弹簧。风源来自于汽车储风缸,动连接机构的连接销由气囊控制,打开阀门气囊充气时,顶开转动轴带动销子拔出;当关闭风源时,气囊自动排气,弹簧带动销子进行连接。具体地,第一转向部件和第二转向部件采用转K6型转向架,所述制动系统和集成制动系统的各部件为常规结构,但采用集成布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Ⅰ)公铁联运厢式货车集成了两种运输模式的优点,在远距离运输时,首尾两端采用灵活机动的公路运输型式,可将货物直接运送到货主要求的目的地,中间长距离运输采用铁路运输,降低能耗,提高货物单次运输量,完成货物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运输。公铁联运厢式货车供在中国公路及准轨铁路上使用,主要用于装运免受日晒、雨雪侵袭的箱装、袋装货物及各种零担货物。可实现公路和铁路运输之间的快速转换,不需要两种运输模式下转换时的货物倒运,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货物破损率。将长距离公路运输转换为铁路运输,有效地节省燃料,减少了环境污染。(Ⅱ)本技术可以混编或以专列形式运输;公铁转换简便快捷,满足多式联运需求;载重大、容积大,节省燃料和运费,具有良好的运输经济性能;采用子母钩车端连接结构,纵向冲动小,采用空气悬架,降低了货物破损率;各部件采用防松、防脱设计,保证车辆运行安全;采用拉铆钉、可拆下金属磨耗件,实现换件修,无焊修,方便运用检修;采用转向架、制动、钩缓等成熟技术,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Ⅲ)本技术中,车体承载技术:主要解决了铁路运输中纵向载荷的确定,满足纵向载荷传递的车体底架结构形式。车体连挂技术:主要解决了铁路运输模式下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问题,既满足铁路连挂要求,又满足公路车辆的要求,同时还具有轻量化的特点。气动升降技术:主要解决了车辆和转向架连接及铁路运输过程中和轮胎升起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铁联运厢式货车,包括多个车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最前端车体(1)前端的端部转向架(2)、安装在每个车体(1)后端的中间转向架(3)和设在相邻两个车体(1)之间的防脱连挂机构(4);所述车体(1)包括底架(11)、安装在底架(11)上端的厢体(12)、空气悬架和安装在底架(11)后部两侧的气动连接机构;所述底架(11)包括底部梁和安装在底部梁前后两端的底架端梁;所述端部转向架(2)包括端部平台(21),在端部平台(21)前端设有钩缓(22),在端部平台(21)后端下方设有牵引梁(23);在牵引梁(23)下方设有第一转向部件(24);在牵引梁(23)后部下端设有配重(25),在牵引梁(23)中部上端安装有枕梁(26);在枕梁(26)和端部平台(21)之间的牵引梁(23)上设有制动系统(27);所述中间转向架(3)包括第二转向部件(31)、安装在第二转向部件(31)上的承载座(32)和集成制动系统(33);所述防脱连挂机构(4)包括子钩(41)、母钩(42)和中央升降单元(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铁联运厢式货车,包括多个车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最前端车体(1)前端的端部转向架(2)、安装在每个车体(1)后端的中间转向架(3)和设在相邻两个车体(1)之间的防脱连挂机构(4);所述车体(1)包括底架(11)、安装在底架(11)上端的厢体(12)、空气悬架和安装在底架(11)后部两侧的气动连接机构;所述底架(11)包括底部梁和安装在底部梁前后两端的底架端梁;所述端部转向架(2)包括端部平台(21),在端部平台(21)前端设有钩缓(22),在端部平台(21)后端下方设有牵引梁(23);在牵引梁(23)下方设有第一转向部件(24);在牵引梁(23)后部下端设有配重(25),在牵引梁(23)中部上端安装有枕梁(26);在枕梁(26)和端部平台(21)之间的牵引梁(23)上设有制动系统(27);所述中间转向架(3)包括第二转向部件(31)、安装在第二转向部件(31)上的承载座(32)和集成制动系统(33);所述防脱连挂机构(4)包括子钩(41)、母钩(42)和中央升降单元(4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联运厢式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平台(21)包括走板(211)、设于走板(211)前端的端梁(212)、设于走板(211)两端的侧梁(213),安装在端梁(212)上且垂直于走板(211)的端部护栏(214)、安装在侧梁(213)上且垂直于走板(211)的扶手(215)和脚蹬(216);所述牵引梁(23)包括主梁(231)、安装在主梁(231)前部下端的前从板座(232)、设于主梁(231)中部上端的后从板座(233)、设于主梁(231)中部下端的上心盘(234)和安装在主梁(231)后部上端的牵引销引导座(235);所述枕梁(26)包括枕梁上盖板(261)、位于枕梁上盖板(261)下方两侧的两个枕梁下盖板(262)、连接枕梁上盖板(261)和枕梁下盖板(262)且位于枕梁上盖板(261)两端的枕梁侧板(263)、连接枕梁上盖板(261)和枕梁下盖板(262)的枕梁腹板(264)以及安装在枕梁下盖板(262)下表面的上旁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联运厢式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32)包括支撑座(321)、设于支撑座(321)下端的心盘(322)和位于心盘(322)两侧的常接触旁承(323);所述第二转向部件(31)包括摇枕,所述心盘(322)和常接触旁承(323)固定连接所述摇枕。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联运厢式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钩(41)安装在相邻两个车体(1)中位于后面的车体(1)前部下端,所述母钩(42)安装在相邻两个车体(1)中位于前面的车体(1)后部下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昊张英华郭小锋侯军拜雪玲孙冬香周建辉王文涛雷秋娥张羽贾洪振邹树丰何皋曹志鸿郭世杰李典张希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