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成璞专利>正文

中型汽车拉臂式鼓式驻车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126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型汽车的驻车制动器,特别为一种中型汽车拉臂式鼓式驻车制动器。它包括有制动毂,拉索托架,用于与变速箱后端盖相连接的制动底板,在制动底板上左右对称设有左、右制动蹄,左、右制动蹄的一端均固定在制动底板上的支撑销上,左、右制动蹄的另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在一起,其间设有调整螺栓,在左制动蹄或右制动蹄与制动底板间设有拉臂,拉臂为一不规则的弧形板拉臂,拉臂的前端与左制动蹄或右制动蹄通过销轴连接,拉臂的后端设有拉索,在左、右制动蹄间横向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凹槽或凹条,在拉臂和左、右制动蹄上对应于支撑板的凹槽或凹条处设有与之匹配的凹条或凹槽,支撑板与拉臂通过拉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零件减少了约30%,加工工艺大大改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型汽车的驻车制动器,特别为一种中型汽车拉臂式鼓式驻车制动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中型汽车的驻车制动器,结构为凸轮式鼓式制动器。该制动器由于采用凸轮结构使两蹄张开将汽车制动,因此较为笨重。且装于制动器外部、驱使凸轮转动的凸轮摇臂较长,需在制动器外部有一个摆动空间,故整个制动器在汽车上所占的空间较大。另外,该制动器中因使用了较多的铸件、密封件,因而不仅结构较复杂,且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工艺性较差。当制动蹄磨损后,调整制动蹄与制动鼓的间隙时,需分别旋松两制动蹄的偏心固定销上的螺母,旋转偏心销,尔后再锁紧螺母,调整操作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而提供的一种结构较简单的中型汽车拉臂式鼓式驻车制动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一种中型汽车拉臂式鼓式驻车制动器,它包括有制动毂,拉索托架,用于与变速箱后端盖相连接的制动底板,在制动底板上左右对称设有左、右制动蹄,左、右制动蹄的一端均固定在制动底板上的支撑销上,左、右制动蹄的另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在一起,其间设有调整螺栓,其特征在于在左制动蹄或右制动蹄与制动底板间设有拉臂,拉臂为一不规则的弧形板拉臂,拉臂的前端与左制动蹄或右制动蹄通过销轴连接,拉臂的后端设有拉索,在左、右制动蹄间横向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凹槽或凹条,在拉臂和左、右制动蹄上对应于支撑板的凹槽或凹条处设有与之匹配的凹条或凹槽,支撑板与拉臂通过拉簧相连接。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一种中型汽车拉臂式鼓式驻车制动器,其中所述的位于制动底板上部的支承销,其与左、右制动蹄接触的一端为圆柱面,对应于左、右制动蹄与支撑销接触面分别为匹配的园弧面。前述的一种中型汽车拉臂式鼓式驻车制动器,其中所述的在制动底板下部,靠紧邻的拉簧处两制动蹄之间设有调整螺栓。前述的一种中型汽车拉臂式鼓式驻车制动器,其中所述在制动底板中部,设有制动蹄销,制动蹄销的一端依序穿过制动底板、制动蹄,套入弹簧、弹簧盖固定连接制动蹄。本技术与现凸轮式鼓式驻车制动器相比,零件减少了约30%,此外由于结构的改进,减少了铸件、淘汰了密封件,使结构大为简化。又由于大量使用了板材件及轴类件、弹簧,从而使拉臂式鼓式驻车制动器的加工工艺性大大改善。另外,又由于拉臂被安置在制动器内部,且运动空间也在两制动蹄之间,因此在汽车上所占的空间也较凸轮式鼓式驻车制动器小。而当制动蹄磨损后,仅需打开制动鼓上的调整孔盖,拨动调整螺栓即可。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它包括有制动毂17,用以引入并固定拉索18的拉索托架8,用于与变速箱后端盖相连接的制动底板1,在制动底板1上左右对称设有左、右制动蹄10、12,左、右制动蹄的一端均固定在制动底板1上的支撑销2上,其与左、右制动蹄10、12接触的一端为圆柱面,对应于左、右制动蹄10、12与支撑销2接触面分别为匹配的园弧面。左、右制动蹄10、12的另一端通过拉簧9连接在一起,在制动底板1下部,靠紧邻的拉簧9处两制动蹄10、12之间设有调整螺栓11,用于调整制动蹄与制动鼓17间的间隙,并靠紧邻的拉住两制动蹄的弹簧9,抵住调整螺栓中间的齿形外轮廓以防止松动。在左制动蹄或右制动蹄与制动底板间设有拉臂13,拉臂13为一不规则的弧形板拉臂,拉臂13的前端与左制动蹄或右制动蹄通过销轴4连接,拉臂的后端设有拉索18,在左、右制动蹄间横向设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上设有凹槽或凹条19,在拉臂13和左、右制动蹄10上对应于支撑板5的凹槽或凹条处设有与之匹配的凹条或凹槽20,支撑板5与拉臂13通过拉簧21相连接。在制动底板1中部,设有制动蹄销14,制动蹄销14上设有弹簧15、弹簧盖16、制动蹄销14的一端依序穿过制动底板、制动蹄,套入弹簧15、弹簧盖16固定连接制动蹄12。本技术在使用时,当拉臂13被制动拉索18拉动后,围绕销4转动,此时,通过卡在拉臂13及另一制动蹄10凹槽中的支撑板5,推动制动蹄10克服弹簧7的拉力向外移动。当制动蹄10与制动鼓17接触,使制动蹄10无法再移动时,此时,围绕着支撑板5与拉臂13的接触点,使得制动蹄12克服弹簧3的拉力向外移动,从而使两制动蹄与制动鼓摩擦接触,制动汽车。当施于拉臂13上的力卸去后,由于两弹簧3、7的拉力,使两制动蹄回复到紧靠支承销2的位置,制动解除,并通过支撑板5使拉臂13位置复原。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中型汽车拉臂式鼓式驻车制动器,它包括有制动毂,拉索托架,用于与变速箱后端盖相连接的制动底板,在制动底板上左右对称设有左、右制动蹄,左、右制动蹄的一端均固定在制动底板上的支撑销上,左、右制动蹄的另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在一起,其间设有调整螺栓,其特征在于在左制动蹄或右制动蹄与制动底板间设有拉臂,拉臂为一不规则的弧形板拉臂,拉臂的前端与左制动蹄或右制动蹄通过销轴连接,拉臂的后端设有拉索,在左、右制动蹄间横向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凹槽或凹条,在拉臂和左、右制动蹄上对应于支撑板的凹槽或凹条处设有与之匹配的凹条或凹槽,支撑板与拉臂通过拉簧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型汽车拉臂式鼓式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制动底板上部的支承销,其与左、右制动蹄接触的一端为圆柱面,对应于左、右制动蹄与支撑销接触面分别为匹配的园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型汽车拉臂式鼓式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在制动底板下部,靠紧邻的拉簧处两制动蹄之间设有调整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型汽车拉臂式鼓式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在制动底板中部,设有制动蹄销,制动蹄销的一端依序穿过制动底板、制动蹄,套入弹簧、弹簧盖固定连接制动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型汽车的驻车制动器,特别为一种中型汽车拉臂式鼓式驻车制动器。它包括有制动毂,拉索托架,用于与变速箱后端盖相连接的制动底板,在制动底板上左右对称设有左、右制动蹄,左、右制动蹄的一端均固定在制动底板上的支撑销上,左、右制动蹄的另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在一起,其间设有调整螺栓,在左制动蹄或右制动蹄与制动底板间设有拉臂,拉臂为一不规则的弧形板拉臂,拉臂的前端与左制动蹄或右制动蹄通过销轴连接,拉臂的后端设有拉索,在左、右制动蹄间横向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凹槽或凹条,在拉臂和左、右制动蹄上对应于支撑板的凹槽或凹条处设有与之匹配的凹条或凹槽,支撑板与拉臂通过拉簧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零件减少了约30%,加工工艺大大改善。文档编号F16D51/18GK2683925SQ20042002586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王成璞, 智成宁 申请人:王成璞, 智成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型汽车拉臂式鼓式驻车制动器,它包括有制动毂,拉索托架,用于与变速箱后端盖相连接的制动底板,在制动底板上左右对称设有左、右制动蹄,左、右制动蹄的一端均固定在制动底板上的支撑销上,左、右制动蹄的另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在一起,其间设有调整螺栓,其特征在于在左制动蹄或右制动蹄与制动底板间设有拉臂,拉臂为一不规则的弧形板拉臂,拉臂的前端与左制动蹄或右制动蹄通过销轴连接,拉臂的后端设有拉索,在左、右制动蹄间横向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凹槽或凹条,在拉臂和左、右制动蹄上对应于支撑板的凹槽或凹条处设有与之匹配的凹条或凹槽,支撑板与拉臂通过拉簧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璞智成宁
申请(专利权)人:王成璞智成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